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与阅读文化建构
2010-03-22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银川750011
●任 蕊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银川 750011)
1 引言
阅读是文化的实践。阅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基础之上,受社会意识和环境制度制约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文化活动。从微观层面讲,个人通过阅读活动,可以达到个人文化资本的增加;从宏观层面讲,可以有效促进社会文化资本的累积,铸就国家的文化根基。一个国家国民的阅读水平,反映着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是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如何让一个社会的阅读活动蓬勃发展,让民众喜欢阅读;如何建构一个国家的阅读文化,而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交流的主阵地又应该在阅读文化建构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社会与业界的关注,人们期望让图书馆成为阅读文化的引航者,阅读能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民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与意义。[1]
2 社会阅读现状
2008年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8%,自1999年以来首次止住连续下滑趋势,比2005年微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调查还显示:报纸成为全民阅读率最高的纸质媒体,杂志排第二位,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数字化阅读也持续升温,网络阅读率大幅攀升至44.9%,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17.1%。
在不读书的原因中,居首位的是“没有读书的时间”,城镇人口倾向于“没有读书的习惯”“没有可读的书”“不知道读什么”等方面;而农村人口则倾向于“文化水平有限”“没有看书的地方”“经济条件不好”等方面。
调查还显示,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的总体普及率为65.0%。城镇地区,报刊栏是普及率最高的公共文化设施,达到50.1%;其次为公共图书馆,普及率为44.8%;而社区阅览室的普及率排在第三位,为28.7%。在使用频率方面,报刊栏以平均使用频率13.3次/年列首位,社区阅览室为6.9次/年,略高于公共图书馆的6.5次/年。
在2009年环球网“您现在获得书籍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的调查中,回答“去书店自己购买”的网友占43%;回答“去图书馆借书”的占26%;有18%的网友“通过网络购买”;剩余的13%选择“向亲戚朋友和同事借阅”。这说明以书店和图书馆为“传统阵地”的传统读书方式虽然受到网络阅读等方式的挑战,但以传统的纸质媒介为阅读载体的阅读方式则是网络阅读的“浅阅读”模式所无法取代的。
3 图书馆在构建阅读文化中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社会职能,是公民终身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校,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倡导社会阅读,开展读者活动是图书馆进行继续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阅读是必然的。[2]
首先,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性、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其性质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公众的窗口,它是直接免费为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场所,公共图书馆的门坎越低,其公益性特征就越突出,进馆人数就会越多,享受到的图书馆各项服务也就越多。公益性要求每一个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完善、便捷的服务,满足大众的不同需求。在开展大众阅读中,图书馆的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出版社、书店及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公共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不仅表现为载体类型多样化,更为重要的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收录的文献涉及方方面面,而且由于管理体系的完善,形成了从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工到开发利用的完整流程。近几年,随着政府财政政策的倾斜,图书馆也在逐步加快文献更新的周期,以“保证大众阅读的连续性”,使图书馆成为“开展社会大众阅读的重要平台”。[3]
再次,阅读指导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也是图书馆事业的使命。为读者提供社会阅读指导,是开展社会阅读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计算机和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已不仅仅是传统阅读形式下涉及的工作内容,同时还应该包括网络时代的阅读指导。由于网络阅读的新特点,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要整合网络阅读的内容,净化信息环境,营造一个良好有效的网络阅读氛围。开展网络阅读指导,其内容也更为宽泛:推荐好书新书,当然也包括好网站、新数字化资源;还可以成立读书协会,交流读书心得,当然也要交流“读网”心得;在编制专题书目与推荐书目的基础上,还要制作“专题导航”和“精彩网站”等来满足大众的新需求。
4 关于图书馆建构阅读文化的几点建议
4.1 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提倡阅读风气的根本。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从小培养。家庭是奠定儿童阅读习惯的最佳场所,婴幼儿是奠定阅读习惯的基础阶段。要真正从孩子抓起,像关心孩子身体成长一样关心孩子的精神发育。要鼓励父母多带孩子到图书馆去,多让孩子接触图书,多陪孩子朗读图书。青少年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要让青少年多读经典,多读自己喜爱的图书,使读书成为其生活、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公众是全民阅读的最广泛基础,要使公众明白“活到老、学到老”,多读文化经典书籍,多读培养个人高尚情趣的书籍,还要倡导在家庭中开展阅读活动,形成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
4.2 阅读引导的强化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由于每个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再加上图书内容的庞杂性,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专业技术知识,在引导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引导阅读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心理特性,尊重读者的见解,以主动、及时、灵活、有效的方法,在阅读中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让读者成为自主的行为体。同时,还应看到网络媒介在引导阅读中的巨大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制作各式各样的导读软件,帮助读者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的图书,正确地评价、鉴别阅读内容。[4]
4.3 阅读环境的建置
阅读习惯培养的前提是建置便利获取图书的阅读环境,如此才能增加民众阅读的机会。发挥阅读主阵地作用的图书馆,在建置中应注重优化自身资源,充分调动社会一切可用力量,共同发挥对大众阅读倡导的职能作用。图书馆的图书数量、更新速度跟不上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节奏,这是图书馆与书店相比受冷落的主要原因。图书馆首先应整合自身资源,加快图书更新速度,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了解读者需求,满足读者需要,将读者吸引到馆。在服务形式上也要不断创新,创造适合不同读者的阅读空间。其次应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举办读书讲座、展览、培训班,参与读书节、读书沙龙、读书周、阅读日等活动,宣传图书馆,引导公众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吸引公众充分利用图书馆。[5]
4.4 阅读活动的延伸
首先是服务范围的延伸,社区图书馆建设就是目前普遍实行的一种方式。它设立于城市社区之内,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具有大中型图书馆不能替代的优势。所以以图书馆延伸服务分馆模式建设的城市社区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为满足广大百姓的文化需求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面向偏远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则应继续采取如“农家书屋”工程,送书下乡活动,流动图书车等方式免费为这些地区读者服务,把图书馆“搬”到农民家门口,让图书馆这道文化大餐真正惠及到农村农民。其次是细分阅读对象,开设青少年阅览室、老年人阅览室、残疾人阅览室等特色阅览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阅读”。[6]
4.5 阅读服务的创新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升温,图书馆上门读者人数明显下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这就需要创新服务模式。以我们宁夏图书馆为例,其根据自身条件及读者的需要,创设了休闲吧式的“书香人家”,“书香人家”里的沙发、藤椅、开放 的书架、音像架……为公众营造了幽雅的读书环境,在“书香人家”里,父母可以带着孩子读书,可以免费上网,也可以边看图书边喝咖啡,也可以好友围坐一桌品茶、聊天、谈心。在图书馆的学术报告厅经常开展各种知识讲座。在电子阅览室,引导读者正确利用网络与电子出版物。另外,还在四楼开设了小影厅,播放健康有益的各类影片。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出版商与图书馆合作开设的书店,充分尊重读者的选择,根据读者的阅读取向和习惯,提供内容健康的图书资源。[7]
5 结语
一个社会阅读文化的建构是需要长时间努力的。今天,在全球提倡阅读文化的背景下,在社会积极推动全民阅读的活动中,在政府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的有利时机下,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社会阅读文化建设中,做创建阅读文化的引领者。
[1]王余光,汪琴.关于阅读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4(5):3-7.
[2]王余光,李雅.图书馆与社会研究述略[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4-12.
[3]颜芳.图书馆与社会阅读[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4):29-31.
[4]邹婉芬.构建阅读社会:图书馆的使命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7(3):113-116.
[5]黄唯.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主体作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9-112.
[6]杨惠芳.构建阅读文化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3):43-44.
[7]陈素梅,刘冬.引领阅读文化共建书香中国[J].当代图书馆,2007(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