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思想道德与法制公民视角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

2010-04-03张淑玲王经纬牟兰荣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明志思想道德意志

赵 兵,张淑玲,王经纬,朱 婧,牟兰荣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其 它

从思想道德与法制公民视角开展大学生廉政教育*

赵 兵,张淑玲,王经纬,朱 婧,牟兰荣△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廉政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法治;公民

大学生有着人一生中最旺盛的精神活力,有着即将步入社会的奋斗精神,也有着涉世未深的薄弱思想,加之他们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侵染,走上歧路。如果大学校园片面重视智力方面的教育而忽视廉政教育,有可能付出沉重代价。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系统科学的廉政教育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必要环节。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理想信念、法制意识、社会责任真正形成的阶段,在这个特殊的人生时期开展廉政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思想意识,使“清正廉洁”成为每个大学生步入社会时立身立业的根本,无论今后从政、从医、经商还是从事其它职业,“廉洁”的理念都会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思想底线。

1 思想道德建设与明志知耻

随着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道德感与理想信念不断受到外界的冲击,他们的内心不断产生矛盾:“是该接受社会中时时出现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还是坚守自己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道德追求”?这个问题往往使大学生步入社会时感到迷茫,一旦迷失自我,就有可能逐步陷入腐化堕落的泥沼。

1.1 树立廉政意识,应向大学生提倡“明志” “明志”即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自己的意志追求。我们不主张唯意志论,但毕竟人的行动总会被意志所影响,意志一旦树立就会变成行动的方向和动力。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过来又会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影响生活、工作和行动。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树立高远的意志十分重要,有了高远的意志,就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也可远离腐败的陷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才能有高远纯洁的志向,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理想境界、磨练坚强意志,才能服务社会。志向立得高远,抵挡腐败诱惑的力度才能加强。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追求享乐、谋求私利等腐败问题引人关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许多人被私欲蒙蔽,受声色犬马的诱惑,丧失了曾经的意志追求。因此,应该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中不断强化“明志”的廉政文化基础教育。

1.2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也要贯彻“知耻”的理念

“知耻”即懂得什么是可耻,尤其要明确腐败是社会中严厉谴责、唾弃的可耻行为。知耻应成为精神意义上的刑律,产生精神上的威慑力。法网恢恢,同时道德自省无处不在,知道羞耻是做人的开始,一旦有了羞耻之心,也可以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铲除腐败。“行己有耻”,孔子的意思是作为人都要有自尊、自爱之心,不要做出令自己羞耻的事情。大学生应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形成知耻明德的风气。“知耻近乎勇”。因此,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中,“知耻” 这样的精神自觉会给其步入社会生活带来勇气和信念。

2 法治公民教育与明法知畏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今天,大学生不仅应从思想道德角度树立廉政思想,更应从社会法治发展角度形成公民理念,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2.1 首先,培养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具备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应明确廉政建设中的法律法规和作为公民应承担的相关责任,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批判性思考素质和公民意识,成为有理性、富政治觉悟又负责任的公民。在廉政教育过程中,应让大学生知道维护和发展公民权利是法治的核心价值。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公民权利应制约政府权力:一是法律规定政府权力不能逾越它的界限而侵犯公民的权利领域,公民的权利对于政府滥用权力起着阻碍与制约的作用;二是当政府逾越权力的法定界限、滥用权力或有不当行为时,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可以保证公民作出一些积极反应,使政府改变不当行为。通过持续、广泛地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强化这种公民权利意识是遏制腐败的前提。

2.2 大学生应了解国家有关反腐败的法律和政策,并产生畏惧心理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反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法制建设。法律制裁是最严厉的惩罚,也是最终的惩罚手段。我国法律中惩治腐败适用的法律是刑法的第382条至396条,共14条。即贪污受贿罪,适用的最高刑可达死刑,可见惩罚的力度还是十分强硬的。行廉政,拒腐败,心中应有“畏”字。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指出,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提醒人们在利益面前,要三思而行,时刻牢记一失足将酿成千古恨。有了“畏”的自觉,用国法警示自己,就能规范未来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的行为。大学生应明确在治理腐败中,依法治腐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法治是治理腐败的必备手段,也是确立和保证公民权利的最佳选择。同时,大学生要树立畏惧心理,明白一旦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不仅严重侵犯公共财产,损害公民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也会为自己带来法律的严惩。

在大学生中进行廉政教育事关党的事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年轻一代接受廉政教育,可以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形成公民法治认知,将来步入社会才能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江泽民同志强调:惩治腐败,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最基本的要靠教育、靠法制。同样,大学生的廉政教育也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法治公民教育相结合,帮助他们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升人格和道德责任感;促进大学生提升公民意识,促进法治素质等全面发展,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注重从自我做起,形成廉洁自律风范,为党的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构成廉政的新防线。

G645

C

1004-6879(2010)04-0454-02

2010-04-02)

*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S070325)

△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明志思想道德意志
动物的“自由意志”
明志
断肠明志 陈树湘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重庆龙湖智能案例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淡泊才能明志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