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A型H1N1猪流感疫情动态及防控措施*
2010-04-04朱来华郑小龙肖西志邓明俊辛学谦于红光魏乃林
朱来华,郑小龙,肖西志,邓明俊,辛学谦,于红光,魏乃林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青岛 266002)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国家接连报道人群感染所谓的“猪流感”,迅速蔓延到全世界,发展成全球性流感大流行,已扩散到中国。当初因A型H1N1流感病毒带有猪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而误认为猪流感,其病毒基因组是由4株已知的A型流感(1株人流感、1株禽流感、2株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重组而成,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人的猪流感更名为大流行性甲型(A型)H1N1流感(Pandemic influenza A/H1N1/2009)[1]。猪流感病毒的M、H1基因分别与A型流感病毒欧亚系、北美系非常相似,N1基因与大流行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关系非常密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由此认定为新型A型H1N1流感病毒(Novel influenza virus A/H1N1)[2]。新型A型H1N1猪流感病毒与人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之间的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值得高度警惕[3]。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血清学研究表明,猪流感可感染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群,如饲养人员等[4]。也已证实有猪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其传染途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类似[5],从而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WHO 、OIE的高度关注。
本文根据OIE最新疫情通报情况,如疫病信息周报(Weekly Disease Information)内的紧急通报(Immediate notifications)和后续报告(follow-up reports),综述了其2009年通报的新型猪流感A型H1N1疫情动态(截止到2009年9月4日),总结其流行病学规律,提出了针对性预防与控制措施[2]。
1 疫情动态
2009年7月24日,新型A/H1N1猪流感疫情再次出现。这是在加拿大、阿根廷爆发猪流感疫情后,第3次远涉重洋在澳大利亚出现,显示了新的流行趋势,值得重视。
1.1 新型A/H1N1猪流感疫情首次在加拿大发生
2009年4月21日,加拿大第1次发生新型A/H1N1猪流感疫情。2009年 5月5日,加拿大向OIE提交的紧急报告中,在加拿大阿尔伯特6个养猪场共有可疑病例3 013例,临床病例450例(发病率为14.9%),出现呼吸道症状(疑似流感样临床症状),没有死亡病例,扑杀全部疑似病例。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CFIA)采集样品拭子样品和血清样品,常规 RTPCR以及PCR产物序列分析证实为新型A/H1N1流感病毒。
2009年6月 11日、7月 31日,加拿大分别向OIE提交第1次后续报告、第2次后续报告(最终报告)中宣布没有出现新的疫情,并采取隔离检疫等生物安全措施。
1.2 阿根廷猪群发生A/H1N1流感
2009年6月25日阿根廷向OIE提交A/H1N1流感紧急报告,2009年6月15日,阿根廷一商品猪农场,5 586头猪出现疑似流感症状,823头猪经RT-PCR证实为A/H1N1流感,发病率为14.73%,无死亡病例。该农场采取生物安全措施,自6月24日后该农场未出现流感症状。
2009年7月1日阿根廷向OIE提交第1次后续报告中宣布没有出现新的疫情,并采取隔离检疫、筛查、划定区域、清洗和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
2009年7月9日阿根廷向OIE提交第2次后续报告;2009年6月29日,阿根廷另一商品猪农场,6104头出现疑似流感症状,1632头经RT-PCR证实为A/H1N1流感,发病率为26.74%,无死亡病例。
2009年7月28日阿根廷向OIE提交第3次后续报告中宣布没有出现新的疫情。病毒分离、和病毒序列测定均为阳性。
1.3 澳大利亚猪群发生A/H1N1/2009流感
2009年7月31日,澳大利亚向OIE提交的紧急报告中,2009年7月24日出现疑似猪流感病例1 950例,临床病例 100例,发病率为5.13%,无死亡病例。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发生猪流感。感染病猪症状非常轻微(轻微咳嗽),伊丽莎白农科院(地方实验室)、澳大利亚动物卫生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进行的ELISA、HI、RT-PCR检测均为阳性。
在2009年8月13日提交的第1次后续报告(最终报告)中,没有出现新的疫情。
1.4 智利火鸡发生A/H1N1/2009流感
2009年8月11日,智利向OIE提交的紧急报告中,分别于2009年7月23日、29日火鸡爆发2处流感疫情,总计疑似流感病例59554例,确诊病例36585例,发病率为61.43%,无死亡病例。这是澳大利亚首次发生猪流感。临床症状为孵出率从70%异常下降到30%,但未出现呼吸道症状或死亡率上升;病禽尸检发现输卵管炎、腹膜炎、卵泡发育不全 ,实验室检测(AGID 、ELISA 、HI、NI、RT-PCR)均为阳性。
2 实验室检测结果
2.1 加拿大流行的病毒
CFIA外来动物病中心进行了常规RT-PCR检测,其中19/24样品M基因为阳性、15/24样品H1基因为阳性;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其基因相互之间完全一致;6份样品的M基因(约244 bp)与美国、墨西哥的新型A/H1N1流感病毒序列同源性达100%,5份样品的H1基因(约500 bp)的同源性为99%~100%。来自猪样品的M基因与A型流感病毒欧亚系(Eurasian lineage)非常相似,而 H1基因与A型流感病毒北美系(North American lineage)非常相似,由此认为是新型流感病毒。N基因(约1400bp)部分测序结果显示表明为N1亚型流感病毒,与新型A/H1N1流感病毒高度相关,而且与在人群中流行毒株的关系非常密切。综合判定为新型A/H1N1流感病毒。2009年5月5日,CFIA利用PCR产物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在猪内发现的病毒与全世界人群引发流感疫情的新型A/H1N1流感病毒相同。
2.2 阿根廷流行的病毒
实验室检测包括在MDCK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提取RNA进行 RT-PCR,结果均为阳性。PCR扩增片段包括HA基因(片段4)、NP基因(片段5)、NS基因(片段 8)、M1基因(片段 7)。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基因片段与2株参考毒株A/California/04/2009(H1N1)和A/swine/Alberta/OTH-33-8/2009(H1N1)的同源性高于99.99%。
2.3 澳大利亚流行的病毒
13份临床病例样品中,其中12份为A型流感M基因qPCR阳性,9份为A型流感H1基因qPCR阳性。H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全世界流行的A/Auckland/1/2009(H1N1)的同源性达99%。
2.4 智利流行的病毒
感染的农场在2009年6月28日前进行的血清学监测中均为阴性。采集的样品送智利卫生部公共卫生研究所(Public Health Institute,ISP)进行实验室检测,季节性H1、H3流感均为RT-PCR阴性,但A/H1N1 2009份却为阳性,进一步试验(如AGID、ELISA 、HI、NI、RT-PCR)均为阳性[10]。
智利ISP测定了火鸡中发现的H1N1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HA,NA,PA,PB,PB2,NP,NS和M),并与美国 A/California/4/2009病毒株、智利H1N1病毒株同源性进行比较,其中HA基因为99.5% 、100%,NA 为 99.5%、99.7%,PB1 为99.8%、99.9%,PB2 为 99.8%、99.8%,PA 为99.7%、99.9%,NP为 99.5%、99.7%,NS为99.8%、99.8%,M 为99.8%、99.7%。因此,ISP认为火鸡A/H1N1是智利冬天流行的A/H1N1/2009病毒变异株(access number GenBank GQ 200279 to GQ 200286)。美国国家兽医服务实验室(NVSL)根据其完成的 RT-PCR结果,认为是新型H1N1流感病毒,序列测定显示其HA基因与CA/14/2009的同源性为99.6%,与MX/4108/2009的同源性为 99.7%,与 NY/18/2009的同源性为100%,NA基因的同源性与MX/4108/2009、CA/4/2009、AZ/02/2009和KS/02/2009的同源性也高达99.6%。
3 流行病学趋势
3.1 加拿大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009年3月18日墨西哥发生人类甲型H1N1流感疫情。加拿大1名农场雇佣木匠曾去墨西哥旅游,2009年4月12日返回,4月14日期~29日期间木匠、农场主及其家人先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加拿大公共卫生当局正在调查人的病例)。2009年4月21日,该农场发生新型A/H1N1猪流感疫情。
3.2 阿根廷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2009年6月7日-9日,阿根廷一商品猪农场2名工人出现流感症状。6月15日,该农场发生A/H1N1猪流感疫情。由此认为,再次发现新型A/H1N1流感病毒可能由人类传播给猪。
3.3 澳大利亚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澳大利亚A/H1N1流感疫情发生前,曾与养猪场接触的人员出现流感样临床症状,后经确认感染了全世界流行的A/H1N1/2009流感病毒。
3.4 智利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智利A/H1N1流感疫情发生前,一些家禽曾与农场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发生过接触,RT-PCR确认这些家禽感染了全世界流行的A/H1N1/2009流感病毒。
3.5 流行病学变化
此次新型A/H1N1猪流感疫情呈现重大的流行病学变化:如突破种间屏障、地理屏障。
3.5.1 突破种间屏障由人传染给猪、禽 这是首次发现新型A/H1N1流感病毒可能由人类传播给猪禽的证据。目前,尚无新型A/H1N1猪流感病毒传染给人类的报道。当初因人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含有猪A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而误认为猪流感。实际上,造成今年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是由4株已知的A型流感病毒重组而成,如1株人流感、1株禽流感、2株猪流感病毒,因此WHO将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1]。新型A/H1N1猪流感病毒与人的甲型(A型)H1N1流感病毒之间的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值得高度警惕。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血清学研究表明,猪流感可感染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群,如饲养人员等。也已证实有猪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染的病例,其传染途径、临床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类似[3-5]。
3.5.2 突破地理屏障 此次新型A/H1N1猪流感疫情先后在北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阿根廷以及远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先后暴发,应密切关注。
4 猪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
一般而言,流感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是相当困难的。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猪作为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在流感病毒跨种属障碍而感染新宿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由于猪上皮细胞具有唾液酸2,6-半乳糖苷和唾液酸2,3-半乳糖苷,人流感病毒可与前者结合,而禽流感病毒与后者结合,因此猪上皮细胞就能够被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感染,而成为毒株间基因重组的活载体[7]。猪是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双向传播的中介宿主和基因重组的混合器,因此猪在“禽-猪-人”的种间传播链中,扮演着流感病毒中间宿主及多重宿主的作用,在人和动物流感的病原学、分子进化和生态学及流行病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基于对甲型(A型)流感病毒本身结构及其流行情况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流感病毒与动物流感病毒密切相关。这些研究证明了感染猪的流感病毒具有感染人的潜力并能使与猪接触的人员产生急性、致死性呼吸道疾病。流行于欧洲猪群的类禽H1N1病毒可以感染人并具有在人身上复制的能力,这增加了新流感病毒基因经猪体重排后传播给人的可能性[8-9];Bikow r认为人类 H3N2可能长期存在于猪中,而猪是人类甲型流感病毒暴发流行的仓库。这些病毒只在人群中引起有限的传播,可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人群对H3N2病毒有较高水平的免疫力[10]。
因此,对猪流感的监测作为预测和防止流感大暴发的最重要手段在欧美国家早已引起关注并达成共识。
5 防控措施
5.1 预防措施
目前,猪流感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平时注意消除应激因素,采取良好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对一切可能被污染的场所、设施等进行清洗、消毒。不同种类的动物,特别是猪和禽类,不能混养。除饲养人员外,严格控制人与猪的直接接触。对野禽的带毒情况予以重视,防止野禽、昆虫和鼠类进入。
预防和控制猪流感,最重要的是严防猪流感病毒从国外传入,应对进口的猪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检疫,检疫项目应包括猪流感。入境检疫如发现猪流感感染,全群动物或全批产品应作退回原输出国,或全群作销毁处理。进口活猪,入境隔离检疫合格,转入生产养殖阶段,仍应作生产过程中的疫病监测和流向控制,特别不能与家禽直接接触。进口猪肉和猪肉制品的,其存放、加工单位应实施检疫监督制度。
5.2 扑灭及控制措施
一旦暴发猪流感,必须立即逐级上报疫情。猪流感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早期诊断,划定疫区,严格隔离、封锁,紧急扑杀阳性动物,对疫区内可能受到猪流感病毒污染的场所、设施进行彻底、严格的清洗、消毒,禁止活猪及其产品流通,以防疫情扩散、蔓延。如果发现了猪流感疑似病例,就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确定猪群的发病情况,尽快划定疫区,建立隔离检疫区,制定紧急严格的扑灭措施。对进出入猪场的人员和设备必须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1]Shinde V,Bridges C B,Uyeki T M,et al.Triple-reassortant awine influenza A(H1)in human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2009[J].N Engl J Med,2009,360(25):2616-2625.
[2]The 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A/H1N1 influenza[EB/OL],http://www.oie.int/wahis/public.php?page=weekly_report_index&admin=0.2009-08-31/[2009-09-04].
[3]Vincent A L,Swenson S L,Lager K 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fluenza A virus isolated from pigs during an outbreak of respiratory disease in swine and people during a county fair in the United States[J].Vet Microbiol,2009,137,51-59.
[4]Myers K P,Olsen C W,Gray G C.Cases of swine influenza in human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lin Infect Dis,2007,44,1084-1088.
[5]Gray G C,M c Carthy T,Capuano A W,et al.Swine workers and swine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s[J].Emerg Infect Dis,2007,13(12):1871-1878.
[6]Scholtissek C.Pigs as the“mixing vessel”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pandemic influenza A viruses[J].Med Princ Pract,1990,2:65-71.
[7]Bateman A C,Busch M G,Karasin A I,et al.Amino acid 226 in the hemagglutinin of H4N6 influenza virus determines binding affinity for alpha 2,6-linked sialic acid and infectivity levels in primary swine and human respiratory epithelial cells[J].J Virol,2008,82(16):8204-8209.
[8]Gregory V,Bennett M,Thomas Y,et al.Human infection by a swine influenza a(H1N1)virus in Switzerland[J].A rch Virol,2003,148,793-802.
[9]Newman A P,Reisdorf E,Beinemann J,et al.Human case of swine influenza A(H1N1)triple reassortant virus infection,Wisconsin[J].Emerg Infect Dis,2008,14(9):1470-1472.
[10]Olsen C W,Karasin A I,Carman S,et al.Triple reassortant H3N2 influenza A viruses,Canada,2005[J].Emerg Infect Dis,2006,12(7):113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