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甜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0-03-25陈连江陈丽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糖料作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陈连江,陈丽(1.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糖料作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问题与探讨
我国甜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连江1,2,3,陈丽1,2,3
(1.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哈尔滨150080;2.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糖料作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通过对国内外甜菜生产现状的对比及我国食糖需求和甘蔗、甜菜发展潜力的分析,阐述了我国甜菜生产与国外的差距以及影响甜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在继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受资源限制的情况下,发展甜菜生产以满足国民经济对食糖的需求,前景广阔;提出了今后大力发展甜菜产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甜菜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甜菜和甘蔗为食糖生产的原料作物,统称为糖料作物。我国地域辽阔,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既可种植甜菜也可种植甘蔗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有18个省区可以种植甘蔗或甜菜。伴随着糖料作物和制糖加工企业的发展,甘蔗和甜菜主要种植区也成为了我国食糖的主产区。我国食糖主产区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北部和西北部沿边境地区。目前我国食糖生产以甘蔗糖为主,近年连续保持增长势头,产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及邻近省区;甜菜糖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及邻近省区,甜菜糖产量占食糖总产量的10%左右。但是甜菜产业在我国北方农业与制糖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通过国内外甜菜生产发展的对比,论述我国甜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 国外甜菜生产现状
1.1 世界糖料生产分布及产糖比例
世界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地球北部地区的欧洲和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少量在亚洲等地,包括:欧洲、美国北部、加拿大、日本和我国北方等地区;甘蔗主要分布在地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如非洲、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大洋洲、亚洲等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中国、美国、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等国是既产甘蔗又产甜菜。
2000~2009年间,甜菜糖年平均产量3584.23万t,甘蔗糖产量11114.67万t,食糖总产量为14698.9万t,其中甜菜糖占食糖总产量的比例平均为24.38%。
1.2 全球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
1991年以来,全球糖料面积基本稳定,维持在2600万hm2左右。2007年全球甜菜面积由1991年的854.8万hm2降至517.3万hm2,与1991年相比降低了39.5%,甜菜占糖料作物面积比重也由1991年的32.46%下降到了18.54%。在甜菜面积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甘蔗种植面积有所增长,从而使全球糖料作物面积保持相对稳定(见表1)。1991年,全球糖料产量13.74亿t,至2007年,产量增至18.37亿t,增长了33.7%,甜菜总产量由2.84亿t下降到2.47亿t,总产下降13.03%。
在1991~2007年的17年间,甜菜单产由起初的33.3t/hm2增长到47.7t/hm2,提高了43.2%,甜菜单产的提高致使全球甜菜种植面积减少了337.5万hm2,相比下降了39.5%的情况下,甜菜总产减少了0.37亿t,只下降了13.03%。
表1 1991年以来全球甜菜生产情况
1.3 世界甜菜的分布与生产
2007年全球有43个国家种植甜菜,甜菜面积517.3万hm2,总产量为2.47亿t。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波兰、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埃及、美国和中国(如图1)。欧洲为最多,其次为北美洲,亚洲占第3位,南美洲最少。
甜菜属于温带作物,欧洲是甜菜最大产区,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北美是第二个主要甜菜产区,产量约占世界的9%左右。甜菜生产在国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组织、高科技含量、规模化集约型产业体系。从甜菜种子的繁殖、加工,到田间播种、管理及收获,全部实现了生产精准化作业,一条龙技术型社会化的服务和企业型的管理、协会式的监督保证,实现了科研、管理、原料生产与加工的一体化。
发达国家甜菜整地一般是在翻后的土地上采用旋耕、耙、镇压等单项合一的复式作业,使用联合整地机整地一次达到甜菜播种的要求。例如,日本的THl824型、THSl828型圆盘耙,TRD7型、TRD8型旋转耙,德国的甜菜联合整地机等均是较好的整地机械。甜菜播种,国外普遍使用遗传单粒种,几乎全部采用精量点播机,株距均匀,行距一致,为田间管理和收获打下了良好基础。播种机可分为3类:机械式、气力式和带式。欧洲各国采用机械式的较多,这种机器工作可靠、通用性好、消耗低,代表机型有法国的MONOAIR型、德国的CG-6和俄罗斯的CCT-12A型等播种机。气吸式播种机是在机械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对种子要求严格,可进行高速作业等特点,各国均有使用,代表机型有德国MULTISEM型、日本的TVS-4型气吸式播种机和法国NODET GOUGIS公司生产的气吸式播种机等。带式播种机靠输种带下种,种子不受损伤,改变型孔带即可调整株距,这类播种机主要以英国的STANHAY型播种机为代表。
目前,欧洲一些甜菜生产国和美国甜菜单产都在60t/hm2以上,法国是世界上甜菜单产最高的国家,2007年甜菜平均单产超过了80 t/hm2(见表2)。法国、德国、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甜菜种植大国和甜菜糖主要生产国,2007年甜菜种植面积占全球甜菜总面积的44.75%,甜菜糖产量为1496万t,分别占全球甜菜糖产量和食糖总产量的42.62%和8.84%。
全球甜菜种植面积的减少和甜菜糖产量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占甜菜种植面积最大、甜菜糖产量最多的欧盟成员国,自2005年开始执行食糖市场改革之后削减生产配额所致。仅2008~2009榨季欧盟食糖生产商削减了360万t生产配额(原糖值),全球甜菜糖的产量为3180万t,比上一榨季3490万t少了9.7%。
图1 世界甜菜主产国面积分布(万hm2)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表2 世界甜菜主产国甜菜总产、单产及糖产量比较
2 我国甜菜生产现状
2.1 我国食糖生产
经过建国以来60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糖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全国糖料播种面积由1949年12.4万hm2扩大到2009年165.5万hm2。其中,甜菜从1.59万hm2增加到15.0万hm2(最高年份1991年达到78.3万hm2),甘蔗从10.8万hm2增加到150.5万hm2(图2)。甜菜种植面积1949~1991年间呈增长趋势,1991~2004年间呈下降趋势,2005~2008年甜菜面积稳定在20~25万hm2。1949年以来,甜菜单产增长幅度较大,总体上看呈平稳的上升趋势,每公顷产量已由当初的12t提高到2008年的40.7t,增加了2.4倍。
图2 建国以来我国糖料作物面积及单产变化情况
糖料产量的变化同样也影响到食糖产量的变化,全国食糖产量由1949~1950榨季的26.1万t提高到2008~2009榨季的1243.12万t。其中,甘蔗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由24万t增长到1152.99万t),甜菜糖产量由2万t增长到90.13万t。食糖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甘蔗糖产量的增长,甜菜糖产量虽然也有所增长,但所占食糖总产份额发生变化。统计1991~2009年我国食糖产量及甜菜糖产量结果(表3),全国年平均食糖总产869.61万t,甜菜糖产量平均为107.26万t,甜菜糖产量占总食糖产量的12.33%。1991~1992至1999~2000榨季9年间,全国食糖平均总产量710.20万t,甜菜糖产量为122.63万t,占食糖总产量的17.33%;2000~2001至2008~2009榨季9年间,全国食糖平均总产量1029.01万t,甜菜糖产量为91.89万t,占食糖总产量的9.11%;在统计18年间,1991~1992榨季甜菜糖产量166.60万t为最高产糖年,占食糖总产量的21.05%;2003~2004榨季甜菜糖产量58.70万t为最低,仅占食糖总产的5.86%。
2.2 甜菜生产向优势地区集中,产业优势凸显
建国初期,我国甜菜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20世纪的50年代中期,甜菜生产才逐步由东北向内蒙古、山西扩展,相继又发展到西北的新疆等地,种植甜菜遍布我国北方十几个省(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国性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甜菜生产区域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甜菜生产由原来的新疆、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甘肃、宁夏和吉林8个省(区),逐步向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3个生产优势区域集中。目前,3个地区的甜菜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已经接近全国总量的90%(如图3所示)。
在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3个甜菜生产主产区,甜菜种植面积、产量所占总量的比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疆甜菜糖产量占全国甜菜糖总生产量的50%以上,黑龙江和内蒙古分别为25%、15%(图4所示)。
近10年间新疆甜菜平均总产400余万t、单产56.3t/hm2,黑龙江甜菜总产和单产分别为186万t和19.2t/hm2,内蒙古为131万t和30.6t/hm2。新疆已取代黑龙江成为我国甜菜产量、甜菜糖产量最高的省份。
2.3 管理经营模式更新,甜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国外丰产类型品种的引进并大面积推广,企业积极推行“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甜菜银行”、组建甜菜产业协会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把甜菜基地视为“第一车间”,实行标准化生产,甜菜单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表3 我国近年食糖产量及甜菜糖产量统计
图3 2006~2008年我国甜菜主产区面积与总产
图4 我国甜菜糖产量及主产区占比重
由图5可以看出:1991~2000年10年间,我国甜菜平均单产变化不大。2001~2008年8年间,单产由22.9t/hm2增至40.8t/hm2,增长了78.2%,年平均增长率为9.8%。在不同产区之间,单位面积甜菜产量差异很大,以新疆单产最高,近5年平均为59.7t/hm2,其次是内蒙古34.5t/hm2,黑龙江最低21.1t/hm2。
目前,甜菜生产上应用的品种95%以上是国外引进品种,KWS公司品种播种面积最大,此外还有安地公司、先正达公司、Beta公司等国外育种公司销售的品种(如图6)。
图5 我国甜菜主产区单产比较
图6 我国甜菜生产用种来源
据调查, 东北区应用的主要品种:普瑞宝、普莱诺、普罗特、ADV0413、巴士森、瑞马、奥维特、KWS9145、KWS4121、HI0464等;华北区为:KWS3148、KWS3418、KWS4121、KWS6166、KWS9400、HI0474、HI0479、Beta812、Beta218、SD13806、SD21816、巴士森;西北区为:新甜14号、新甜15号、新甜12号、新甜16号、Beta218、Beta580、ADV0412、KWS2409、KWS9103。
2.4 现代农机具的应用,甜菜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类优惠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农业机械化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前景。目前,在我国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甜菜生产从整地到播种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通过引进大型精量点播设备和甜菜收获机械,不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甜菜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也为甜菜生产逐步进入生产管理科学化、病虫草害防护化学化奠定了基础。
2.5 制糖企业改制取得明显的成效,已形成资本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20世纪末,国家针对糖业企业多为国有企业,企业经营缺乏活力的实际,通过兼并联合、股份制改造、中外合资等方式,对制糖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改制。通过对全国制糖企业改造,将原来的539家企业优化减少到359家,保留制糖能力780万t,其中甘蔗和甜菜糖厂分别为340家和19家、制糖能力分别为695万t和85万t,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内蒙和黑龙江等省区。近年来,我国的甜菜制糖企业经过进一步改组改制、通过兼并形成大的企业集团;制糖企业布局合理,在甜菜优势产区形成了加工能力为116,100t/d的企业集团和制糖企业19家,形成了原料生产、收获、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衔接、运行高效的生产管理机制(如表4)。
3 甜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4 甜菜制糖企业整合情况及生产能力
我国甜菜主产区位于北方的老少边穷地区,地域辽阔。因受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等因素限制,甜菜生产还存在诸多问题。
3.1 产业形势不稳,种植面积起伏不定
从目前生产的情形看,2009~2010榨季北方的甜菜糖已是连续第二年减产,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甜菜种植面积减少从而导致甜菜糖减产。据了解,2009年甜菜糖主产区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的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度下降了41.3%。其中,黑龙江的甜菜播种面积减少53.5%;新疆的甜菜播种面积减少6.2%;内蒙古的甜菜面积减少65.7%。新榨季北方三省甜菜糖产量合计仅达到约58万t,相比2008~2009榨季的85万t,减产达到近30万t。
甜菜种植面积有如此之大的波动,除了有自然灾害造成的田间毁种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糖料收购价格的不稳造成的。由表5可以看出:甜菜收购价格的提高,促进了甜菜面积的增长、总产量提高;反之,降低收购价格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种植面积的下降和总产量的减少。2009年1月初食糖价格为2900元/t的低谷,甜菜制糖企业降低了20~30元/t的甜菜收购价格,个别企业甚至降了60元/t,使农民原计划种植甜菜的地块也改种其他作物,甜菜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5月份食糖涨到3900元/t,8月份涨到4900元/t,尽管恢复到上年甜菜收购价格,但时过境迁已无济于事,出现了甜菜总产锐减的局面。
3.2 甜菜生产劳动强度高、比较效益下降
我国甜菜主产区,特别是农村田间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甜菜从播种、管理到收获不论是用工量还是劳动强度都要高于玉米、大豆等其它作物。从2008年和2009年调查结果(表6)可以看出:在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3个甜菜主产区,甜菜投入成本均高于玉米、小麦和大豆,在内蒙古还高于胡麻,仅低于马铃薯;甜菜每667m2生产成本平均比玉米高265.7元,纯收益反而低了40元;2009年甜菜平均每667m2投入成本比2008年平均增长了25元,而纯收益下降了51元。在黑龙江,2008年甜菜生产收益还高于玉米和大豆,2009年,但因大豆和玉米价格上扬,甜菜收购价格不但没有增长,个别企业收购价格还有所下降,导致了2009年纯收益低于玉米16元,略高于大豆6元,新疆和内蒙古也同样存在甜菜生产比较效益下降的趋势。
我国甜菜生产在种、管、收环节缺乏适用配套的小型农机具,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投入成本高。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不足,甜菜生产用工成本还将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实现甜菜生产机械化是解决甜菜产业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此外,受市场因素和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其它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玉米、马铃薯、杂豆的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削弱了农民种植甜菜的积极性,对甜菜种植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3.3 原料收购没有实行按质论价政策
甜菜是制糖工业的原料,种植甜菜的目的是为了制糖,所以甜菜生产是纯粹的商品性生产。就甜菜原料来说是糖农通过劳动创造出的产品,也是为了满足糖厂需要的产品,通过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要。甜菜能作为商品就应具备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即使用价值可以制糖,同等重量的甜菜含糖率和纯度越高,产糖率就越高,则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亦相应提高。这一简单的商品市场概念却在甜菜原料收购上难以实现,重量对应单一的价格、原料质量与价格无关。甜菜作为制糖原料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没有实现“按质论价”,从而造成了原料生产者对自己出售的原料概念认识上的偏移,使甜菜种植单纯追求产量,出现了大垄稀植、大肥大水管理等无需考虑原料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其结果,甜菜产量提高了,块根含糖率降低了。例如,新疆产区在20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甜菜高糖区,甜菜块根含糖率都在17%以上,而现在含糖率仅14%~15%,平均下降了2度以上,成了3个产区中含糖最低的产区。
制糖企业不采用“按质论价”收购原料,甜菜种植者选用丰产类型品种也是引起原料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根据2005年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全国甜菜品种普查结果(表7),各甜菜产区应用的甜菜品种都以国外丰产类型品种为主,供种渠道多样。品种普查结果表明:国内品种平均含糖率16.00%,引进国外品种平均含糖率14.59%,相差1.41百分点;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国内品种平均糖度比引进国外品种分别高1.45、1.53和3.07百分点。普查国内19个品种,51个样品检测数据统计,总体平均值为:钾含量50.0mmol/kg,钠含量27.1mmol/kg,有害氮含量27.7mmol/kg,锤度18.20%,纯度81.91%。普查引进国外24个品种,97个样品检测数据统计平均值:钾含量48.0mmol/kg,钠含量37.8mmol/kg,有害氮含量30.1mmol/kg,锤度17.97%,纯度81.19%。以上数据表明,国外品种与国内品比含糖率低、钠含量高。
表5 近年甜菜主产区面积、总产及收购价格比较
表6 各甜菜产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比较
甜菜制糖企业在原料收购上没有实行“按质论价”,确实也有它实施困难的一面。我国除了国营农场和生产建设兵团外,农民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国外田间质量检测方法在我国难以实现;靠原料收购现场检测原料质量还存在采集样品数量过于庞大、检测仪器检测速度慢与重量称量不同步问题。研制出快速、准确、稳定性好的糖分检测仪器将有利于“按质论价”在甜菜原料收购上的实施。
3.4 生产技术力量不足,研究滞后于生产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管理方式的影响,主要种植区多数技术推广部门受经费和技术人员等诸多限制没能将甜菜生产纳入工作重点,制糖企业虽然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业农务人员,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偏低,指导生产不到位;一些大学和甜菜研究单位的科技队伍也不够稳定、数量偏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甜菜科研单位缺乏人力和财力,研究工作远落后于国外也落后于国内其他作物的研究水平。以甜菜植保为例:目前对甜菜主要有害生物分布范围、发生危害特点、变化趋势缺乏研究,对国内病虫害发生情况缺乏系统调查研究和监测,我国甜菜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家底不清,防治技术落后,对于褐斑病的化学防治多数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水平,没有开展有害生物群体的抗药性变化监测进而科学合理用药。由于甜菜面积小且不稳定,农药企业在甜菜上开展防治药效试验与登记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可选择的药剂十分有限。
近年来,原来从事甘蔗加工的大型制糖企业进驻甜菜产业领域,为提高甜菜生产效率、降低甜菜生产成本,纷纷大批量地从国外引进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机械。但是,国外的生产技术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自然环境、生产条件以及操作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2008年和2009年都没能发挥出理想的效果。为了便于大型农机具田间作业,实行了大面积连片种植,结果在黑龙江省的依安县和海伦县出现了严重的草荒(2008年),甜菜产量受其影响不但没得到提高,反而下降(2008年7月3日东北网)。由此说明,虽然引进了国外先进机具和品种,包括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但是没有相应好素质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队伍,没有相配套及技术衔接的研究基础,即使设备再精良,也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表7 2005年全国甜菜品质普查结果
4 发展我国甜菜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2001年12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明确了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为保障合理的食糖摄入量,2010年达到城乡居民每年消费食糖10kg、农村居民每年消费食糖8kg的目标,即人均每年食糖摄入量为9kg,按14.3亿人口计算,2010年我国的食糖年消费量有望到1400万t,到2015年,我国食糖年消费量应在1700万t,而生产能力只有1400万t。我国北方地域辽阔,种植甜菜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制糖工业基础较好,在南方甘蔗发展空间近于饱和的条件下,发展甜菜糖业前途广阔,甜菜生产潜力巨大。为此,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加强育种研究与种子加工技术研究
种子是生产技术的载体。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菜品种满足当前生产需要,是我国甜菜产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丰产型单胚品种选育,要扩大育种规模,强化选择力度,尽快育成优质高产抗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菜单胚品种,摆脱国外种子公司控制我国种子市场局面;要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力度,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各种途径(购买、合作育种、交换)加强甜菜种质资源的引进工作。国家应加大对育种试验基地、甜菜糖分及品质仪器的更新换代、母根储存窖条件改善的投入;加强甜菜种子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及甜菜种子包衣剂的研发工作,提高国产品种的种子生产水平和加工水平,逐步扩大国产品种的影响力,打破国外甜菜品种垄断我国甜菜种子市场的局面。
4.2 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机农艺配套,降低生产成本
(1)在甜菜种植机械化问题上,除大型国有农场及制糖企业自建农场规模较大,适宜发展大型农机具从事生产外(这些农场已成功引进国外配套机具,生产取得较好效果),其他各产地多数地区的甜菜种植面积小、分散,不成规模。应尽快研制和筛选适宜甜菜生产所需的定型、配套小型农机具加以推广尤为重要,目前重点研发与农机配套的小型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机和甜菜起收机械。机械化成为目前制约甜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实现甜菜生产的机械化,才能有效解决甜菜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问题,从而提高甜菜生产的比较效益和竞争力。
(2)我国甜菜施肥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差距大,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造成甜菜低产、低糖、工艺品质差的最直接最主要原因是甜菜施肥不合理。开展甜菜测土施肥技术研究,开展甜菜专用复合肥料、长效性肥料及增产增糖技术研究工作,加大专用肥料生产应用宣传示范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甜菜科学施肥技术水平。
(3)倡导制糖企业与农民的联合,引导农民从零星种植向集约化经营发展。鼓励农村生产大户种植甜菜,企业在技术上及物质上给予资助。适应较大规模的甜菜原料生产基地,与群众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关系。
(4)实行以质论价,确保甜菜生产各项有效栽培措施实施到位。目前甜菜直播、地膜覆盖和纸筒育苗移栽技术,形成了高产、高糖和高效栽培技术基本实现集成,但因产品收购还没有实现“以质论价”,各项技术措施很难落实到位。
4.3 搞好病虫害综防,为甜菜生产提质增效
增加甜菜主产区各省市植保站的业务经费和技术力量的投入,加强大学科研单位甜菜植物保护科技人员的研究力量和经费投入,实行农、科、教、企的结合和主要制糖公司的密切合作。对甜菜生产中的主要植保问题进行跟踪研发,摸清我国甜菜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家底的同时,明确甜菜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特点和变化趋势,提高防治技术,提出解决甜菜生产中主要植保问题的切实可行办法,为甜菜产业安全生产服务。
4.4 加强领导和科技研发力度
甜菜产区的主管部门应把抓好甜菜糖业生产列入重要日程,有专人负责领导,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拨出专款,对甜菜产业化基地建设、甜菜及制糖科技攻关、副产品开发、制糖企业扩建、设备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以加速科技兴糖进程。大力开展甜菜生产机械及配套技术的研究工作,制定与其他作物相协调的补贴政策,提升甜菜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甜菜生产和制糖业是相互依存的,二者必须同步协调发展。发展我国甜菜糖业,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甜菜生产;提高食糖及副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清洁生产,全面提升甜菜制糖生产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促进行业稳步发展。
[1]蔡葆,张文彬.中国甜菜糖业发展的策略[J].中国甜菜糖业,2008(4):24-29.
[2]王维成,李蔚农,王荣华.我国甜菜生产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糖料,2006(4):55-58.
[3]阮平南,王建忠.我国甜菜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甜菜糖业,2005(3):32-35.
[4]贾志忍.依靠科技进步再创糖业辉煌[J].中国甜菜糖业,2004(2):1-2.
[5]刘汉德,陆艳玲,谭中文,等.我国糖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甘蔗糖业,2004(1):38-48.
[6]周文海.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甜菜糖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糖料,2009(3):79-82.
S566.3
B
1007-2624(2010)04-0062-07
2010-06-13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25)。
陈连江(1957-),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呼兰区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农作物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