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的职业意识渗透
2010-03-23么宏伟
■么宏伟
么宏伟 天津市蓟县中等专业学校
职业意识是指学生的就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总和。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有“进入职业门,就是职业人”的意识,因此学生一踏入职业学校的大门,教师就有义务培养其职业意识。“国学经典”中许多片段对职场有借鉴意义。
一、面试要知礼
庞统是三国时期一位颇有才华的谋士,人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位贤士处于报国无门的尴尬境地,这都是他不成功的“面试”惹的祸。
庞统的面试是在东吴孙权处。周瑜死后,鲁肃自感“碌碌庸才,误公谨重荐,其实不称其职”。特向孙权推荐庞统,说此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孙权听后大喜,忙安排请来相见。庞统前来拜谒。施礼完毕,孙权问:“先生一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说:“所学不必拘泥,随机应变。”意为所学庞杂,涉猎广泛。孙权又问:“先生的才学与周瑜相比如何?”庞统笑答:“我所学的东西与周瑜大不相同。”孙权生平最喜爱周瑜,岂容他人轻视,于是心中更加不悦,就随口说:“先生回去吧,等用你之时,再去相请。”庞统只得失望而归。
由孙权的爱臣鲁肃亲自推荐,又颇受周瑜、诸葛亮等人重视的大谋士庞统,为什么在孙权那里“面试”的时候惨遭失败呢?作为“求职者”的庞统,“面试”中的表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其一,狂妄成性,不受约束,不修边幅。这样放荡不羁的表现在平时本无可厚非,但在求职的特殊场合,“主考官”又是东吴主公,他仍狂妄不羁,就有些不知轻重了。通常,个人的外表修饰和言谈举止是构成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基本条件,良好的仪表、得体的言谈、礼貌的举止,才是获得考官青睐的先决条件。
其二,口无遮拦,说话毫无避讳。在谈及孙权宠爱有加的周瑜时,庞统流露出轻视之意,致使孙权更加不悦,进而引起反感。在应聘的时候,应该了解对方的期望,注意投其所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与考官进行交流。
二、做事重细节
职场中的“权力者”应该尊重每一个“小人物”,他们或许不像小人那样奸诈,只是看起来人微言轻,无足轻重,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们一旦忽视了他们的利益或作用,那后果就有可能不堪设想。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得一大块羊排骨。当晚,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骨头大啃特啃,只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原来华元因军务繁忙,忘了交代分给羊斟。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心想: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怎么我就那么“背”呢?这不是诚心作践我吗?羊斟暗暗地打定了主意,决定以牙还牙,要华元的好看。
第二天,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厮杀起来。就在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羊斟转过脸答道:“昨晚你有权不给我吃羊肉,今天我有权让你当俘虏。”就这样,羊斟驾着指挥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可怜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能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三、是非多宽容
相传周定王元年,楚庄王平定叛乱后,为庆大捷宴请众将百官,并让美丽的爱妾许姬为大家敬酒。正当他们开怀畅饮之时,一阵狂风吹灭了所有的灯烛,黑暗中,有一个人拉住许姬的衣袖调戏,许姬不从,顺手扯下了他的帽缨。许姬当即将此事告诉楚庄王,要求庄王掌灯后立即下令查出帽子上没有缨的人。庄王听了哈哈大笑,当即发话:“请百官都把帽缨去掉。”然后下令点灯。这样谁是行为不轨者,已无法分辨。许姬不明其意。庄王解释说:“酒后狂态,人常有之,倘若治罪,必伤国人之心,使百官不欢而散。”所以不能这么办,许姬这才叹服。
由于庄王的宽容,在吴兵伐楚的战争中,有一个人奋勇杀敌,为保卫楚国立了大功。庄王问他为什么如此勇敢,他回答说:“臣,乃殿上绝缨者也。”表现了知恩图报的精神。
四、立足凭责任
职业学校的学生走出校园就要承担社会责任,如果在学校没有养成职业责任意识,相信社会交给他们的任务也不能完成。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王勾践遭亡国之险,却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一举灭吴,成为一代霸主。“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表现了他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责任意识。教导学生有责任心,可以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可以借助语文课堂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国学经典文章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让学生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学习求职的方法,掌握应聘的技巧,使学生在生命的春天,早日将理想的种子播撒在适宜的环境里,让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