模拟培训演练心肺复苏术在急诊科医护配合中的实施与应用
2010-04-05巩越丽王丽梅姜秀
巩越丽 王丽梅 姜秀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心肺复苏技术又是每位急诊医护人员必然掌握的一项救治技术,病人一旦发生猝死,医护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是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挽救生命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否让病人的“黄金4分钟”得到高质量的救治,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将是急诊科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急诊医护心肺复苏救治技术的培训及演练,将是提高医护人员救治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此,我科于2008年对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模拟心肺复苏应急演练的培训及考核,规范了医护配合的相关内容和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培训的组织管理
在医院医务科、护理部及培训中心的大力倡导下,科室设立心肺复苏技能模拟演练领导小组,由科主任及护士长担任培训组组长,负责统筹整个心肺复苏模拟演练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下设组员由从事临床医疗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业务技能全面,应急能力较强,沟通能力较好的医生护士各1名组成,负责整个培训工作的具体策划和考核。
2 培训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对急诊科全体医护分成5组,每组5人,分别由两名医生和3名护士组成,设立组长1人,负责组织、培训及考核。
2.2 培训方法
2.2.1 动员学习阶段 首先我们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抽调1名优秀的人员进行现场演练,让大家共同参观学习,找出不足,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以及医护人员为病人实施急救技能时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而完善培训的内容。
2.2.2 普及学习阶段 我们将模拟心肺复苏医护人员配合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发放到全科每位医护人员手中,让大家统一标准,步调一致。其学习内容包括:复苏前的快速评估,医护定位应该完成的具体内容,基础生命支持标准,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的标准,将除颤技术、气管插管技术、呼吸机应用及各种制度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中的口头医嘱执行标准、告知制度、沟通查对制度内容全部溶入培训内容标准中,切实让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技术所涉及的业务知识掌握全面,提升整体业务素质。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对其相关掌握内容进行考核,要求全员达标,全员通过,培训合格率达100%。
2.2.3 强化学习阶段 通过上述两个阶段实施,为了巩固医护人员对相关内容掌握全面,救治过程中配合得体,我们进行了现场模拟实际比赛,聘请了医务科、护理部及培训中心领导任评委,对每组进行量比考核,选出优胜一队,并给予嘉奖,同时广泛听取管理层建议,完善工作中不安全隐患,切实达到培训的实效性。
3 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使急诊科医护人员在模拟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中,内容掌握全面,相关制度、规范、标准溶入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提高了救治能力和水平。
4 体会
4.1 领导重视,以竞赛带动培训 我科自开展模拟心肺复苏演练培训开始,全员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各个积极主动参加,以竞赛带动培训,掀起了比学习业务的高潮。
4.2 科室团结,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科室领导及负责人参与情景剧的编写编排,参与竞赛的各项准备工作,激发培训人员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的氛围,参赛选手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提高了学习的信心,他们出色的表现不仅是自己不断进取的结果,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小组培训和竞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4.3 以强带弱,共同进步 在整个理论技能培训和竞赛的过程中,科室的业务骨干负责策划和落实各项培训工作。有的负责策划和落实各项培训工作,有的负责编写操作考核程序,个别医生和护士成立了“一帮一”互帮互助小组,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营造了以强带弱的学习氛围。
4.4 建立自信,展现医护人员的风采 通过培训演练,让工作中不突出,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医护人员得到了锻炼,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剧本中演绎的成功和技术含量,以及为病人提供高质量全程救护技术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4.5 增强培训效果 情境教学能有效的提高培训人员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选择模拟培训,将制度、技能、沟通贯穿了整个操作过程中,使考核来源于生活与工作之中,又应用于工作中,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受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通过阶段培训,让每位急诊科医护人员掌握了此项技能所涉及及注意的知识,经过培训和锻炼,使医护人员在猝死病人救治中能够步调一致,具备良好的应急能力,保障在最短时间内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救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