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行业会展发展之我见
2010-04-03罗慧姝
罗慧姝
电工行业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它是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对相关产业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数量多、品牌少、大多数展会质量不高是中国会展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近年来的展会审批制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但展会重复现象仍时有发生,办展水平亟待提高。电工行业会展业的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重复办展,行业间缺乏统一管理,多部门多头管理
我国政府曾出台了对包括主办单位资格批准和展会审批及出国展览管理体制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规范我国展览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部门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和我国展览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的各种管理体制已显露出不适应展览业发展的需要。
电工行业会展业多头管理、多头审批情况严重,展会审批部门、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和办展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涉外经贸展览目前依据的是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根据展览举办主体的不同,实行分级、分类审批,国务院、商务部、科技部、工商局、贸促会、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等等都具有审批资格。由于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展览举办活动进行审批,审批机关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信息不透明,加之行业管理体制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主体资质标准和展会评估机制,缺乏有效的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致使会展市场主体混乱、市场分散、价格混乱现象比较严重,对品牌展会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展会规模普遍偏小,效益不高。
全国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城市、沿海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差距大。
电工行业会展业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地域分布上看,展览地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省市,而且集中程度相当高:就城市而言,公认的三大展览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就地带而言,初步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江沿海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交会和高交会为龙头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引擎的东北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首的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和以北京为辐射极的环渤海五大会展经济带。随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展城市内部场馆之间、会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
人才素质低,服务水平有待发展。
电工行业会展业缺少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专业会展人员队伍。由于会展业涉及营销、公关、金融等多个领域,从业人员除了需要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之外,还要视野开阔、经验丰富等,这就对会展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展企业中高素质人才比例明显低于高新技术企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比例,真正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会展服务中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应用较少。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人才很少进入会展教育的队伍中,这与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会展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必然会制约会展业的发展。我们要加强会展业人才的培训和人才交流,为会展业保证一只稳定的高素质队伍,从而使会展的服务水平得到有力的保障。
高质量的专业观众没有得到重视。
专业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展览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衡量展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有经验的参展企业都清楚,专业观众的数量是决定企业是否参展的重要评估因素。可以说高质量的专业观众的数量对于参展商来说是参加展览会的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如果参展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很有可能会取消下一次的参展计划。所以,观众的质量和数量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电工行业会展质量和档次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与世界成熟、发达会展业相比还有差距。因此,我们要遵循会展业的发展规律并符合中国电工行业国情,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工行业会展业发展水平,使会展业走向成熟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统一管理,出台相关政策。
会展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电工行业会展业管理体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遵循会展业的发展规律,并适合中国国情。因此需要改革我国现行会展管理体制。
我国缺乏管理展览的规范主体。拥有组展权、办展权的单位很多,仅展览会的审批单位就有经贸委、贸促会、商务部等,多头审批,重复办展,缺乏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有些单位受经济利益驱使,盲目上项目,令参展企业无所适从,办展者本身的经济效益也受到损害,导致较为严重的市场秩序混乱。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我国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各个部门的权力收归起来,统一协调,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展览业的发展。
2、展览趋向品牌化、定期化和专业化。
目前,电工行业展览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这“三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一个“乱”字。随着展览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竞争的加剧,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少,但有实力、有影响、资金雄厚的办展单位会越来越多;重复办展现象逐渐减少、但品牌展览会会越来越多。面对外资进入我国的电工行业展览市场的压力,为了在展览市场上能有一席立足之地,政府部门以及有关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引导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产业特色、资源条件开发展览主题,培育展览品牌,共同营造各具特色,互补互利的共赢局面,进而达到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有力地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工行业展览业的格局发生变化,向两级发展,一是大而全,一是小而精。
3、要注重提高服务的水平。
谁拥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就会赢得展商和参加观众的数量和质量。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协办,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工业品牌展。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各路展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整个服务体系成为一座城中城,从而解决了参展商的后顾之忧。展览的服务还要与国际化接轨,举办大型的国际展览会就应当利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流程,同时还积极完善与展览相关的后勤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展商提供“一站式”的周到、细致的服务,比如、运输、餐饮、住宿、法律咨询、广告发布等等。给广大参展商和观众一个良好的信誉形象。
4、提高会展人才的素质。
电工行业会展专业人才奇缺是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业界人士认为,会展经济的繁荣与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是造成会展业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会展业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是会展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领域立项少,研究经费低,从而导致几乎没有“双高人才”愿意跻身到这一领域中从事研究与教学,影响了会展人才的培养。
要提升会展人才的素质,首先要加强会展人才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特别重要的是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的业务素质,需要有最好的服务精神、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外语,这就要求形成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等构成的多元化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其次,要加强人才交流。加强国内会展企业、行业组织和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展览的经验及运行规则,同时也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升会展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以此确保会展人才的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近年来会展教育和培训开始升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高校中专业性的会展教学和研究机构持续增加,会展企业加入到会展教育和培训的行列,职业资格培训市场中外并行,本土职业资格认证加快。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已经引起行业的重视,人才缺乏的状况正在改变。
5、重视专业观众的质量、数量,办好展刊,提升会展质量。
组织观众工作将变得更加重要,高质量的观众对一个展览会的成功与否将起到关键作用。未来大多数专业展会观众为专业界的决策人士、贸易人员及科技人员等。为扩大展台的观众流量,有必要提前对参展活动进行宣传、沟通。仅靠展览会专门的网站来宣传往往是不够的,可以采用打电话、发短信、传真、电子邮件或者是邮寄资料的方法,组委会与国内的专业报纸、期刊杂志、网络媒体开展合作,将展览会宣传做到位,来扩大展会的知名度,有效的进行观众邀请。
要办好展刊,主办方为向参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一般会免费给企业提供一定的会刊版面,这可通过填写展览会主办方寄来的表格完成。一般免费的位置不够醒目,没有特色,如果企业实力允许,可以付费购买好的版面和个性化的宣传内容。优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提高质量,扩大受众面。
6、发展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电工行业展览业的发展。电工行业展览业的网上营销,也就是电工行业展览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将会在今后的展览经营中日益普及与发展,并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展览业的发展。网上营销一般包括宣传、招展、信息交流。例如电工行业展会概况、展览公司和展览场地介绍、参展商介绍,电工产品如高低压电器、输变电、仪器仪表的介绍,可以增加展览的信息量、透明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参展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将逐渐依赖于互联网的技术。可以说,展览活动中凡是涉及展出、展品和展出活动参与人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处理的环节都是电子商务的用武之地。完善会展在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各环节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为电子商务在会展事务中的应用创造良好的信息平台,实现实物展览与网上展览、交易之间的互相补充。同时目前出现时间不长的网上展览会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展览会,它具有永不落幕、实时更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传统展会无法比拟的优势与特点。
借助网络信息的优势、可以为展商和参展观众双方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效益,电工行业参展商可以在异地向全世界发布自己的展览产品的详细信息,参展观众也可以借助个人电脑在任何地方浏览和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这样一来,展商和观众的双方经贸洽谈细节大大简化,同时也降低了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
总之,会展业是中国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影响面广,关联度高。电工行业展览业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恢复以及全球展览业的发展将促进中国电工行业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将为中国展览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电工行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将有助于扩大展览业的市场规模,促进在华国际展览和出国展览的数量与发展速度;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营销的有力工具。可以说,电工行业展览业作为我国成长中的朝阳工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电工行业展览业也必将迎来新的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