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四合院楼
2010-03-24宁雨
宁 雨
得知石家庄拆出“百年四合院楼”的消息有点晚,但总算赶上了对公众开放的最后一天。
这四合院楼,就坐落在火车站附近的公里街西侧。平时,这一带来得不少。前年夏天,还在一条小胡同的阿伟眼镜店配过几副镜子。记得阿伟家的店面就是二层楼的老房子,一楼装修很现代,但窄窄的楼梯,还有不显眼处的一些细节,都暴露了房子的年轮。那时也没多想,就觉得上海人经商精明,这么破旧逼仄隐蔽的地方,硬是经营得有声有色。
现在,胡同没了,胡同口的爆米花、刨冰摊没了,阿伟夫妇当然也早到别处发展了。作为“三年大变样”工程——正太广场规划的一部分,胡同以东的铺面建筑全在拆除之内。所幸,6月份的一天,一位市民发现了“百年四合院楼”,并报告石家庄市文物局,这所民国初年建起的老宅才留了下来。
留下的老宅,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废墟之间。南向的“外墙”,大概是连接其他建筑的内壁,粉刷得白光光的;西向,青砖黑瓦苔痕斑驳,北边一个窗户已被拆掉,露出了屋顶的木梁和椽子;北侧一楼的墙,贴着铁锈红釉面砖,估计开过门脸,所以融合了当代元素。在周边气派光鲜的楼群映衬下,老宅显得分外沧桑落寞。
随着参观的人流,从一扇小的铁门进入院子,我即刻被眼前的光景吸引住了;小小天井四周,回廊相连,青砖拱券,一砖一瓦尽显民国初年山西河北地域建筑风格。尽管很多栏杆油漆剥落,小格窗的玻璃没了不少,连廊的木板也有些朽坏的地方,但那些美丽的砖雕,优雅的拱门、砖柱,工致的瓦当,无不诉说着小楼昔日的富丽华美。
一位老者告诉我,四合院楼不只这一座,而是一条“楼街”。这里过去叫南大街,是上世纪初石家庄的繁华商街,商铺、票号、欢乐场一家挨一家,寸土寸金,所以有钱人家才盖楼,而且是四合院楼,一来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二来把财富风水都藏在自己家里。他说,目前这唯一保留下来的楼院,是最早的一座,山西富商在此开钱庄。
世事更迭,总让人生发无限的遐思和感慨。铁路线开进石家庄,南大街与大桥街、北大街一起,作为一座城市初兴时的商业中心,见证了老石家庄的发展、兴盛。到了石家庄解放前夕,这一带再次成为令人注目的地方——中正街19号,国民党特务组织盘踞地,无数革命志士被血腥迫害、残杀。包括“百年四合院楼”在内的19号院,被老百姓愤怒地叫做“阎王殿”“渣滓洞”。
新中国成立60年,拥有不长城市历史的石家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阎王殿”被彻底剿灭,“中正街19号”也在一波又一波的城市化进程中,湮没在千姿百态的高大楼群中,还原为一座座有了年纪的老楼院,它们只能当当仓库,或者修修补补在临街的方向开些小门店了。
另择了一个雨后的黄昏,我再次走近“百年四合院楼”。楼院已被石家庄文物局“封闭”管理,关门谢客,但仍有三三两两的参观者在附近徘徊,或凭高向内眺望。作为城市肇始之初的遗存,而且是“四合院楼”这种建筑格式的唯一幸存,市民的留恋之情殷殷可见。“留下它吧,多有历史价值!”“该抓紧修缮,要不几场大雨一下,那片裸露的楼顶非塌了不可。”
据说,关于“百年四合院楼”的去留问题,石家庄市有关方面已经多次研究论证。或许,它真的留下来,成为“正太广场”的一部分;或许,被整体迁移,作为上世纪初文明元素在新的家园重生:或许,某一夜晚,它也将在铲车的“哐哐”巨响中化为无形。
不管怎样,“百年四合院楼”让我们重温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它,是值得铭记、值得尊敬的。
(责编:刘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