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2010-03-23张贵知刘晓乾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区域院校人才

张贵知,刘晓乾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北 秦皇岛 066100)

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通过与区域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对区域高等教育来说,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走适应性发展之路,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 区域经济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截止 2009年4月,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 207所,其中,江苏78所,湖南66所,广东71所,河北58所,河南56所,湖北54所。以上这些省份大都是人口大省、经济强省、教育强省,其中经济发展实力是一个省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上看,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的数量、学生和教师的数量、校园占地的大小、硬件设施的情况、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的情况等,这些可视的硬件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实力。高职院校的前进和发展,必须有充足的生源、合格的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而这些硬件的落实到位必须依靠足够的资金保障才能得以实现。经济水平低下的地区,难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不能购置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器材,影响学生的实践课程的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影响教育投入的可能性和积极性。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结构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高等职业教育影响最大的主要是第二、三产业,近年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为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例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区域经济的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业、餐饮业等很大程度上引导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这正是就业导向下的教育与经济的动态平衡。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上看,其发展速度也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实力状况。高等职业教育的各项保障条件的落实是依资金投入为基础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本质是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这一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果怎样,必须靠质量来见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包括办学质量、教学质量、学生的质量等,即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区域经济的实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2.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于教育内部,更重要的来源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这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一是区域经济出于自身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要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具有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因此,区域经济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靠区域经济提供的物质条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个体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要求。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不仅为人们在职业的选择上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而且也使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择的范围上日趋广泛。这使得人们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有可能在一生中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只单纯地掌握一种或者几种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个人发展所接受的相关教育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而是一种可以获得较高预期经济收益的投资。

3. 区域经济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更为明显。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最不容忽视。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生就业普遍较好,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在东南沿海地区,各类工业企业发展迅速,为当地毕业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西北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自然因素所限,高职毕业生不得不前往东南部大城市求职谋生,这也导致了西北部人才相对匮乏和岗位稀缺的双重矛盾的并存。

二、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能动性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最终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能动作用。

1.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

依据当地区域经济的实力,适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可以起到减轻企业人才紧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等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吸纳适龄青年学生,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其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能力,这既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力资本的投资再造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出一批适合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 是科学技术生产与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参与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即通过加工、传承、积累科学技术来实现其再生产的社会经济功能。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高职院校进行的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也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和高效率的再生产,这是因为它通过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来扩大其传播的范围,并可通过高效的教育组织形式和方法来缩短再生产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体现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一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不合格。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学资源和设备的缺乏,学生不能得到实践锻炼,在工作岗位上难以胜任,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和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二是数量不足与相对过剩并存。目前,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在数量上是供大于求的,出现了暂时性的人才相对过剩现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不足与相对过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满足岗位需求的人才不足以及人才质量过低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多家公司在人才市场上高举年薪数十万元急聘高级工的招牌和“技工荒、人才荒”的头版头条报道屡见不鲜。这足以说明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长此以往,势必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分割区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区域发展篇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