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的探讨及对医院卫勤保障的启示

2010-04-04姚璐迭凤云陈佩

当代医学 2010年27期
关键词:卫勤伤者灾害

姚璐 迭凤云 陈佩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灾害的发生逐渐呈大规模、长期化的趋势。在灾后的救援活动中,由于护理人员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护士总是同其他专业人员共同战斗在救灾活动的第一线[1]。本文将对我院参加汶川地震的护理人员展开调查找出灾害对护理人员救护能力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护能力以及如何加强医院的卫勤保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参加“5.12汶川大地震”的10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的平均年龄是31岁,均为女性,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2名。

1.2 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问题是“你认为在地震灾害救护中,护理人员的哪些能力最为重要?”

2 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份,收回10份,回收率为100%。然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结果有95%的人同时提出了五个对护理人员灾害救护能力的要求,分别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扎实过硬的全科素质、独立的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3 讨论

3.1 为了应对重大灾害,大力培养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护能力势在必行。

3.1.1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灾害多为突发事件,救护现场也往往混乱,危险多,伤亡多,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如此多的地震伤者,容易受到伤者情绪的感染,加之到新环境后心理调试不当,势必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应激障碍,在工作中可能会对伤者的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2]。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护理人员战胜灾害现场所有困难的先决条件。因此,要求救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较强的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旺盛的战斗力,全力做好救治伤者的工作。

3.1.2 健康的身体素质 在重大灾害救援中,危险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超负荷的工作量,加之灾区伤亡情况的惨烈景象,对护理人员造成了严峻的考验[3]。在汶川地震时由于道路堵塞,许多医疗队都是冒着酷暑难耐的天气徒步进村送医送药、救助被困人员。因此,如果参加救援的人员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又怎能完成在灾区救治伤员的任务呢?

3.1.3 扎实过硬的全科素质 由于灾害的种类和灾害条件不同,对人的伤害也不样,同一地区出现的伤员可发生多种伤情,又有轻重缓急不同。有单一伤也有多发伤,地震时平均每例伤员有3处受伤[4]。并且还会有因为救治不及时而引起的感染,在发生洪灾时,还需进行疫情监测及流行病防治等。所以,优良的全科素质是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3.1.4 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由于救援现场往往病员多,病种复杂,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而进驻灾区的护理人员相对于患者来说少之又少,一名护理人员要应对许多的伤者,这就要求护理救援人员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做出正确的反应,能够控制危机局势,灵活的发现问题,让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前期干预和治疗,减少灾后因救治不利造成的人身损坏。

3.1.5 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活动的实践证明,护士需要用70%的时间与他人沟通,包括与患者的沟通、与医师的沟通、与护士群体的沟通、与其他健康服务者沟通。当灾害突然发生导致短时间内大批的伤员出现时,现场一般比较混乱,造成救援工作慌乱无秩序,伤者的病情也轻重不一,此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比临床实践中更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处理好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人际关系。

3.2 对医院卫勤保障的启示

3.2.1 护理人员必须接受灾害护理教育 在新世纪教育改革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参加远程护理教育,定期开展讲座,使医护人员自身的整体知识得到“重组”,使其尽快掌握各种减灾、防灾的医疗卫生知识,以达到灾前防灾,灾时抗灾、灾后减灾的理想效果,减轻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3.2.2 定期对野战医疗队的成员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重大灾害救援环境中,往往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再加上持久强度大的救援工作,没有健康的体魄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因此,在工作之余,要组织野战医疗队成员定期体能训练,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精神。

3.2.3 模拟灾害救护训练 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模拟训练必不可少[5]。这样可以使护理人员感染救护紧张的气氛,并能更形象地掌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及相关知识技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

3.2.4 定期对野战医疗队成员进行心理学知识和灾后心理救援能力的培训 在重大创伤中,除了对广大群众易造成躯体的损伤外,还易使受害者遭到极大的心理创伤,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因此,适当的心理救援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救援人员能拥有心理学知识,正确分析伤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察觉各种心理疾病的前期表现,及早干预,疏导,给予多方面的心理支持,降低灾害对群众心理健康的影响[6]。

4 小结

在灾害频发并给人类造成破坏和威胁日益加重的今天,从各个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护能力尤为重要。救援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加强灾害条件下救援知识的培训,进行必要的灾害护理学教育,加强卫勤保障训练,提高应对灾害的应激性,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救援效果。

[1]南裕子,渡边督惠,张晓春.等.日本灾害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63-265.

[2]林琳,林兰,张先庚,等.对提高护理人员灾害能力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1:85-86.

[3]杨小平,赵芳.地震灾害中护理救援人员能力要求的探讨[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8,24(3):181-182.

[4]烫金洲,郭照江.灾害医学紧急救治中的伦理冲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28(2):28-29.

[5]胡爱招.加强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5):832-833.

[6]刘冬兰,李梅,舒秀荣.关于灾难医学与灾害救援护理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杂志,2007,10(26):1009-1010.

猜你喜欢

卫勤伤者灾害
搬运伤者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再开溜是否构成逃逸罪
交通肇事发生后伤者可以得到哪些赔偿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