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2010-04-04罗晓琴王玉兰

当代医学 2010年27期
关键词:肾动脉补液植入术

罗晓琴 王玉兰

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发病率占高血压的5%~10%。由于顽固的持续性高血压又可导致或加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减退或衰竭,存活率低,病残率与病死率高,因此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非常重要。肾动脉狭窄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因;大动脉炎、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多见于青年患者[1]。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不仅能准确显示狭窄的部位、病变范围、狭窄程度,还可以间接提示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同时配合支架植入术的应用,可有效治疗肾动脉狭窄并发的高血压,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20例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例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55~75岁,均植入成功出院,无感染或肢体功能障碍,出现植入部位血肿1例,配合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 接受肾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的患者,大多有焦虑、畏惧心理,主要是对造影、支架植入知识不了解,同时病程长,年龄大,肾功损害严重,甚至有血脂异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重的思想负担,因此,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科学性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恐惧、紧张心理,以取得配合。

2.1.2 病人准备

(1)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常规化验和检查,包括血 尿常规,肝 肾功及电解质 出凝血时间 X线胸片 心电图。

(2)简要介绍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指导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签署手术同意书。

(3)手术前1日或当日给予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双侧腹股沟和会阴部毛发,以防术中污染、术后发生感染。

(4)术前做好抗菌素 普鲁卡因、碘过敏试验及双侧足背动脉标记。

(5)术前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患者不适应,导致排尿、排便不畅。

(6)术前一天晚上适当给予镇静 安眠药,以消除紧张情绪,保证睡眠。

(7)手术当日正常进食,但不能过饱。

(8)术前2h测体温 脉搏 呼吸和血压,如出现发热 心动过速 呼吸急促 血压明显升高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暂停。

(9)术前建立静脉通路,备齐术中用药。

(10)嘱病人排便后,连同病历 X线片 沙袋等推送至介入室。

2.1.3 工作人员配合 由训练有素、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组成医护小组。

2.2 术后护理

2.2.1 血压监测 术后血压变化是观察疗效的重要指标。患者支架植入术后,肾动脉狭窄处得以扩张,由于肾血流量增加、肾灌注压升高、正常的血流和血压又进一步维持肾动脉的通畅,致使肾素分泌减少,血压趋于正常[2]。患者术后即刻监测血压,每20min1次,2h后每小时监测1次,6h后每2h监测1次,24h后每6h监测1次,并行心电监护、指脉氧测定,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头晕、恶心症状,嘱其变换体位时动作应缓慢,术后急性低血压是常见而危险的并发症[3]。

2.2.2 观察出血倾向 术后拔出鞘管,术区压迫不少于20min,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再沙袋压迫,嘱患者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6~8h,需持续血压监测,尽早发现血压变化。如血压过低,及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若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积极配合抢救。

2.2.3 观察肾功能及尿量 肾动脉狭窄处经扩张后,肾血流量、尿量也随之增加,24h尿量及颜色是术后观察重点,注意患者有无血尿、腰痛等症状,同时监测血肌酐、尿素氮。

2.2.4 积极补液 补液治疗可以促进体内造影剂的排出,以防肾脏损害,补液量2000~3000ml/日,患者可通过饮水补液,同时给予静脉补液。静脉补液时,调整好滴数,尤其对于心功能差的病人,补液速度不宜太快,30~40滴/分为宜,防止心衰发生。

2.2.5 避免血栓形成 检查、对比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下肢的颜色、皮温、有无肿胀等。有些患者加压包扎后,下肢静脉回流不畅,易造成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术前与术后要测量下肢的周径,以作比较。更要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有无不明原因相关部位的疼痛,如有异常,尽早处理。

2.2.6 密切观察病情,正确处理 严密监测血压、脉搏、伤口有无渗血。发现伤口渗血时,立即在穿刺点上方一厘米处压迫止血,同时两路输液,一路为止血治疗,另一路为补液、输血以纠正血容量不足,并氧气吸入,压迫止血30min后,确认无再出血,重新给予加压包扎。

2.2.7 监测体温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每天测体温4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天1次。

2.2.8 防止动脉血栓形成 术后48h内应用肝素,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及注射部位皮下淤血等出血倾向,定时监测出凝血时间。

3 体会

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由于下肢制动时间长,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要求护士必须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责任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医生未到前,可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止血、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确保处理及时、迅速、有效。同时,长期卧床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生活不便,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可大大减少因术后卧床引起的腰背酸痛、排尿、排便不畅,有效避免术后动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1]李茂全,徐克,李彦豪,等.临床血管介入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369.

[2]李麟荪.介入放射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

[3]田立英,王俊美.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致急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4,10(2):176.?

猜你喜欢

肾动脉补液植入术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多支肾动脉
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移植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