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形势与措施*

2010-04-04

动物医学进展 2010年1期
关键词:猪肉生猪出口

余 华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四川成都610041)

1 我国西部地区出口猪肉现状

根据初步统计数据来看,我国西部地区2009年上半年出口猪肉形势不容乐观,出口大幅下滑。例如,西部某地区2009年1—6月(截止6月30),检验出口冻猪肉1.01万吨,货值2810.17万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34.41%、45.69%。该地区冻猪肉主要出口香港(6073吨)和出口吉尔吉斯斯坦(2909吨)。该地区23家猪肉出口企业中,有7家企业无出口业绩,占30.44%;主要出口猪肉加工企业猪肉出口大幅下滑。

2 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存在问题剖析

2.1 受市场价格影响,猪肉出口下降明显

近年,金融危机、生产成本、供求关系都对猪肉出口产生影响。一方面,由于粮食、饲料价格成本不断上涨,猪肉产品的国内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相差无几,失去了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据初步统计,2009年上半年,西部一地区出口冻猪分割肉的价格平均每千克19.8元人民币,与国内市场相比,已无明显的价格优势,出口企业的出口动力减少,使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明显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地区生猪数量不足;散养户多,不便控制质量;运距远,运输链长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大型出口企业,纷纷在外地建设出口加工厂。

2.2 动物疫病对猪肉出口影响严重

近几年,我国西部地区动物疫病严造成生猪死亡,许多农户弃养,空栏率高。养殖成本加大,养殖风险增加,影响了农民养殖生猪的积极性。

2.3 兽药残留问题仍是猪肉出口的隐患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各地政府对饲料、兽药的生产销售开展了专项整治,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些兽药的质量和疗效不好,一些养殖户使用人药代替兽药,造成了动物产品的安全隐患。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药品如硝基呋喃类药物、瘦肉精等在一些地方仍在暗中非法销售和使用。

2.4 出口肉类加工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弱,企业自律意识不强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大部分肉类加工企业都投入资金进行了改建或技改,加工卫生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但企业自律意识不强,自检自控体系不健全,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难以长期保证出口动物源食品卫生质量的要求。出口猪肉因卫生原因不合格,不能出口。

2.5 备案养殖场的生猪不能满足出口的需要

按照食品安全法和进口国的要求,出口猪肉的原料必须来至备案养殖场,但我国西部地区在生猪养殖环节还存在着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程度低的情况,备案的养殖场生猪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出口屠宰加工的需要。

3 对扩大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措施的思考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现状,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品出口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通过为猪肉出口企业提供信息、培训咨询及相关服务,为出口猪肉产品保驾护航;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作用,通过提供强大的支持,在政府协助下资助猪肉产品出口企业进行各种类型的促销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政府、加工企业、养殖场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协调,积极为猪肉产品出口服务,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猪肉产品出口。提出如下建议。

3.1 加强领导,增强政府的引导调控力度

目前,扩大猪肉出口,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加强对国际猪肉产品生产、需求动态及政策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制定猪肉出口规划,提出猪肉产品出口工作中的重要政策和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措施;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销售环节的监控,从养殖源头上对生猪生产进行规范;指导帮助猪肉出口企业做大做强;科学规划出口基地、养殖小区,以此推进我国西部地区猪肉产品扩大出口。

3.2 突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3.2.1 大力加强生猪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出口猪肉的质量。政府要拿出一定资金,有选择地建设一批生猪出口养殖基地。结合农业板块建设和优势产业带建设,采取多渠道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出口养殖基地。如在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的生猪养殖片区,再重点帮扶一下,前景可观。

3.2.2 培养壮大一批出口龙头企业,鼓励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决定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不是价格,而是质量。如果质量提上不去,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就难以变为竞争优势。为此,政府应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形成一批有品牌、讲信誉、带动力强的猪肉出口龙头企业,发挥其标准化生产的示范作用,使现有技术、产品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猪肉出口企业,要加大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采用国外先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生产技术,提高出口猪肉的质量和技术标准;调整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将“公司+农户”模式转向“公司+基地”或“公司+农场”模式,确保对养殖源头到加工、出口环节全过程监控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动物产品兽药残留和质量问题,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猪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2.3 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发展猪肉产品深加工。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猪肉产品单一,大多是原料极的。因此,今后要把重点放在深加工上,调整出口结构,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战略,大力开发熟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提高出口猪肉的附加值,使我国西部地区猪肉出口额的增长通过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来实现。

3.3 帮助出口肉类加工企业建立多元化的市场机制,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2009年上半年,在我国西部地区一些主要的出口肉类加工企业出口大幅下降的同时,如西部一地区共出口3331吨,货值1080.8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89%和48.78%。分析原因,该地区周边的肉类加工企业有出口、外销和鲜销等多个销售渠道,有更强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生产和出口相对稳定。建议各级政府帮助主要的出口肉类加工企业建立完善多元化的市场机制,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避免出现猪肉出口大起大落的现象。

3.4 积极创造平台,组织力量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组织力量研究国际市场,通过新闻媒体、展销会、招商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宣传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先后组织企业到国外招商、宣传、推介,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些经验值得总结。建议当地政府在组织和举办对外商务洽谈、产品推介、技术交流等活动中,尽可能考虑检验检疫等涉外执法部门比较熟悉国外法律法规、技术壁垒、标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吸收这些部门参加,及时为政府和企业当好参谋。检验检疫部门前期介入,可避免企业在立项、基本建设、产品设计、品质要求等方面走弯路。

3.5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企业发展、政府施政等方面的作用,为猪肉出口贸易提供服务

在生猪养殖和猪肉出口方面,商会、协会等行业组织具有行业自律、价格协调、国际贸易纠纷处理等重要作用。通过发展这些中介组织,一是:反映和收集企业的要求和问题,为行业会员提供优良服务。二是:制定行规行约,实施行检行评,处理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事务;三是:收集、发布行业信息,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以民间组织角色与国外有关部门交涉和协商;四是:开展有关贸易问题的对策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猪肉生猪出口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猪肉卷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