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
2010-04-03余佳诺
余佳诺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74)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快的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为适应这一新形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育部在 2007年印发了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该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联系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和课堂教学实际,以及四、六级考试中各部分所占比例,从中可看到精读课的重要地位仍然明显,国内不少专家也认为现阶段读写能力仍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所在。
1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我国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教学对象十分庞大,由于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在校学生人数激增,而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规模却没能及时跟上。无奈之下,许多高校开始推行大班教学,加之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真正受到普遍重视也不过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所以这门课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精读课为起点,而精读课的教学又以语法 -翻译法为开端。语法 -翻译教学法将教学的重点投放在句子层面上,注重句子内部的语法分析,将句子意思逐字翻译,翻译结束,课文的讲解也就结束。这种方法曾经流行一时,但它的弊端在于使学生的理解只停留在句子这一较浅的水平上,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由于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许多精读课的整个上课过程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只满足于生词、短语和句子语法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因此教室里呈现出的景象便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一些学生在苦苦记录,而另一些学生哈欠连天或昏昏入睡。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极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味索然,渐渐沦为被动听讲,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1.2 学生入学水平差异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一方面,由于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其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和城乡差距,致使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大班教学造成学生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像小班授课时那样关注到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教师提问回答,部分学生长期缺乏课堂表现的机会,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另一方面,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实行的大班教学里,学生少的也有 50人,多的则达到 90人以上。课堂人数增多,学生上课时就会不自觉地相互影响,构成干扰,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关注度下降;而面对上课的一大群学生,教师除了讲课之外,还得将部分精力转移到维持课堂纪律上来,导致教师上课注意力的分散,对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使授课效果难以保证。
1.3 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目前许多高校选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该教材成书于 2002年,所选文章大多写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这样的教材内容已显得日益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有的文章甚至与时代完全脱节,也令教师感到不合时宜,学生也感到内容枯燥无味,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开阔不了学生的视野。
2 提高大学英语精读课效果的对策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几条措施,以供同仁们参考。
2.1 优化传统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中,课文的讲解应以语篇分析法为主。语篇分析相对于传统的语法 -翻译法而言,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教学,它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立足于篇章整体,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这要求教师围绕语篇的中心思想去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以及传授目的语的有关社会文化和其他各种知识。它不仅仅注重语言形式,而且还十分强调语言功能,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
教师在分析讲解课文的时候应将传统的语法 -翻译法同语篇分析结合起来。对于难点句和重点句,教师应将句子结构分析透彻,必要时让学生明白其汉语意思。每讲完一段,应引导学生归纳该段大意,让其领会该段在全篇课文中的作用,进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课文讲解结束,应引导学生看清文章的总体布局,指导他们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在进行语篇分析的时候还要善于依据文章的体裁特征进行教学,如议论文的结构通常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教师可依据此结构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理出文章思路,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以及每一部分的分论点,于微观处找出文章的论据资料,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又如记叙文通常是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抓出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几个关键要素,再结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对其中的重要事实和情节进行辨认,必要时还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寓意,由此教会学生梳理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照此分析下来,学生的写作思想也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启发,进而使其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2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听课兴趣
大学时代的学生有大量自己支配的时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时期,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学习英语,教师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上,教师应灵活采取各种方式处理学习内容,采用有效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主要体现在文中单词的讲解和文化背景的介绍两个环节。
有的教师习惯将单词的讲解放到课文的分析之中,笔者认为这样做不妥。因为词汇是构建语篇的基础,如同砖瓦是建造高楼的材料一般,没有收集足够的砖瓦就没法建造高楼,同样,如果没掌握生词的意义和用法,到了课文学习阶段就会碰到理解障碍,这是其一。原因之二,词汇讲解与课文分析同时进行容易使学生沉溺于细节词汇的学习,而忽视对文章在语篇层次上的把握,从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其对文章思想内容理解的连贯性。因此在讲解课文之前安排一次课集中讲解生词和短语,以扫清词汇上的理解障碍。
为提高课堂利用率,应要求学生在上新课之前认真拼读单词和短语,把不会读或把握不大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关注。教师作课堂讲解时,应把《教学要求》中列出的重点词汇做重点讲解,要向学生讲清其词汇构成、各种词性的派生情况等等。必要时可对单词、短语的用法和搭配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准确度。通过单词与短语的讲解,扫除了课文字面意思的障碍之后,教师接下来应对课文中涉及的西方文化进行必要的介绍。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和汉藏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两种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也有很大不同,这需要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向学生做出提示,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针对班上学生人数多、人均参与老师提问的次数减少这一问题,教师可安排学生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可穿插提问,这样做让学生自主、互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课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支配,教师应布置适当任务帮助学生深化和拓展学习内容,如: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在复习课上安排听写和短文写作,对于会话内容较多、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要求学生将其改编为话剧进行角色扮演,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Life of a Salesman中对话就占主要篇幅,该文用语地道、简练,既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人生奋斗的哲理,安排学生对其进行背诵和表演,既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情感,提升其思想境界;表扬和鼓励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英语、用英语参与交流的热情,这一做法也顺应了《课程要求》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这一目标。
2.3 及时更换教材,适当补充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
目前的教材虽然有些陈旧,但总的说来还是很不错的。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耐心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所学专业背景,适当选取一些适合他们的时事英语新闻听力材料和英语报刊杂志上的阅读材料作为教材的补充,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3 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精读课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很有必要对影响精读教学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对其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探究,找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应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精读的课堂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李先进.如何利用精读课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
[4]李萌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J].外语界,1995,(1).
[5]曹军.精读课语篇教学实践之思考[J].大学英语,1994,(2).
[6]李萌华.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