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重型病毒性肝炎46例临床分析

2010-04-04段宏宪张宝平李喜梅亢峰

当代医学 2010年18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病死率肝炎

段宏宪 张宝平 李喜梅 亢峰

454150 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感染科 (段宏宪 张宝平 李喜梅 亢峰)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老年人由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肝脏出现退行性变化,合并症多,致使病情更为复杂。近年来,老年重型肝炎有增多趋势。现将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重型病毒性肝炎46例进行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6岁。全部病例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46例患者均有极度乏力、严重食欲不振、恶心、高度腹胀、深度黄染及肝脏进行性缩小;一部分患者有发热、齿龈出血、黑便、尿少;另有部分病例有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烦躁、嗜睡、昏迷。

1.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10×109cells/L 28例(60.87%),中性粒细胞>70%41例(89.13%),血小板<10×109cells/L 39例(84.77%),总胆红素>171μmol/L 42例(91.30%),丙氨酸转氨酶>80单位36例(78.26%),白蛋白<30g/L44例(95.6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46例(100%),总胆固醇<3.9mmol/L 32例(69.56%)。病原学检查:病原学均阴性1例,HCV阳性4例,HEV阳性2例,HBV阳性39例,HBV感染合并HAV、HDV、HEV双重感染者10例。

1.4 并发症与合并症 并发症中消化道出血24例,肝肾综合征18例,肝性脑病12例,原发性腹膜炎1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4例,肝肺综合征1例,电解质紊乱38例。合并心脑血管病12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6例,消化性溃疡3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

1.5 治疗与转归 确诊后给予积极抢救治疗,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补充新鲜血浆及人血白蛋白,支链氨基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保肝、退黄、调整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治疗的同时,积极防治肝性脑病、出血、肝肾综合征、感染等各种并发症。本组老年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为23.91%(11/46),病死率76%(35/46)。各型重型肝炎病死率:急性重型肝炎4例均死亡,亚急性重型肝炎62.5%(10/16),慢性重型肝炎80.8%(21/26)。

2 讨论

重型肝炎是肝病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存活率小于40%~50%[1]。本组病例死亡率76%。老年重型病毒性肝炎以亚急性和慢性重型为主,急性重型肝炎少见,但其病情凶险,易迅速发生肝功能衰竭。本组急性重型肝炎4例,死亡率100%。老年人重型肝炎存活率低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不能依赖体内免疫因素对抗和清除病毒;②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肝血流量减少,影响肝脏的解毒和蛋白合成功能,肝细胞再生能力减退;③老年人重要器官如心、肺、肾、消化道等的合并症多,致使病情复杂,加重肝脏损害,直接影响预后[2]。

老年人重型肝炎的特点:黄疸深,持续时间长,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腹水,肝脏缩小发生率高,这是由于重型肝炎肝细胞大量坏死,而老年人肝细胞再生能力差,导致肝脏体积缩小明显。近年来研究认为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胆固醇与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密切相关。总胆红素越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胆固醇越低,死亡率越高[3]。重型肝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并发症反过来又加重了病情,其中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等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出现多种并发症者预后更差。因此,对重型肝炎患者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或尽快控制各种并发症,是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的关键。

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取决于肝脏的损害程度和机体所储备的抗病能力。由于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下降,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加上动脉硬化,组织细胞缺氧,脏器功能不全,易出现难以控制的感染、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故老年人重型肝炎预后较差。本组病例死亡率为76%,高于文献报道的重型肝炎的病死率(50%~70%)[4],其中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100%,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分别是62.5%和80.8%,故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与重型肝炎的预后有密切关系[5]。

综上所述,影响老年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较多且复杂,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早期诊断,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有效途径。

[1] 张琦.血浆转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25例临床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20(5):300.

[2] 朱永清.老年人重型病毒性肝炎74例临床分析[J].河北中医,2000,22(8):573-574.

[3] 江绍基.临床肝胆系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56.

[4]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51.

[5] 李保森,邹正升,孙颖,等.各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7,20(3):151-154.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病死率肝炎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世界肝炎日》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世界肝炎日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