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贡献力量——胡锦涛讲话在两院院士中引起热烈反响

2010-03-28

中国科技产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者按

6月7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顺势而为,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有利于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开创科技事业新局面,为不断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两院院士就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科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本刊选登其中部分两院院士的发言,以飨读者。

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

为我国未来创新发展描绘新的蓝图。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提出要从管理、人才、体制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并殷切期望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建功立业。胡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我国未来创新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钢铁冶金专家

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院士、一名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深感工程科技界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全体院士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周 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

切实发挥好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作用。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按照刘延东国务委员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要进一步加强决策咨询、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切实发挥好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作用。

邓秀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果树学专家

感染一批人。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我们的行动和工作感染一批人,认认真真地做事,干干净净地做人,把科学精神弘扬好,把老一辈开创的科学事业承接好。

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肝胆外科专家

鞭策和鼓励。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转型过程中,明确提出要依靠知识发展,要依靠我们知识界,我们的责任很重大。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希望、鞭策和鼓励。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遗传学家

回到1956年的感觉。这个报告,有一种回到1 9 5 6年的感觉。那时,周总理作了向科学进军的报告。这次报告是再一次向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相信五年以后,这个报告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过去我们更多强调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而这次提到以基础研究为主的创新体系,我觉得中国科学院在这方面,应该可以有更多作为。

方守贤:中国科学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学家

自主创新 规划未来。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和路甬祥院长的报告,都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过去是跟踪创新,现在要自主创新。同样是创新,但前面两个字不同,分量就更重了。过去,我们是跟踪国外技术,吸取国外的经验,国外走的弯路我们可以看到,也作了一些创新。但是,假如说从头来想一想下一个五年规划,或更长时期的规划,到底我们能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做出重大的工程,这个任务相当艰巨。

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

从战略高度将科技与人才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特别从战略高度将科技与人才提高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来强调这个问题,充分体现出以科学发展观面对历史的挑战和我们的战略任务。倡导全社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对这方面没有特别强调,现在特别强调这方面就是让整个社会都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这对于营造一个社会的良好环境非常重要。

贺贤土: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充分发挥思想库的作用。 如何在国民经济转型中充分发挥院士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院士如何给国家献计献策,充分发挥思想库的作用。我国16个重大科技专项,其中关于药物、高端芯片等专项都和经济转型密切相关,要加快实施这些工程,力争在国际上做出有显示度的工作。

周兴铭: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

用知识来赚钱,改变发展方式。目前,国家对科技投入应该说相当充足,每年的科技成果的产出也很丰盛,每年产生的成果有6000项左右。但是真正用在生产力上,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作用的还不到1 0%。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们的加工业,电脑、DVD、手机等,很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I T行业的利润不到5%。而韩国的三星等企业的利润可达到50%。他们靠什么?靠知识赚钱,而我们是靠干苦力赚钱。用知识来赚钱,改变发展方式,是我们科技界义不容辞的奋斗目标,要在这些领域为国家作贡献。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

凝聚更多的力量,达成共识。讲到发展方式转变,我从研究能源的角度感觉很重要,但是也很不容易,需要凝聚更多的力量,达成共识,要有更多的科学论证以说服方方面面,真正转变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比如说汽车业,汽车业的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就不一致,靠着汽车业拉动G D P而不顾一切,我觉得这是非常实际的威胁。

佟振合: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给应用研究科学家合理的上升台阶。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现在中国在基础科学方面出现了良好发展态势。这与一大批“海归”人才回国有很大关系。然而,现在有些急需人才的科研单位能够提供的待遇还不足以来稳定他们,如果能够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引进工作做好,将来国家科技发展的态势会更好。建议,给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好的上升台阶,一个更合理的评价机制,使他们有全心全意为国家经济转型服务的动力。

徐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专家

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不要过早走上管理岗位。我们要做一个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科学考验的人,科研工作也要如此,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希望年轻、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不要过早走上管理岗位,要让他们在宽松的学术气氛中,在科研一线好好工作十年、二十年,真正作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成就,这并不比做领导的贡献小。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科研人员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安心研究和创新,相信中国的原始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工作一定能取得很大进步。特别是8 0后,成长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但他们实际上有激情、肯吃苦、能战斗、可信赖。只要我们给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能脱颖而出,再过1 0年,他们将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因此,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对于中国科学院学部本身的发展,对国家引进和培养年轻人才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吴文俊: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数学科学与国家多种战略需求密切相关。如能源的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均需要科学技术。而数学科学与这些应用领域密切相关。目前,中国数学界尤其是中科院数学院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并有不少成果应用于相关领域。数学与许多应用科技有着密切关联,具有应用价值。

孙 枢: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开展深海研究,扩充青年人才。深海中富含石油、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等多种资源,是世界上关注的焦点。另外,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进入到深海对国家安全来讲才有充分的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年轻科学家的力度。从中科院地学部的情况看,目前院士队伍中海洋科学家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要使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尽快脱颖而出,扩大我们在海洋领域中年轻院士的队伍。

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分子生物学家

新健康概念——“健康加小康”。不断提升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让广大群众吃得更放心,住得更舒适,出行更健康,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幸福。这一点上升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理念:过去我们讲健康一般都是指没有病,而现在对健康的概念,中国人把它简化成四句话,叫“无病无弱,身心健全,社会适应,环境和谐”——这是“健康加小康”的描述。

钱 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绝对不能像美国人那样消费。中国绝对不能像美国人那样三个人有两辆车,五个人有四辆车,这样下去是灾难,一定要改变这种模式,一定要走发展公共交通的道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支持绿色发展、支持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关键。第一个是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技术,第二个是清洁能源技术,后面是信息网络技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健康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等。所有的科学技术行业都要向着绿色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方向努力。

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学、森林培育学家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近期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路子,使我们在经济迅速增长时期仍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8项内容就是接下来的任务,应尽快发挥我们的才能、智慧,做好这件事情,在与自己学科技术相关的领域发挥我们的能力,作出贡献。

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发展健康科学关键技术。以前我们谈的是生物医药,而这次谈到了健康科学关键技术,层次更高,包括医药、包括营养,也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谈到了预防治疗和康复,对于我们这个领域来说谈得是最清楚、最细致的一次。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寄语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的长寿经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