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在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2010-03-26王新成

中外医疗 2010年27期
关键词:达拉脑血管病急性期

王新成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脑梗死(infarction of the brain)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指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其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为了减少脑梗死病死率和致残率,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尤为重要。我们应用依达拉奉在急性期脑梗死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1)年龄<75岁;(2)起病在24h以内;(3)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CT或MRI影响学证实为脑梗死;(4)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BP<180/100mmHg,Fib>l70mg/dL,PLT>8×109/L;(5)2周内未接受过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治疗;(6)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等出血性疾病。排除标准:(1)血压高于200/120mmHg;(2)有新近手术;(3)合并肝肾功能不全;(4)有新近出血及血小板、凝血功能异常。

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64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0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3.5岁。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85例,高脂血症99例,糖尿病史28例,脑血管病史41例,冠心病史92例。所有病例均经脑CT或MRI检查:顶叶颞顶叶梗死各37例,放射冠区梗死13例,内囊梗死31例,基底节区梗死50例,外囊梗死29例,丘脑梗死8例,枕叶梗死21例,颞枕叶梗死12例,脑干梗死9例。将26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34例,依达拉奉组130例,2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常规治疗 静脉滴注灯盏花素、克林奥,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并根据病情给予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巴曲酶降纤抗凝治疗:第1天巴曲酶10BU加入0.9%氯化钠100mL,第3天巴曲酶5BU加入0.9%氯化钠100mL,第5天巴曲酶5BU加入0.9%氯化钠100mL。

表1 2组临床疗效

1.3.2 依达拉奉治疗 依达拉奉(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必存)30mg加人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5d。

1.3.3 分组治疗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依达拉奉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1.3.4 临床疗效 2组与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按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值的减少进行评定[2]。疗效判定标准:(1)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l~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或死亡。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组病例与1个月后依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依达拉奉组基本治愈81例,显著进步19例;常规治疗组基本治愈60例,显著进步15例;具体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改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疾病,也是人类瘫痪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600万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每年新发病约以200万左右的速度上升。目前常用的治疗包括溶栓剂、抗凝剂、抗血小板剂、神经保护剂等,针对自由基清除剂应用临床较少。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依达拉奉组有效率92.30%,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8.35%,2组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充分证明在急性期脑梗死治疗中应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能够有效的减少缺血半暗带的面积,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脑梗死病死率及病残率,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2.

[2]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0.

[3]李萍,固乐京,康海,等.急性脑梗死动静脉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00,20(3):166~167.

猜你喜欢

达拉脑血管病急性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