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原脑利钠肽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0-03-24蔡定华朱乃训庄德荣王文苑
蔡定华,朱乃训,庄德荣,王文苑
(江都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江都 225200)
N末端原脑利钠肽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蔡定华,朱乃训,庄德荣,王文苑
(江都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江都 225200)
目的:探讨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115例(心力衰竭组),另选择同期39例非心力衰竭的心内科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的差别;分析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LVE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1);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DD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HF的一个可靠指标,同时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CHF的严重程度。
N末端原脑利钠肽;心力衰竭;临床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高再住院率、高死亡率、高社会医疗资源占用率等特点的疾病[1]。CHF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CHF的快速诊断对于降低其潜在的病死率及控制病情发展非常重要。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与心功能密切相关。随着心力衰竭的发展,心脏分泌的NT-pro-BNP随之增加,血浆NT-pro-BNP的浓度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对比CHF患者与非CHF病人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评价血浆NT-pro-BNP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及病情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115例,男性66例、女性49例,年龄38-82岁、平均(66.7±14.5)岁。患者基础心脏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49例、心脏瓣膜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35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按照NYHA的分级标准:NYHA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42例、Ⅳ级49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史、体征、生化检测、胸片、心电图、心脏多普勒等检查明确诊断为CHF。以经相关检查明确排除心力衰竭的39例心内科其他病人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测血浆NT-pro-BNP:所有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于晨起空腹经肘正中静脉取血2ml,注入EDTA抗凝试管,4℃、2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2.2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有患者入院后24-48小时由本院心脏彩色多普勒室高年资专业医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定并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 浆NT-pro-BNP水 平、LVEDD和LVEF测 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明显升高(P<0.05),LVEF明显降低(P<0.01),见表1。
表1 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检测结果(±s)
表1 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检测结果(±s)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组别 例数 NT-pro-BNP(ng/L) LVEDD(mm) LVEF(mm)心力衰竭组 115 3649.89±2019.67** 60.56±8.26** 39.72±4.45*对照组 39 68.15±16.42 46.16±4.25 62.12±4.32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比较 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的CHF患者比较,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DD明显升高(P<0.01),LVEF明显降低(P<0.01),见表2。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比较(±s)
表2 不同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LVEDD和LVEF比较(±s)
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NT-pro-BNP(ng/L) LVEDD(mm) LVEF(mm)心功能Ⅱ级 24 1886.23±1033.12 51.19±4.34 45.60±2.36心功能Ⅲ级 42 3086.85±1864.89 59.74±8.12 40.26±4.12心功能Ⅳ级 49 5783.56±2105.67* 68.78±9.23* 35.26±6.23*
2.3 CHF患 者 血 浆NT-pro-BNP水 平 与LVEDD、LVEF的相关性 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见表3。
表3 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LVEF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血浆脑利钠肽(BNP)是1988年日本学者Sudoh[2]从猪脑中分离,由30种氨基酸组成的心脏血管神经激素,是促尿钠排泄氨酸系统(NPS)的一员,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唯一的天然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排钠、降低醛固酮水平、降低RAAS活性及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作用。人体内的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正常状态下BNP在心室肌中储备很少,当心室壁张力增加及容量负荷过重时可刺激心室肌BNP的快速合成,分泌增加而释放入血。
CHF是一种以心室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外周血流分布异常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病理生理学表现是心室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心力衰竭时由于左室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室壁张力增加,直接刺激BNP分泌,且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直接成比例地反映心室的容量和压力负荷过重,能更敏感地反映心室功能的紊乱程度[3]。NT-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与BNP一起生成,与BNP相比,半衰期长,血中浓度稳定,能较早发现CHF,浓度越高,心力衰竭越严重。
国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NT-pro-BNP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其浓度与左室舒张末压、LVEF以及NYHA的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4]。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多项报道相同。本研究发现,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力衰竭者,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超声心动图一直被认为是排除或诊断有无CHF的重要检查手段,超声心动图诊断CHF的金标准是LVEF下降。本研究发现,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随着LVEDD的增大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与LVEF呈负相关,随着LVEF的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本研究表明,NT-pro-BNP的合成与释放与心室容积扩张和心室压力超负荷直接相关,随着左心室扩大程度的增加,NT-pro-BNP水平也随之增高,并预示左室射血功能的减退更加严重。可见,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心功能分级(NYHA)的增加,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因此NT-pro-BNP能够较好地反映左室的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NT-pro-BNP随左心室负荷及室壁张力增加而分泌增加,能特异地反映左心室的功能改变,对CHF的诊断、病情的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血浆NT-pro-BNP水平测定简单、方便、准确和客观,可有望成为心衰病人简单易行的常规检查项目。
[1]Berry C,Murdoch DR,McMurray JJ. Economic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 J Heart Fail,2001,3(3):283-291.
[2]Sudoh T,Kangawa K,Minamino N,et a1.A neunatriuretie peptide in porcine brain [J]. Nature,1988,332(6159):78-81.
[3]朱红俊,龚少愚,皱逊,等.心力衰竭病因对BNP水平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7,22(1):27-28.
[4]Maisel A.B-type natrluretic peptide levels: a potential novel “white Count”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J].J Card Fail, 200l,7(2):183-193.
R541.6
A
1004-6879(2010)04-0371-02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