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思考
2010-04-04侯艳青张彩霞
侯艳青 张彩霞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死亡[1],它包括一切护理缺陷和安全隐患。科室护士长是科室管理的具体操作者,如何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必须摸索和总结安全管理方法,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1 重视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
制度是安全的保障,护理常规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护士长必须善于审时度势,不断接受新事物,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对现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健全和补充。有调查显示,在形成隐患的原因中,未能执行医疗护理常规制度是首要原因[2],说明医疗安全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建立、完善、执行、监控有关制度常规上。护士长必须掌握科室所住病人情况,对派班人员、环境设备、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苗头,把问题解决在未发生之时,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予以制度化、规范化,做到以制度防范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
2 加强过程管理,保证防范到位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永恒的主题,质量控制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护理质量直接反映护理工作的职业特色和工作内涵,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质量,还取决于护理管理方法的优劣和管理水平的高低[3]。过程的管理细节到每项操作的过程,如一项静脉留置针,要从穿刺部位、固定情况、留置时间、留置时间标注、敷料干净、病人感受,异常情况(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加强对留置针的管理,通过对护理质量的及时监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作为第二次循环控制的借鉴。
3 安全管理必须得法,抓住重点环节
护士长是病区护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对于护理部的各项指示决策要深入理解,不折不扣高标准执行,以保证高效率实施。安全管理要紧紧抓住六个关键即关键制度、关键病人、关键操作、关键药物、关键护士、关键时段,做到有的放矢。
4 护士长对安全隐患必须具备前瞻意识
近些年,护理规章制度的建立趋于完善,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的共识。各种学术活动、杂志、书籍都尽可能的囊括各种安全隐患,列举各种心理行为的安全隐患,这样的细节管理确实具有预防及减少出现护理缺陷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医疗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病人消费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需求层次的提升,一系列的变化,使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处于同样的学习角色,但彼此的权利、义务和担负的责任却完全不同,仅靠现有的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为一名科室护士长必须具备安全隐患的前瞻意识,保持对安全隐患的敏锐感,变被动处理安全事故为主动预见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没有被重视及没有预见的苗头,紧紧抓住安全这条主线,具体到护士的每一项操作都予以关注。
5 良好的素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
护士长是科室工作的直接管理者、组织者,而且也是各种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要学会用非权力性影响力,以优秀的品格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和感召护士,使护士能从心理上信服自己;同时还必须具备广泛的医学护理及人文社会知识,有较强的管理及组织决策能力,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人文理念;以大局为重,从工作出发,以诚挚的实事求是和关心护士实际情况的态度与护士沟通,出现问题对事不对人,切忌将个人好恶及个人感情带到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学会在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能与科室每一位人员产生精神上、情感上的共鸣,维护利于沟通、易于达成共识的相容心理,以达到共同管理的目标,实现护理安全的目标。
总之,护士长是专业人员,更是管理者,应将护理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将安全意识融入工作的全过程,以安全管理保障工作,用安全行为开展工作,凭安全成果证明护理工作的价值,提升护理质量。
[1]孙海云.新时期科护士长的职能定位和素质要求[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3,14(4):50.
[2]邓坊非.医疗护理隐患自查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研究,2000,14(4):175.
[3]杨顺秋,吴殿源.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