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Learning环境下泛在图书馆研究

2010-03-22

图书馆学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无线个性化课件

严 栋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福建 厦门 361021)

严 栋 男,1982年生。学士,200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华侨大学在职研究生。助理馆员,流通部副主任。

1 M-Learning的概念和特点

M-Learning是Mobile Learning的缩写形式,即移动学习,它起源于远程教育研究得出的一条规则:“不是技术本身具有适合教学的特性,使得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取得了成功,而是技术比较普遍地被大众拥有。”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3G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手段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较,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景相关性等特点。

1.1 便捷性

移动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利用散碎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进行学习。除了在课堂和家里外,移动学习者也可在旅途候车的时候,在地铁、公园、商场、咖啡馆等地点进行学习。

1.2 教学个性化

移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学习内容。同时,学习材料的设计者和学习材料的提供者也会根据移动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设计出更加个性化的教与学的材料。

1.3 即时性

移动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和移动增值业务,随时与他人交流新的想法和新的学习内容。同时能随时用摄像头拍下新的现象,及时上传到无线虚拟环境,与其他人进行分享。

1.4 可携带性、无线性和移动性

移动学习设备具有可携带性、无线性和移动性,因此移动学习者没有必要背一个大大的包,把学习设备放在包里面,同时也没有必要在包里放各种物理连接设备(如线缆等),这将给移动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学习便利。

1.5 交互丰富性和情景相关性

学习内容更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同时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移动学习者交互的对象和交互的内容都很丰富,同时可以与多人进行交互,可以参加群组讨论,可以根据当时自己的所需,与学习材料进行交互。移动学习者还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方便地选取所需要的内容。

总之,移动学习是通过便携式、可连接互联网的手持终端设备,实现教学组织、教务管理、资源分发、教学服务和移动学习等全新的教与学模式。

2 泛在图书馆

2006年10月18日,日立信息通信集团总裁本学先生在中国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六届亚太城市信息化论坛上提出了“泛在信息社会”的新理念。经历了PC时代、网络时代的人们不知不觉中进入全新的泛网时代。泛网时代(U-biquitous Age)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都能进行方便交流与沟通的时代。

泛在图书馆就是利用通信网络和3G技术,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利用图书馆活动的3A(Anywhere Anytime Anydevice)过程。泛在图书馆的特点是创造3G无线互联网虚拟环境,让读者充分利用和获取图书馆资源和信息,实现更有效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在泛在图书馆中,读者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多样空间中(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融合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总之,未来所有的物理和虚拟空间都可能成为读者利用的空间。

3 移动学习在创建泛在图书馆中的意义

3.1 创建泛在图书馆,移动学习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工具

移动学习与知识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移动学习不仅可提高馆员个人技能,而且还能让图书馆知识的产生与知识的整合更加便捷化。这或许是未来图书馆在用户教育和学习方面的发展方向。

3.2 创建泛在图书馆,移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

移动学习使图书馆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保持与外部沟通,可以使每个用户都方便了解和搜索到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每个用户的积极性,使得每个用户都有机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优秀的使用者和辅助管理者。

3.3 创建泛在图书馆,移动学习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

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多媒体进行学习,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用户新的选择;对于图书馆而言,积极引入移动学习,与现有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相整合,既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又能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4 移动学习在创建泛在图书馆中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利用M-Learning创建泛在图书馆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4.1 理念方面的问题

首先,M-Learning的实施过程是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因此一定要得到上级领导的理解、支持与认可。如果上层领导都没有这样的理念,怎么可能贯彻到馆员?只有理念变成一种全员的活动时,泛在图书馆创建才会成为可能;其次,图书馆在导入M-Learning过程中,要对自己充分了解,知道真正制约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找到其中的症结,这样制定出的泛在图书馆才会有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与移动学习相结合。同时为了让用户快速接受这种新型学习方式,在很短时间内找到既定的目标,应该选择一些能立竿见影的短平快的移动学习项目,这样有利于M-Learning在用户中快速推广。

4.2 资源方面的问题

图书馆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就承担了资源组织的职责;在M-Learning环境下,馆藏资源由于权威性和高质量的特点,理所当然成为无线虚拟学习环境中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M-Learning环境下组织资源和资源如何与无线虚拟学习环境进行有效融合。

从资源组织方式看,泛在图书馆应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基础上,以满足用户最终目的为目标来组织相关资源,使得M-Learning环境下相关资源具有个性化和实用性,满足移动学习者对泛在图书馆的资源需求;从相关资源与无线虚拟环境的融合来看,建立一个“真正的泛在指导学习环境”。对于馆藏资源,实现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都能接触到无线虚拟学习环境,使得图书馆真正实现泛在化地指导用户使用馆藏资源。对非馆藏资源,图书馆应以资源组织者和提供者的身份,运用专业技能对其加以选择、整理,然后再以资源提供者的身份向外界展示这些资源,并按照移动学习任务驱动原则,最终把它们嵌入到无线虚拟教学环境中。

4.3 学习环境方面的问题

如何激发用户学习欲望是泛在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泛在图书馆导入M-Learning的过程中,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多少教材及制作多少课件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用户主动学习的环境。泛在图书馆可以利用无线虚拟学习环境来激发用户的学习欲望,使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在泛在指导学习环境协助下,把显性或隐性知识灌输到用户的头脑中,转化为用户使用泛在图书馆的技能,从而提升用户学习能力,进一步激发用户学习欲望,实现泛在图书馆导入M-Learning的目的。

5 建立基于WAP的泛在图书馆门户

为让用户更好地利用泛在图书馆,可以建立基于开放WAP资源的泛在图书馆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基于开放WAP资源的移动学习一站式服务。因此,基于开放WAP资源的泛在图书馆门户网站应当以方便用户使用为前提,配备包括开放WAP资源分类导航地图、特定学科开放课件资源的自动采集在内的多种便利性功能。

5.1 开放课件资源的分类导航地图

根据方便用户浏览检索的原则,通过加工并整理开放课件资源的元数据,对相关的开放课件资源站点地址进行组织、整合与存储,简单明了地揭示资源分布情况,全面提高移动学习者利用开放课件资源的效率。

5.2 特定学科开放课件资源的自动采集

为了向用户方便提供最新的开放课件资源,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和便捷化服务,泛在图书馆WAP门户需要具备特定学科开放课件资源的自动采集功能。它通过自动发现、采集、组织、存储、整合与更新指定学科的开放课件资源,以某一学科的移动学习者群体为服务对象,并为特定移动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开放课件资源推送服务。

5.3 实现泛在图书馆移动学习服务与知识服务的有机结合

泛在图书馆在开展移动学习服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移动学习者在开放课件资源需求上的多样性,有必要对开放课件资源进行知识化、个性化和便携化组织,对资源的内容进行知识化分析,同时按照个性化需求和移动化需求,链接和整合各类分布的多样化的开放课件资源,实现基于开放课件资源的泛在图书馆移动学习服务与知识服务的有机结合。

5.4 交互式协作学习是移动学习的实现手段

交互式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其他成员共享。因此为达到小组学习的目的,个体之间可通过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获得达到小组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无线虚拟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下载泛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移动终端,实时保持与其他同学在线的联系,讨论和评价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而调动移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5.5 基于3G的移动视频服务

移动视频服务是3G业务的核心应用之一,它在泛在图书馆时代可以得到充分应用。首先,泛在图书馆可以利用移动视频服务及相关业务,开发出适合移动学习者观看、模拟学习的课程内容。其次,泛在图书馆可以创建出基于3G视频服务的移动学习模式,使得泛在图书馆在接入手段上更加丰富,更适合于现代化快节奏的学习者。最后,泛在图书馆充分利用移动视频服务,可以实现读者与泛在图书馆的馆员远程面对面的沟通,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泛在图书馆资源就在身边,而且也能感受到泛在馆员也在其身边。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M-Learning环境下,泛在图书馆给移动学习者带来的泛在化服务,使用户更加便利地利用图书馆,从而更好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笔者初步讨论了泛在图书馆的构建过程,希望未来的WAP门户能够帮助泛在图书馆实现3A(Anywhere Anytime Anydevice)环境下的泛在化服务。

[1]德斯蒙德·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4(6).

[2]刘婷,丘丰.论未来终身教育新模式——泛在学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3]吴望皓.移动信息化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

[4]王文广,陆婷婷.移动学习热的冷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5]吴伯成.图书馆与现代远程教育之关联探究[J].河南图书馆学报,2008(12).

[6]李晓军.浅谈E-Learning在创建学习型图书馆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4(8).

[7]尹红,党跃武.E-learning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教育资源服务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4).

[8]吴浪.大学生自主学习与高校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2009(3).

猜你喜欢

无线个性化课件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