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研究
2010-03-28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敖新春
■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敖新春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能动关系。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范畴,是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联系与联系方式的组合。产业发展是一国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主要途径,其中,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扶持尤为重要。而产业尤其是战略产业的发展,则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和协调,政府既不能用行政手段替代或排斥市场,也不能决策缺位而无所作为,既要有激励政策,也要有约束手段。政府行为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效益和水平,进而直接影响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的进程。
一、新余市工业结构的现状
新余地处江西西部、袁河中下游,现为江西省11个直辖市之一。新余市是一个新兴充满活力并正在崛起的工业城市。比较而言,相对于中部省区的其它非省会中等城市,新余工业基础比较好,实力较强,工业门类齐全,既有传统产业,又有初具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具备了结构调整、转换的基础与条件。江西省委、省政府曾明确要求,新余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江西崛起、新余率先,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由人口小市变成经济强市,并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建设成为江西仅次于省会南昌的区域中心城市。
1.新 余市的工业化程度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下面分别从人均GDP水平、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就业结构的和城市化率等方面分析新余市工业化的发展程度。
(1)人均GDP水平
钱纳里等学者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型,即根据人均GDP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农业经济、工业化、发达经济三个阶段共六个时期,借助钱纳里标准模式来分析新余工业化水平及所处阶段,主要考察人均GDP水平。本文采用1982-2007年26年汇率的几何平均值折算当年人均GDP的计算方法,结果显示:2007年新余市人均GDP约为4468美元,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后期发展水平。
(2)三次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工业化直接表现是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这是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一个主要指标。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在三次产业的产出构成中,工业化的演进使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拉动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以当年价格计算,2007年新余市GDP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为8.8%,第二产业为63.8%,第三产业为27.4%,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低于20%,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中占最大比重,也就是说,新余市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所反映的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的第二时期。
(3)就业结构
按西方学者理论,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由工业就业拉动的。2007年,新余市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31.7%、34.7%和33.6%,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介于工业化中期第一、二阶段之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介于基本实现和全面实现阶段之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介于中期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按就业结构水平,新余应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
(4)城市化率
根据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城市化率即城镇常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也是判断工业化进程的经济指标。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前期阶段,城市化率一般在10%—30%之间;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率在30%左右;工业化中期(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阶段),城市化率一般在30%—70%之间;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一般在70%—80%之间;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2007年新余市的城市化率为51.2%,列全省第一,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阶段。
2.新 余市工业结构的高度化
按照产业结构理论及经验判断,工业内部结构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断演变的,其变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阶段,包括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置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包括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和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三阶段是技术集约化阶段,也包括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
对于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可以考察四个主要指标:一是制造业与工业的比重(或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二是轻重工业比重;三是轻工业中非农产品为原料的部分所占比重和重工业中加工业所占比重;四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工业的比重。这四个指标前两者用来判断制造业对工业的贡献(或工业对第二产业的贡献);后两者用来判断工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
(1)高加工度化
高加工度化反映的是加工深度问题,具体表现为轻工业中以非农工业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占主要份额和重工业中加工工业占主要份额的大小。第一,轻工工业内部结构分布。从历年情况来看,新余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比重大体都在70%-80%,2007年为69.88%,轻工业的发展比较缓慢,而且波动较大,其结构为非稳定型结构。第二,重工业内部结构。从历年变化情况看,原材料工业比重过重而加工工业比重过轻,使得新余处于资源有优但无势的境地,导致加工增值链断层且效益通过输入输出而大量流失。
(2)技术集约化程度
技术集约化程度分析所反映的是加工水平问题,主要用高新技术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来衡量。2007年新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3%,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趋势明显加快,同时,在技术集约化趋势明显加快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光伏产业)的贡献最大,说明新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是正确的,并且收获显著。与此同时,新余发展高新技术的广度还不够,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尤其是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够。
二、新余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优劣势分析
1.新 余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相对优势
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新余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在向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投入品的同时,也为广大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大量必需的产品供给,在全市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余市经济增长的速度,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
(1)工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齐全
建国60年来,新余工业从解放初期开发矿产资源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已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发展成为一个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光伏业)为支柱,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城市。
(2)部分行业和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第一,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新余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拥有各类企业30家。第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光伏业)。光伏行业是新余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产业链中的主导企业——江西赛维LKD高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硅片产能已超过1.2兆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硅片供应企业。第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是新余市的资源优势产业。此外,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也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3)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度高
在产业聚集方面:通过退城进区,做大工业园区,新余工业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钢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光伏业)、化工、纺织、建材、采选矿、金属制品等行业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在产业关联度和产业链方面,钢铁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建材产业链等逐步形成。
近年来,新余工业新增投资项目与投入保持了持续增长,从工业投资占全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来看, 2007年所占比重为62.85%,较2003年的46.94%提高了15.91个百分点,再次印证了新余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工业的拉动。
2.新 余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相对劣势
(1)工业总体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工业总量方面,尽管从“十五”初期开始新余工业总量每年都以18.8%的平均增长速度在发展,但仍有一些指标落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同时,工业结构性矛盾也较为突出,一是轻重工业结构不合理,超前发展的重工业带动区域轻工业发展的力度较小;二是轻工业过度依赖农业;三是重工业中加工工业所占份额小,原材料工业比重大。
(2)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较低,研发投入不足
一是在新余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新余的科技进步2006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3.6%;二是在人口素质方面,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5.7%;三是在大中型企业设立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明显较少。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理想,能源消耗高
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所占比重低、增长速度慢、发展不平衡等。此外,新余工业经济面临能源消耗高等问题,以高耗能工业支撑城市工业经济体系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余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策略
1.工 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大的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侧重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长期目标。主导产业选择方法较常用的方法是区位商法,然而区位商法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存在着较明显的缺陷,需要考虑其它因素综合选择评价。本文以刘再兴(1993)四基准为基础,综合考虑新余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在高层次区域中的分工地位,相对优势以及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利用能力,构建新余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新余市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宜选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铁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光伏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六个具有地区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作为新余市近期发展的主导产业,共同构成带动新余未来一个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群。
2.工 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切入点
新余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中最重要的切入点,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问题是资金和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其中,比较而言,从机制与技术创新方面着手更具重要性、紧迫性。
目前新余市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制订区域工业结构的调整战略以及企业的发展策略,实现区域工业产品结构的重大调整。而要对产品结构、工业结构实现根本性的调整,技术与管理的调整与提高是一个必需的因素,从而需要从体制上去提供一个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大环境。在分析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时,人们总是想到资源因素、技术因素、投资因素、需求因素,却很少注意到经济制度、企业家、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作用。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一样,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经济体制既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又可能阻碍其发展。因此,在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决定性的作用,重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应该看到,现代经济中促使产业结构变动的主体是企业与企业家,而不是政府与政府官员。
3.工 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拉动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千方百计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为此,必须把构建多元投融资体系,作为解决工业投入不足,培育发展“动力源”的关键。
(2)推动产业集聚,形成园区工业经济极化效应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工业园区是聚集生产要素形成“洼地效应”的有效载体,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孵化场和加速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把园区经济作为促进工业发展的主要操作平台。要举全市之力加速新余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尽快形成高新区的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抓好光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将新余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新余经济开发区销售收入达500亿元。同时抓好渝水区良山工业园和分宜县城西工业园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进入全省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县级工业园区行列。
(3)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工业经济的先行突破,就不会有县域经济的整体突破。县域工业要紧紧围绕园区办工业,围绕资源办工业、围绕优势企业办工业,培育特色经济,做强主导产业,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4)调控电、煤、运、气,缓解瓶颈制约
从全国来看,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电、煤、运、气的供求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为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千方百计为企业生产提供有效供给。
(5)综合利用资源,提升集约水平
自然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和瓶颈制约因素,环境污染已经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面对资源瓶颈和环境破坏给工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新余工业要进一步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走一条集约型、环保型、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新路子,以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
(6)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
人才是知识、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载体,是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问题关系到新余市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根本问题。在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重点打造创新型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和产业工人队伍三支队伍。
(7)建设服务型政府
市场经济严格说是混合经济,存在着“两只手”,一只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另一只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对经济的服务功能和政策导向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研究新余工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不仅能够为实现新余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升其总体经济实力提供必需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而且对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显著的建设和示范意义。面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相信新余工业的发展在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内部潜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只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采取有力的战略举措,通过苦干实干,完全可以在未来经济“博弈”中争得一席之地,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1][美]斯塔兹等.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2][美]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美]西蒙·库茨涅茨.各国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
[4][美]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增长的比较研究[M].深圳三联出版社,1995
[5]厦门大学经济系《资本论》教研室主编.资本论选读[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6]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与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杨瑞龙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谢希德.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M].上海科普出版社,2001
[9]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陈常仲.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11]杨 朴.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3]南昌大学研究中心.中部发展与区域合作[M].北京出版社,2005
[14]赫思胜.辽宁工业竞争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11)
[15]林孝文.刍议我国战略产业发展的主导权问题[J].《中国经济问题》2008(5)
[16]《新余统计年鉴》(历年)[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