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圣经式”的创作手法

2010-03-22尹丽颖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尹丽颖

(唐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作为基督教圣书的《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圣经》记述人间的是非曲直、过失罪恶,反映古人的喜怒哀乐、企求和理想,探索神、人、宇宙的奥秘和相互间妙不可言的关系。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圣经》本身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审美价值,这使它成为了西方文学作品的创作源泉。许多西方文坛巨匠在文学创作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基督教文化和《圣经》的影响。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许多章节都可以看出《圣经》的用字遣词和思想脉络。文学巨人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来源于《创世纪》中的亚当与夏娃。

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也是深受基督教及《圣经》影响的一位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出生于英国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喜读《圣经》,对其典故有深刻的领悟,并常常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她的代表作品《简爱》亦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影响,《圣经》的思想和哲理及“圣经式”的创作手法已深深渗透到她作品之中。

首先,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的“圣经式”的创作手法表现在全书的叙述、对白和典故有60多处都原引自《圣经》。比如“blossom as the rose”引自《以赛亚书》第35章第1节,简爱用它表现自己婚礼前快乐愉悦的心情,眼里的世界也如盛开的玫瑰一样美丽。还有“put one’s hand to the plough”,意思是“把手放在犁上,开始行动起来,着手工作”。《圣经》中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不配进上帝的国。”指一个人一旦决定干什么事情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在《简爱》中,圣约翰鼓励简爱嫁给他,就说了同样的话,他说:“你已经差不多等于把手放在犁上了,你是坚定的不移的,不会把手再缩回去了。”也就是这圣经话语的引用使简爱犹豫了。典故的应用增强了小说浓重的悲剧色彩和神秘色彩。夏洛蒂·勃朗特对《圣经》的词句和典故的引用恰当生动,让读者感受到《圣经》的韵律和文风。

其次,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巧妙地使用了多种比喻象征意象,这是她“圣经式”的创作手法表现。《圣经》语言的特点就是比喻性,诠释《圣经》不应只停留在字面义上,而应该把它作为比喻来阅读。《简爱》中反复多次出现的“火”的意象,有着多重复杂的象征意义。简爱在劳渥德学校时来到坦普尔小姐房里看到“房间里炉火正旺,显得很惬意”,火的意象暗示着简爱对温暖舒适的家庭生活的向往。深爱着简爱的罗切斯特“满脸都燃烧着热情的火焰”,总是带着“火辣辣,光闪闪”的眼睛看着简爱,这里火的意象象征着罗切斯特的激情和爱。在《圣经》里,火有生命之火和死亡之火之分。死亡之火具有恶魔般的摧毁力,这主要表现为疯女人伯莎·梅森放的两次大火。

再次,夏洛蒂·勃朗特的“圣经式”的创作手法表现在《简爱》的故事情节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历经了从“失乐园”到“复乐园”的演变,与《圣经》的原型意象遥相呼应。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生活得无忧无虑,但他们终究由于受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背负着“原罪”开始了无尽的苦难,他们拥有了智慧,却失去了乐园。简爱和罗切斯特也处于同样的境遇:罗切斯特把疯妻秘密地关在阁楼上,转而向简爱求婚。疯女人亮相后,秘密被揭穿,他们的爱情面临巨大的挫折,两人的命运随之发生变化:简爱想得到爱情就必须放弃尊严,她痛下决心“自我放逐”;而罗切斯特作为“原罪”的化身也受到了惩罚,在大火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只手臂,他的庄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夏洛蒂·勃朗特的这段构思与《圣经》中的“失乐园”出奇地吻合。夏洛蒂又借助文学想象完成了“复乐园”这一寓义:伯莎·梅森葬身火海,罗切斯特受伤身残,简爱则从海外继承到一份不期而来的遗产。当罗切斯特与简爱一样甘愿听从上帝的安排时,得到了上帝的指引,简爱重新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他们住在芬丁庄园,这又是一座远离尘嚣没有人际纷争、人人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人间天堂,自然就是他们的伊甸园了。

最后,夏洛蒂·勃朗特的“圣经式”的创作手法表现在《简爱》的人物性格上,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体现了《圣经》中教义崇尚的内容。简爱坚持的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新教精神。这种平等意识是简爱人生追求的精神支柱,也是她爱情观的基石。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而自己被告之离开桑菲尔德时,表面平静而内心激动的简爱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在七叶树下发出心声:“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象两人都经过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正是简爱的平等宣言。爱不是因为外在条件或是物质条件,而是在于内在的心灵。尽管简爱的感情是炽烈的,但她丝毫也没有忘记对男女平等的要求,她要的想要的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她对舅妈的宽容也是基督教崇尚的美德之一。“宽容”,在《新约》里又被表述为“饶恕”,彼得原以为对一个坏人“饶恕”七次便够了,可耶酥基督却主张“饶恕”到“七十个七次”才行。简爱由于父母双亡,简爱从小就居住在舅妈家里。舅妈里德太太,是一位缺乏爱心的寡妇,她总是偏袒自己的子女,虐待简爱。简爱曾经是带着满腔怨恨离开她舅妈的,但当她听说里德太太生命垂危,又很想见她一面的时候,简爱忘却了她的一切不好,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她曾经厌恶的地方。当她见到里德太太时,简爱发自内心地吻了吻她,并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当简爱得知由于舅妈的恶毒而失去了一个转变自己命运的好机会,简爱却没有计较这件事,还不住地安慰里德太太,让她把这些事都统统忘掉,而且简爱很希望能与她和解。简爱的宽容正是夏洛蒂·勃朗特要传递的《圣经》的教义。

读者在解读《简爱》过程中感受着《圣经》优美典雅的文体、丰富的典故和比喻,不知不觉接受了《圣经》的教诲并从中获得启示,不得不惊叹作家的独具匠心,它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作家的独特的“圣经式”创作手法。

猜你喜欢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借钱不可尽力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艾米莉·勃朗特
女性主义批评之《简?爱》译文比析
浅析《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久久地等待
助人别尽“全力”
《简?爱》和《呼啸山庄》叙事模式比较
英语文学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