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继学教授治疗痛证医案4则

2010-04-03刘艳华指导任喜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吉林长春13002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疏肝理气方药腰腿痛

刘艳华,指导:任喜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吉林长春130021)

·临证经验·

任继学教授治疗痛证医案4则

刘艳华,指导:任喜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吉林长春130021)

任继学;腰腿痛;三叉神经痛;虚寒腹痛;脾心痛

本文报道任继学教授采用温经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止痛方法论治不明原因腰腿痛;酸甘化阴、清热缓急、内外兼施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少腹逐瘀汤化裁以散寒行气、化瘀止痛治愈虚寒腹痛;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法治疗脾心痛医案4则,以飨同道。

1 辨证论治不明原因腰腿痛

唐某,男,28岁。初诊日期:2003年11月4日。因腰腿疼痛6年而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引起腰部及右下肢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曾在多家医院系统检查而未见异常。疼痛难忍时则自服止痛片,初时有效,后无效。现症:腰腿疼痛难忍,患肢怕冷,舌红苔白,脉沉弦而缓。诊断:腰腿痛(寒湿痹阻)。治法:温经散寒除湿,祛风通络止痛。方药:炮附子5 g,肉桂10 g,露蜂房10 g,乌蛇15 g,地鳖虫5 g,全蝎2 g,蜈蚣1条,千年健10 g,追地风10 g,没药5 g,木瓜10 g,甘草5 g。10剂。水煎服。2诊:2003年11月14日。药后腰腿痛明显减轻,但夜间稍重,大便干硬如羊屎,3 d一行,舌淡红隐青,苔薄白而干,脉沉弦无力。方药:炮附子10 g,肉桂15 g,露蜂房15 g,乌蛇15 g,蜣螂5 g,千年健10 g,追地风10 g,白芍20 g,甘草10 g,当归15 g,青风藤15 g,蚕沙20 g。10剂。水煎服。3诊:2003年11月25日。药后腰腿痛愈,但全身无力,双下肢沉重,大便干好转,舌淡红,少苔,脉沉弦而迟。方药:生黄芪15 g,西洋参10 g,露蜂房15 g,乌蛇15 g,淫羊藿15 g,仙茅15 g,穿山龙80 g,鸡血藤15 g,青风藤15 g,当归15 g。10剂。水煎服,获愈。

按:该患腰腿疼痛在多家医院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久服止痛药不但不良反应大,且效果差。推究患者证候,乃属寒湿痹阻。此必因患者起居不当,感受寒湿之邪,若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邪气,或邪气潜伏于正虚之所,则致邪气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机而作[1]。初诊以炮附子、肉桂温经散寒;露蜂房、乌蛇、地鳖虫、全蝎、蜈蚣祛风通络,破血逐瘀而止痛;千年健、追地风祛风湿,健筋骨;没药活血止痛;木瓜舒筋活络,善治久风顽痹,为下肢疾患引经药;甘草调和诸药。2诊加大炮附子、肉桂的用量,用蜣螂破瘀通便;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青风藤、蚕沙祛风湿,通经络;当归养血润肠。3诊以参芪益气、虫类搜剔、诸藤通络、二仙温阳、当归养血而善后。6年顽疾痊愈。

2 内外兼施治疗三叉神经痛

李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03年11月5日。因反复左侧面部疼痛1个月而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产生左侧面部颊车处疼痛,痛如电掣,每次持续1 min左右,但疼痛剧烈难忍,反复发作。现症:时有左侧颊车处疼痛,遇热则剧,冷敷则缓,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三叉神经痛。治法:酸甘化阴,清热缓急。方药:生白芍50 g,甘草15 g,葛根20 g,炒川椒5 g,生地黄15 g,天竺黄15 g,全蝎3 g。4剂。水煎服。细辛2 g,白芍10 g,甘草5 g,川芎5 g,没药3 g,冰片0.3(后下)g。4剂。水煎取汁,用纱布浸药液,敷于痛处。用药后疼痛再未发作而痊愈。

按:该患疼痛遇热加剧,冷敷则缓,是为热结经络证。此乃温热火邪作用于肌表筋骨,温主散,热主蒸,火主灼,致使分肉之间津液受灼,津亏液少,筋、肉、骨失养,血脉干涩,脉络绌急,经络不畅,神机受阻,发生疼痛。治疗应以酸甘化阴、清热缓急为大法。内服方中,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生地黄、葛根滋阴生津,以润血脉之干涩,活血通络;炒川椒止痛力强;天竺黄清热化痰通络;全蝎虫类善行,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全方配伍,酸甘缓急,络透痛止。外用药中,除用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外,川芎、没药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加入细辛止痛力量更强;冰片辛寒透络,清热止痛。外用药中,酸甘化阴与辛润温通并用,可达镇静止痛之效。如此内外兼施治疗痛证,效果显著。

3 少腹逐瘀汤化裁治愈虚寒腹痛

李某,女,40岁。初诊日期:2004年8月3日。因左下腹痛1年而就诊。该患1年前无明显诱因产生左下腹痛,曾多次进行妇科及外科检查,未见异常。现症:左下腹痛,连及肛周闷痛,喜暖喜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而迟。诊断:虚寒腹痛。治法:散寒行气,化瘀止痛。方药:茴香15 g,炮姜15 g,延胡索15 g,五灵脂15 g,没药5 g,当归15 g,前胡15 g,荔枝核15,橘核15 g,葫芦巴5 g,片姜黄10 g。水煎服。服药6剂而痊愈。

按:该患腹痛喜温喜按,故属虚寒腹痛,寒凝日久气滞血瘀,腑气不通,故左下腹连及肛周闷痛。处方以少腹逐瘀汤化裁,方中茴香、炮姜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延胡索、五灵脂、当归、没药行气化瘀止痛,上6药气血兼顾,温通并行。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以前胡宣肺通腑而行滞气;荔枝核、橘核理气止痛,祛寒散滞,治疗肛周闷痛;片姜黄“破血立通,下气最速”(《本草求真》),故可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全方温经理气,化瘀止痛,故而奏效。

4 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法治疗脾心痛

王某,男,49岁。初诊日期:2003年6月14日。因左上腹疼痛1周而就诊。该患1周前饮酒后出现左上腹疼痛,遂至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胰腺炎,曾服用清胰利胆胶囊,效果不显。现症:时左上腹疼痛,喜温喜按,晨起恶心,舌红,苔薄白,脉沉弦有力。左侧天枢穴压痛(+)。诊断:脾心痛(胰腺炎)。治法: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方药:柴胡10 g,赤芍15 g,败酱40 g,附子3 g,生地榆15 g,干姜2 g,片姜黄15 g,蒲公英50 g,紫花地丁15 g,茯苓15 g,枳梖子15 g,白豆蔻15 g。水煎服。西黄丸,每次5 g,日3次,口服。服上方10剂,诸症消失,病情缓解。嘱其节饮食,戒酒浆,以防复作。

按:该患平素嗜酒,酒毒浸入营血,使脾胰受损,肝胆受伤。酒虽为五谷之精华,但其是大热大毒之品,久则毒热穿肠透脾,侵及于胰,胰为邪伤,则中焦气化不通,胰液不能外泄,经络不畅,不通则痛。同时肝胆脾胃气机不利,则产生恶心。故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解毒为法。方中柴胡、片姜黄疏肝理气;赤芍凉血化瘀;败酱、地榆、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附子、干姜、白豆蔻温中健脾;茯苓健脾化痰,以消除胰腺之水肿;更用枳梖子化解酒毒,和润五脏。诸药合用,气机通利,热毒清解,瘀化痰消而奏效。成药西黄丸中西黄清热解毒,配以乳香、没药活血消肿,更佐以麝香走窜散结,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之功。任老将其移于治疗胰腺炎,效果卓著。

[1]邓悦,郭家娟,李红光,等.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的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1.

R249

B

1007-4813(2010)05-0678-02

2010-06-27)

刘艳华(1977-),女,博士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风湿免疫性疾病及任继学教授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

*通信作者:任喜洁,女,教授,主任医师。Tel:15948000831

猜你喜欢

疏肝理气方药腰腿痛
姚淮芳应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法治疗汗证经验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疏肝理气清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