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籼型强优恢复系盐恢3934的选育与应用

2010-04-03朱国永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何冲霄王爱民唐红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籼型杂交稻父本

朱国永 姚立生 孙明法 严国红 何冲霄 王爱民 唐红生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盐城 224002)

盐恢3934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镇恢129(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良籼型恢复系)作母本,镇恢084(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良籼型恢复系,品种权号:CNA20010023.8)作父本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测交筛选、鉴定育成的恢复谱广、产量高、品质优良、配合力强、抗逆性强的强优恢复系,用该不育系配置的杂交稻组合综合表现均较突出,其中以Ⅱ优3934最为突出,已通过2008、2009年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

1 盐恢3934选育经过

2000年夏,在盐城用镇恢129作母本,镇恢084作父本杂交,得43粒杂交种,同年冬在海南三亚进行加代种植F1,田间编号为00F1172,收获种子约50g;2001年夏,在盐城种植F2代,田间编号为F2072,栽插约1000株,根据田间综合农艺性状及外观品质指标逐株筛选,入选单株12个;2002年夏,在盐城种植F3代,田间编号为21835至21846,并进行低世代测交,成功测交10对,并筛选株系7个;2003年夏,在盐城种植F4及测恢鉴定,田间株系编号为30597~30603,测恢鉴定编号为03T385至03T394,其中测恢鉴定03T379、03T392、03T393表现突出,因世代较低,故在当选鉴定组合对应的父本中选择3~5个单株,其中03T393号父本中选择5个单株,同年冬,单株在海南三亚进行加代,种植F5,并进行人工小制种;2004年夏,在盐城种植F6,并种植杂交稻组合8个,其中03T393后代中4号姊妹系对应的杂交稻组合(Ⅱ-32A配置)优势最强,至此盐恢3934已基本稳定,同年冬继续在海南进行加代种植F7,并与多个不育系配置杂交稻组合11个,并选留优良单株混收种子;2005年夏,种植11个杂交稻组合的同时,并在盐城进行较大面积的制种。至此,盐恢3934已选育成功,所配置组合准备参加各级区域试验。

2 盐恢3934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状

盐恢3934株高115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略长较宽,内卷且挺直,叶色较深,芽鞘、叶缘、叶耳、节间均无色;分蘖力强,茎杆粗壮,抗倒性强;单株花期12~14d,开花畅,花粉量足,有利于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

2.2 生育期与主茎总叶片数

盐恢3934全生育期142d左右,在盐城5月初播种,播种到始穗一般106d左右,与明恢63相仿。5个伸长节间,主茎总叶片数19~20叶。

2.3 产量性状

盐恢3934在盐城5月5日播种,在中上地力田块中栽插密度为2万/667m2,最终成苗数15万/667m2左右,平均穗长23~26cm,每穗总粒数165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为29~30g,穗粒结构合理。

2.4 恢复力和配合力表现

2004、2005年春,在海南用盐恢393或3934的姊妹系共配置杂交稻组合19个,其中与粤丰A、Ⅱ-32A、天丰A、内2A、特占A等多个不育系进行交叉配组,同年夏在盐城种植杂交稻组合比较试验,所配组合产量结实率均在80%以上,其中Ⅱ优3934产量水平最高,两年平均产量达645.42kg,比对照(Ⅰ)Ⅱ优084增产6.83%,比对照(Ⅱ)汕优63增产15.46%;丰优3934品质最优,所有品质指标均达国标三级米以上标准,所配组合产量均比对照增产。2006年在进行较大面积制种时放置部分两用不育系盐582S、广占63S、盐220S,2007、2008年在盐城和三亚种植,杂种优势强,米质优,目前正准备参加省级试验。这表明盐恢3934是一个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高的优良籼型恢复系。

2.5 品质和抗性

盐恢3934品质较优,谷粒长且饱满,有微芒,米粒透明,有小量腹白,米饭松软,适口性好;抗性强,用白叶枯混合菌种接种,表现为高抗-抗,病斑长度小于1cm,对稻瘟病生理小种均表现为抗,纹枯病轻。用盐恢3934配置的杂交稻组合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3 盐恢3934配置组合Ⅱ优3934的表现

3.1 产量和生育期

Ⅱ优3934于2004、2005年参加本所新组合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645.42kg/667m2,比对照(Ⅰ)Ⅱ优084增产6.83%,比对照(Ⅱ)汕优63增产15.46%。2006年参加本所新组合鉴定试验(同区域试验标准),表现亦突出,比对照Ⅱ优084增产8.02%,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预备试验,平均产量563.73kg/667m2,产量变幅529.5~596.7kg,比对照Ⅱ优084增产7.74%,综合表现突出;200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74.2kg/667m2,产量变幅503.6~619.0kg,较对照增产4.84%,达显著水平;2009继续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2.5kg/667m2,产量变幅526.9~646.2kg,较对照增产8.64%,达极显著水平。

Ⅱ优3934在江苏杂交中籼稻种植区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40d左右,与对照Ⅱ优084相仿,株高130cm左右,比Ⅱ优084略高,有效穗15万~16万/667m2,穗长28cm左右,每穗总粒175粒左右,结实率88%左右,千粒重30~31g。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性好,在中间试验及示范试种中表现较高的产量水平和增产潜力。

3.2 品质

Ⅱ优3934在参加2008年江苏省杂交中籼区试时,统一送样检测,检测结果为:米粒长6.6mm,长宽比2.5,糙米率81.5%,精米率72.4%,整精米率66.8%,垩白率44%,垩白度4.0,透明度1级,碱消值4.4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25.2%,与对照Ⅱ优084相仿。

3.3 抗逆性

Ⅱ优3934在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区试时,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性鉴定表现为苗期对稻瘟病6个生理小种均免疫,穗颈瘟1级,对白叶枯病4个菌株表现为2个抗,2个中抗,中抗纹枯病,后期熟相好。

猜你喜欢

籼型杂交稻父本
早籼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禾5A的选育与应用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国家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上)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上)
石门县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