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价值时代大学生道德发展探微
2010-04-04冯美玲
冯美玲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全球化浪潮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并驾齐驱使我们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存境遇,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主流与非主流以及不同阶层的价值取向交融共存于现实之中。当代社会领域中各种思潮、观念的多元共存,使得过去单一封闭的德育理念已经失却了普遍约束力,也直接促使了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变动。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与民族希望的群体,其道德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的道德水平,更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多元价值时代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特点日益突出,这给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多元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冲突与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迷失
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被限制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而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单一封闭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取向。地域价值观的差异性由于各自孤立存在并没有产生冲突,而是形成了具有普遍道德约束力的一元化特征。与之相适应,同质性的社会形成了同质性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并且在人们的思维中占据主导地位。近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活方式的变迁,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得以交流与传播,单一封闭的社会形态下出现了多元价值共同争鸣的现象,一方面促成了文化的汇通与融合,另一方面由于内在的差异性、多样性导致了各种价值观念、思想体系、道德规范的分歧与冲突。
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正当人们处在社会复杂多变的迷茫中时,道德相对主义应运而生。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各自信奉和主张不同的伦理道德价值,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拥有不同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一切伦理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都是主观的、相对的,没有客观的、普遍的、统一的基准可循。人们究竟信奉何种价值和规范,往往取决于人们当下的、特殊的、主观的喜好、情感乃至冲动,在道德价值的不同层次之间,在同时并存的道德价值体系之间,似乎并没有水平高低或优劣好坏之分。[1]在道德相对主义的冲击下,人们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个体的主体性,追捧自由主义、个人本位,一切以自我喜好需要为中心,追求一种“无道德”的道德价值理念。一元价值面临多元价值的挑战。
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元社会的多元选择并未形成大学生应有的道德价值理念,反而使其困惑迷茫乃至产生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在道德发展目标定位空虚,缺乏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失范等方面。不难看出,人们在追求道德自主、道德选择的同时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人作为类群体存在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共通性。英国学者莫里斯·金斯伯格认为,“相对主义一般都强调道德是极为多样化的。但是道德的相似性远大于道德的多样性。”
二、多元价值体系中的道德共识
诚然,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社会必然存在着差异性,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依附于自身的价值体系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多元社会因价值主体的独立而存在。多元社会以个体独立的自由权、独立的价值观念为基础,每个个体又都以对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为前提,这是一个“和而不同”、充满差异的社会,不同的社会价值之间存在冲突,但是这种冲突不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争斗,而是一种求同存异的相互兼容。[2]
道德相对主义过分强调道德随社会与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否认普适化价值观的存在,将处在道德发展重要阶段的大学生置于深层次的价值迷茫之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在没有可以遵循的、被普遍认可的价值导向的社会中各行其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支柱渐行渐远。作为对道德相对主义的矫正,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品格教育到90年代中期已经在美国道德教育中占据主流。品格教育承认价值的相对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价值的普遍性。它试图通过对人类共同性的普遍价值筛选,引导受教育者对人类基础和核心价值的体认、内化,进而形成德性品质。品格教育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克纳教授提出:“品格教育要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这些良好的品格包括合作、容忍、合作、尊重、责任等。多元价值时代需要道德共识,这种道德共识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共同生活的需要。“我们不能以民族文化的差异来否定遵循共同的道德的必要性”,“我们也不能以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差异而否定普遍的道德原则”。[3]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需要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思维,在多元价值“见仁见智”的判断范畴之外去把握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在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道德智慧,树立一种民主社会下最基本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共识。
三、多元价值背景下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路径
(一)提升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
多元价值时代既要立足于艰苦朴素、勤劳勇敢、诚实自尊等民族美德,树立合乎时代的道德共识,又要在把握基准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尊重个人的主体性,提升主体意识,保证个人的思想自由和价值选择不受压制和侵犯。近代社会工业革命和实验科学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也唤起了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主体意识的具体分析。人类主体要求从封闭的一元化时代的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要求获得全面的发展。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主体意识日渐觉醒和强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品德、人格、行为必然产生直接的影响和制约。在多元价值时代下,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道德价值观念,要有明智的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分清是非曲直,在把握社会基准伦理道德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与他人的合作共赢中培养独立人格。鲁洁教授提出,当代中国所要培养的决不是单子式的独立人格,而只能是共在型独立人格,[4]共在型独立人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关系,在以独特的思维视角形成个体价值体系的基础上与他人沟通与对话,尊重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在平等对话中寻求共同的认识。大学生作为自我选择的主体,面对多元社会道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提升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敏感性与道德行动能力,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在多种文化共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价值共识,这不仅是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共同要求。
(二)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构建开放型德育理念
多元价值的碰撞与整合也促使传统德育的社会基础与价值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伦理道德、价值理念的转变成为必然。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身心不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思维上的 “二元论”阶段,也就是以一种偏执、片面、非黑即白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能从不同的侧面看待事物的双重性乃至多重性。多元社会更需要形成辨证的思维方式,以发展性、整体性的观点去对待世界的广泛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价值共识与多元价值的共存。
网络化、信息化的推进使当代大学生处在一种全球化的沟通网络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已被彻底颠覆,如何既能把握核心价值理念、树立时代共识,又能够对异质性、复杂性的多元理念自主选择、融合汇通,形成道德共识?这需要当代大学生以开放的思想和心态去接纳开放的价值和理念,构建开放型德育理念。有学者提出,开放德育是与 “封闭”、“杜绝”式的德育相对的,是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在德育中的映射,是德育对社会发展、环境变化应对的举措,是人们在开放→适应→创造→发展的循环中开展德育活动的描述。[5]就大学生自身来讲,构建开放型德育理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去加强引导:第一,在知识中领悟。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亚里士多德的“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再到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古往今来,知识的重要性无可非议,在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开拓视野,认识世界,更好的完善和提升自我。第二,在生活中践行。道德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生活作为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孕育了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道德的发展又使生活更富有价值与意义。生活为道德践行提供了沃土,唯有在生活中,向真向善的道德理念得以对象化,人内在的道德精神与德性才得以提升。
(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借鉴西方道德文化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身影我们没有忘却,奥运会志愿者的热情我们为之动容,对落水群众的奋不顾身使我们震撼,关于大学生群体的先进事迹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给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道德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延续、团结与发展。传统美德无疑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华传统美德的主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体系,由这一体系统领的多样化的价值标准为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进行了很好的历史定位,已经成为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理想的道德发展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借鉴吸收外来优秀道德资源,在文明对话中寻求内源性与外源性的平衡发展。西方国家从封建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的过渡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文化与丰富的道德成果,显然这些成果在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6]西方德育文化纵向上推进了德育理论、德育思想的发展,横向上广泛汲取和融合了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现代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大学生理应把中华传统美德和西方道德精神很好的结合起来,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与道德行为能力,在仁义礼智信与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理念中直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戴木才.道德教育研究:关于道德教育危机及其根源反思[EB /OL].http: //www.ethics.com.cn /Html/Article/125.htm l.2006.03.01.
[2]冯建军.多元社会道德教育的双重性[J].道德教育研究,2009,(2):14-22.
[3]王晓升.道德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批判[J].哲学研究,2007,(2):25-31.
[4]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96.
[5]刘卓红,钟明华等.开放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借鉴与批判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
[6]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