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分析

2010-03-31朱永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辅导员大学生

朱永涛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分析

朱永涛

(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已经客观存在并日益受到关注,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辅导员多重性角色冲突、多样性角色不清、被迫性角色中断、重复性角色失败是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对策是厘清辅导员工作事务,建立学生信息网络,完善辅导员发展机制,辅导员加强自我调适和自身建设。

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对策

职业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udburg)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①主要体现在自我工作价值认可度低、身心和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三个核心方面,据2007年广西50所高校和高职院校问卷调查,“反映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高校辅导员在情感枯竭、讥诮态度、降低自我效能感三个维度方面,平均数分别为3.75、3.78、3.76,都远超过了中数3(采用的是5点计分法)”[1]63。高校辅导员客观上“扮演着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日常事务的组织者、教学事务的协助者、突发事故的干预者等多重角色,承受着多重压力,因而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2]115。

社会学理论认为,任何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即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3]和谐的社会角色不会自发生成,常会有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四种失调情况,职业倦怠往往是角色失调的一种外在表现。

高校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化的五大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其员工——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化。从社会学—角色这一视角剖析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辨明原因、提出对策,有利于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可进一步推进高校的教书育人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实表现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第一线,直面愈加“个性化”的大学生,日常事务更加杂,精力投入更加多,工作考核更加高,心理负担更加重,常处于每天24小时“待命处事”状态,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现实表现为:一是态度方面,表现为缺乏活力和激情,对学生冷淡,缺乏爱心、耐心;对工作冷淡,应付完成各任务,对日常管理工作敷衍了事,心浮气躁,对学校和学生抱怨多多。二是情感方面,表现为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性急易怒,对自身前途焦虑不安,对待学生缺乏应有的情感,缺少“以生为本”情怀,宽容度低。三是行为方面,思想教育工作不愿多思考、多研究,不愿多与学生接触,不愿多深入学生生活,常坐在办公室处理学生事务,工作方法简单,只完成基本的任务,不愿探索创新,回避新形势下新任务的挑战,成就感低。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原因

(一)多重性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就是社会角色之间或不同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主要是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冲突和角色内的冲突二种。我国高校辅导员最早是叫政治辅导员,核心工作就是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学生的“政治引路人”,显而易见,辅导员最初是以一种角色为主;如今高校辅导员已经发展演变为思想教育者、事务管理者、心理疏导者、就业指导者等诸多角色,是集多重角色为一体,完全是一个角色集。不同角色自然有不同的规范,多重角色合一身,必然会产生角色的冲突,笔者将目前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归纳为“显性冲突”与“隐性冲突”二种情形。

1.显性冲突

由上图看出,辅导员是纵面对大学生,横面对同校教师(其他行政管理者),日常工作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是面对大学生这一个体(群体)角色。当今高校渐以90后大学生为主,他们所处的时代、成长的环境,已经是日新月异,反映为大学生身上鲜明的个性、多样的想法、差别的兴趣、不同的追求……可谓各有所想、各有所求、各有所长,这必然会对辅导员形成迥异的要求,而且越来越高、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而目前高校辅导员是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居多,专业差异性大;年轻者居多,工作经验少。辅导员在入党、评优、测评、违纪等方面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严重者会引发学生群体的过激行为,甚至家长也会卷入。可见,大学生(包括个体与群体)与辅导员两个不同角色间直接的角色冲突必然存在。也势必导致辅导员个体压力超常,身心疲劳。

2.隐性冲突

目前在高校,看重的是教学、科研,辅导员工作一般被认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高校是重使用、轻培养,教学、科研、管理者对学生工作缺乏认同,使辅导员工作得不到支持。[4]104与此同时,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却是不少,几乎涵盖了从大学生进校门报到至毕业离校期间的所有事务,作为组织的学校总是期望辅导员胜任尽可能多的任务,辅导员自身总是期望工作有合理的分配,所以存在着学校“组织角色”和“辅导员岗位角色”的冲突,这是一种隐性的冲突,使得辅导员有着长期的压力。

(二)多样性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先从大学生角度看,在进入高校以前,他们的状态基本上以一字概括,就是“被”字,他们基本上是“被”抚养、“被”教育、“被”安排……,思考的事情少,遇到的问题少,度过黑色六月,进入大学后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天地,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观念,短短四年,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就业压力……,都会悄然降临,学生在“学术事务(专业知识)”成长同时,更需要“学生发展”事务的非常专业的指导。根据美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美国的高校辅导员分类非常细,既包括全职的心理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也包括兼职的学习辅导员、生活辅导员、住宿辅导员等……这些辅导员大都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并且通过辅导员协会的职业考试”[5]20。反观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尚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没有实行分类制度,各高校招聘辅导员首要的是政治要求和学历要求,对专业要求一般没有;而应聘辅导员岗位的毕业生也往往视解决就业问题为第一宗旨,形成辅导员队伍专业构成“多而杂”,学历构成“低到高”,而担负职责“广和全”,出现凡是学生的事情都有辅导员的份,导致事实上一个辅导员角色任务的多样性,没有一个以某种中心职责为主的辅导员单一角色,角色的不清容易造成辅导员个体产生失落,工作热度低。

(三)角色中断

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这里特指辅导员离开了自己的岗位,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学校统一的岗位调整;二是辅导员自身学业深造的必须;三是辅导员自身意外被迫的放弃,如疾病;四是实践证明,辅导员无法履行岗位职责而被调离;五是由于辅导员道德失范或工作失职等被组织强制性地调离。如出现上述情况,学校不能及时加以合理地补充、规范、处理,必然影响辅导员自身或其他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快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从事的是“育人”工作,其使命决定了其工作具有示范性、连续性,虽然不能绝对确定辅导员离岗的准确时间,但高校应该努力避免前述第四、第五点辅导员被迫性中断工作的情况发生,减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四)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如前所述,辅导员是“集事务”一身者,学校四年一轮“育人”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往往是重复性的,工作成果也是滞后性的,很难量性测定,所以也很难直接被学校上层了解和认可;不仅如此,辅导员每年的考核是项目多、要求高,一旦学生出现各种异常事故,辅导员又是第一被质问的。相反,专业教师的工作成就:学术论文、荣获奖励、取得项目等往往一目了然,一旦积累达到相应水平,就可取得相应待遇和奖励。这样一种激励机制下,辅导员工作往往是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干好干坏机遇不大、干长干短影响不大,使得辅导员自认角色失败,从而导致自我满足度及成就感大大降低,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工作效能大受影响。

另外,辅导员自身不热爱这项工作,仅为解决就业的权宜之计,所以工作不投入,自然也是产生辅导员角色失败的一大原因。

三、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厘清辅导员工作事务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宽泛性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由于辅导员从事的是大学生青年“预期社会化”(意指人们在此阶段社会化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专家化的学生工作应该是趋势,高校加强辅导员工作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该厘清学生工作的事务,明确辅导员角色应该承担的职责,分清哪些是辅导员的“规定动作”,哪些是辅导员的“自选动作”,哪些是辅导员的“创新动作”,分别提出规范和要求,“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基本落实,“创新动作”鼓励试行。同时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名副其实地担当起参与管理班级的责任;此外强化机关服务职能,减少因“机关部门”的推诿等导致辅导员处理学生事务的增多,从而逐步建立完整的学生工作体系,清晰的辅导员工作事务,适合辅导员实际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网络

如今的高校在校大学生基本是万人规模,大学生基本上有使用网络的能力,高校宿舍也基本配有网络接口,高校应建立完备的学生信息数据库,学校各部门资源共享,互相支持。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QQ、班级网站等,协助自己管理,在使得大学生了解自身信息和学校公共信息方便快捷的同时,起到既可培育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也可减少辅导员的直接事务的效果,实现辅导员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规范。

(三)完善辅导员发展机制

高校应对辅导员的发展建章立制。在辅导员队伍一定周期稳定的前提下,创建条件,逐步引导、鼓励辅导员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提升,优化辅导员的专业队伍,如考研考博等。同时让真正公认出色的辅导员能够得到职务晋级、评先奖励、职称晋升、专业培训、转岗轮换等,逐步创建和完善一套符合实际的辅导员评价、流动、激励、发展机制,使得辅导员奋斗有方向,追求有动力,努力有回报。

(四)辅导员加强自我调适、自身建设

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本身工作的意义,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自我调适,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18,学生工作,就是工作学生,简言之,辅导员岗位工作就是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中矛盾不断碰撞、不断研究解决进而循环反复的过程,要注意实践总结、思索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交替中提升工作能力、充实自我,要注意合适的工作回报、合理的工作期望,辅导员从事的是充满朝气活力的大学生社会化工作,不是在封闭和单纯的环境中做事,在现代竞争社会,角色压力不可避免,也无法回避,辅导员要逐步有自己的专业所长、工作所强,进而逐步自我消除职业倦怠。

四、结语

学校是一个重要社会主体,让更多的思想健康、知识扎实、人格健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也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发展的基础,辅导员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产生职业倦怠的不可避免,这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负面影响,因此,分析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缘由,探析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办法,减少和有效防止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十分有利和必要的。

参与文献:

[1]蒋丽琳,覃干超.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32).

[2]邓洪波,王建林.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1-122.

[4]林英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5]张端鸿.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3).

[6]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A Sociological Causal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Weariness of College Counselors

ZHU Yong-tao
(School of Humanities,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China)

Occupational weariness of college counselors has already existed and also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this occupational weariness mainly results from the conflict of their multiple roles,unclear but diverse roles,disconnected passive roles,and failure in their repetitive role.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ir occupational weariness can be to make clear routin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and set up stu⁃dents’information network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counselors’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ir self-adjustment and self-improvement.

counselors;occupational weariness;reasons;countermeasures

G645

A

1008-2794(2010)06-0048-03

2010-04-05

朱永涛(1968—),男,江苏启东人,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①转引自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编《教师实用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第344-345页。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辅导员大学生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