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2010-04-04邹红,方舟
邹 红,方 舟
(1.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2.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系,北京 100098)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邹 红1,方 舟2
(1.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2.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语系,北京 100098)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危机的频现,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出路。鉴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应从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自主创新、建设队伍完善法制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完成“三个转变”,促成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对策措施
循环经济是科学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区域循环经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特别的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特征
所谓区域循环经济是以高效用资源和防治环境污染为出发点,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核心,使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消费方式由过度型向节约型根本转变,实现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创新经济增长方式。
区域循环经济的行动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1)企业个体。推行清洁生产,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环境及人类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以低毒害原料替代高毒害原料,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2)企业群落。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工业链或网络,同时强化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综合集成,建立企业间副产品、废物的输出输入关系,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或供应网络。(3)在国民经济层面实现三大产业之间的循环,包括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之间,以及各大产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和能源有效利用;在社会生活层面实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即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实施资源的循环。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主要特征:
1.区域循环经济的技术形态是物质、能源的闭路循环利用。区域循环经济从形态上看,表现出物质在区域经济活动中,既具有自身内部的物质循环反馈链条和网络,又能加入生态大系统的物质循环反馈链条和网络,实现“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代谢循环。循环经济是对现存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线型经济范式的革命。
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产业生态链。以工业为基础的区域“循环经济”,从其构架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产业生态链。
3.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载体是生态工业园。工业生态园的发展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强调实现区域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即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达到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的目的。
4.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手段是清洁生产。区域循环经济的具体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空间范畴:企业、企业群落的产业园区和一定的区域空间。清洁生产在企业层次上,将环境保护延伸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它通过采用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会计、清洁生产审计等工具,渗透到生产、营销、财务和环保等各个领域,将环境保护与生产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生命周期紧密结合。
5.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物质资源减量化。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追求经济过程中的物质资源减量化,区域循环经济通过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生态技术实现区域经济的非物质化和减物质化。
6.区域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生态经济循环圈(系指生态经济再生产的循环往复和周而复始的转化过程)的矛盾、生态经济循环圈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主要是通过经济循环圈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而区域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指导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来强化生态经济圈的循环转换功能,通过强化生态循环圈和经济循环圈的双重转换机制,以寻求生态循环圈和经济循环圈的协同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过程,才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产业发展的集群、吸引、生态和创新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个趋势是产业内在发展规律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产业发展对当今国际经济新特征和新变化的一种动态注释,也是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形态。
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的产业聚集更能反映这个特性。实证研究表明,由于产业集群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创新等优势,从而成为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正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在。正如波特所指出的,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循环经济的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实现跨区域和全球流动。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髙附加值环节攀升,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活力。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要积极实施科技开放互动战略,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和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业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因此,无论是产业集群、吸引、生态,还是产业创新,其本身即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集群是产业聚集的空间组织形式,吸引是产业相互渗透的一体化组织形式,生态是产业持续的循环组织形式,创新是对前三者能力的提升和加强,相互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集群化是产业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形态的组织形式,这种聚集对产业吸引和渗透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在一定区域内高密度的产业吸引和渗透则可能产生新的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化中资源持续循环的特征将贯穿未来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融合的发展之中,产业集群、产业吸引和产业生态化也因延伸组织创新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我国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处于弱良性循环与劣性循环之间。从长期看来,正确的指导战略和适当积极的措施都会使区域循环经济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应从多方面入手,促成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现阶段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全面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以法律为准则,规范区域循环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以民为本,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全面发展。其本质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各个层面和全过程,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真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科学规划为蓝图,用社会公德和法律规范区域循环经济主体及参与者的行为,从而形成健康有序发展的区域循环经济的完整产业体系。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物质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丰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科技内涵,提升区域循环经济规划、区域循环经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及其产品的科技含量,把区域循环经济主体行为和管理过程纳入运用现代科技的轨道,使区域循环经济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按照集约化方式和节约型方式运行,从根本上否定和取代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过度型消费方式。
以法律为准则,规范区域循环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既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又有外部的原则和程序。其规律的应用,原则和程序的实施,单靠人们自发的行动,是不可能达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之预期目标的。它必须以法律为准则,创造一个促进区域循环经济规范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使区域循环经济主体和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化,区域循环经济得到健康有序发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以民为本,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地方政府倡导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一项雄伟的、涉及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复杂的系统社会工程。为了顺利地实施这一工程,地方政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尊重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使每个公民以平等的身份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公平的地位享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调整经济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地推向一个新水平。
上述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构成现阶段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缺一不可。
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为了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落到实处,必须采取下列有效的对策措施:
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区域循环经济是一种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包括大量现代科技内涵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这种方式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营造一个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的良好社会氛围,使人们自觉地否定传统观念和旧习俗,特别是要强化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及道德意识,树立追求文明、崇尚科学的先进理念,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是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蓝图。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从国情出发,把区域循环经济产业的体系、结构、环节及区位予以合理的布局。为此,在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三条原则和突出两个重点。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区域与农村统筹发展的原则,即在其规划中首先要巩固和增强区域循环经济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区域循环经济的示范作用,以城市带动和反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城乡统筹进步;二是坚持根本利益与局部利益统一的原则,即在其规划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同时维护和妥善处理其局部利益,把局部利益融入根本利益的发展中实现,化解二者的矛盾;三是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即在其规划中应当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准确的定位,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经济效益是核心,生态效益是基础,社会效益是环境。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缺一不可。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把住源头,即在其规划中对治污防污应当着力于污染源头,以消除污染源为重点;二是节水节能,即在其规划中应当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特别要以节水节能为重点,因为水源、能源短缺正在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区域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
3.着力“三个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做到:(1)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2)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3)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环境。在推进三个转变的过程中和前提下,逐步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稳定增长、环境资源代价最小、环境意识较强的经济、社会、文化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必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根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规划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环保目标。地方政府要在发展中落实环保,在环保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自主创新,建设队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主要目标,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中心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无从说起。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培养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此:一是要完善培养体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首先要紧紧抓住教育这个源头。按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及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着力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同时,我们应当指出,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于我国的形势下,必须采用开放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举措。坚持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开放式培养的重点是加快造就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二是要健全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交流诸方面的管理制度。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用好人才,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更好的环境;破除束缚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方面的传统观念与落后体制,保证激励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在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得以落实;确立由品德、业绩、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对科技人才的贡献实施目标化管理;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建立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新机制,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维护知识产权法规,鼓励创新,保障权益,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的运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三是要构建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在当代要积极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为造就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支撑。在全社会培养创新意识,倡导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构建鼓励人才干成事业、支持人才创新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要广为传播科技文明,进一步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新风尚。
[1]诸大建等.C模式: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
[2]诸大建.上海建设循环经济型国际大都市的思考[J].北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
[3]陈德昌.生态经济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4]张象枢.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5]郭强.节约型社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6]世界银行.中国:空气土地和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7]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浩 宇
book=48,ebook=27
F127
A
1004-1605(2010)02-0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