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剂配伍地塞米松辅助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岀血的效果观察
2010-03-25金晓辉刘淑荣
金晓辉 刘淑荣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 500m l,是分娩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占分娩总数的 2%~3%[1]。而剖宫产后岀血率高达 19.8%[2]。近两年来,本站对有剖宫产后岀血高危因素的产妇,术中使用钙剂配伍地塞米松辅助缩宫素预防产后岀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007年 1月 ~2008年 12月,在本站住院行剖宫产术者 800例,将有产后岀血高危因素者纳入本研究。高危因素包括巨大儿、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多胎妊娠、瘢痕子宫、羊水过多、活跃期停滞、头盆不称、宫缩乏力等。
2.方法 将观察对象 1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组 8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和子宫下段横切口法剖宫产。观察组:麻醉完毕后,即用 5%葡萄糖 100m l加 10%葡萄糖酸钙 10ml,25m i n内静脉点滴完;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同时静推地塞米松 10m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 20U。观察两组术后岀血情况。
3.检测指标 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岀血量[1]。术中吸净羊水后记录瓶中羊水量,用吸引器收集术中出血量。将术中所用的敷料、消毒单、垫巾一律称重,产妇臀下放置一次性防水纸垫,于术后 2h将术中及术后被血浸透的敷料、消毒单、纸垫收集称重,按 1.05g相当于 1m l血液的标准换算,将两值相加累计为术后2h总出血量。
4.统计学处理 用 χ2检验和 t检验。
二、结果
1.一般情况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孕周、孕次、产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合并高危因素情况 两组合并高危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2。
表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表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孕周 孕次 产次观察组 80 27.51±2.42 38.21±2.67 2.50±0.76 1.02±0.27对照组 80 27.22±2.11 38.46±2.52 2.45±1.19 0.94±0.26 t 0.808 0.609 0.316 1.909
表2 两组产妇合并高危因素比较(例)
3.产后出血情况 产后 2h出血量观察组(190.4±40.3m l)少于对照组(320.2±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77,P<0.01)。24h内观察组无一例产后岀血发生,对照组有前置胎盘、活跃期停滞各 1例发生产后岀血,均采用输血治疗。
三、讨论
子宫收缩与诸多因素有关,而钙浓度是其中重要因素。妊娠期处于低钙状态,妊娠晚期血清总钙含量降到生理最低点。加强宫缩时需要钙离子浓度快速提高,而生理钙浓度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钙离子在肌肉收缩中起重要作用,此外,钙离子还与凝血因子 I V在多个外源性凝血环节上起促凝作用,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的同时,促进胎盘娩出后的子宫胎盘床血窦关闭,促进血栓形成,使产后出血明显减少。另外,静脉应用钙剂,还可增加缩宫素的敏感性,减少缩宫素的用量[3]。地塞米松促进子宫收缩的机制可能为:增强了血管收缩剂(缩宫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增加钙离子的活性,促进钙离子向肌细胞内流动,内质网和肌浆网中的细胞内钙释放,使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血流停止[4]。缩宫素通过与受体藕联的钙通道激活和肌浆网钙的释放而促进子宫收缩。同时由于肌肉缩复使血管迂回曲折,血流阻滞,有利于血栓形成,血窦关闭[4]。三者合用,有效地促进子宫收缩、血栓形成,避免了产后岀血的发生。通过本文观察,对可能发生产后岀血的高危产妇,术中应用钙剂配伍地塞米松辅助缩宫素预防产后岀血,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经济的方法,由于本资料样本量较小,建议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观察。
1 乐杰.妇产科学.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225.
2 南京市围产期保健协作组.1999年南京市剖宫产术产后岀血情况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2):731~733.
3 陈键,陆晓明,郭秀云,等.产时补钙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岀血的临床对比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635~636.
4 王立媛,李艳,王德智.地塞米松辅助缩宫素预防产后岀血的初探.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