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建设展望*

2010-03-22李春明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图书馆建设 2010年11期
关键词:盲人人士残疾人

李春明 陈 力 张 炜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强调,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1]。

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近年来,国家在残疾人事业上的投入持续加大,使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福利保障等得到持续发展和完善。信息服务的无障碍建设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在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我国信息服务无障碍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2010年文化部正式批准启动“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牵头,沿袭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和中国盲文出版社多家共建模式,计划在3年内搭建起平台,为残疾人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

1 建设背景

1.1 国外实践

在国际图书馆界,有关残障人士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于1983年成立了盲人图书馆联合分会[2]。美国国会图书馆盲人与残疾人图书馆服务处于1999年开始用网页点字系统通过因特网为盲人用户服务,该系统目前大约有1 500个用户和3 800个题名,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3]。加拿大国家盲人协会图书馆于1998年即开始计划将全部馆藏数字化,创建视障者数字门户,2002年又协同微软构建世界上第一个专为盲人和视力受损儿童建立的网络门户——集成数字图书馆系统(the Integrated Digital Library System)。在这个网络门户建设之前,占加拿大人口10%的盲人和视力受损者只能阅读占全部出版物3%的盲文文献,而现在盲人和视力受损者可以获取与其他人同样的信息[4]。韩国、巴拉圭等国家也相继建设开通了盲人数字图书馆,利用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视障人群提供资源与服务。随着残障人士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兴起,国外图书馆界开始不断探索以数字图书馆为平台为残障人士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重视提升残疾人获取网络存取信息方式的能力,以拉近残疾人士与社会的沟通与融合。

1.2 国内现状

我国在残障人士福利方面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如对公共场所设施的人性化无障碍设计、面向特殊群体的免费教育和培训及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这些无不彰显着整个社会对特殊群体关注度的提升。但是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总体呈现知识贫困的特点。目前我国残疾人口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有3 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而全国人口的文盲率为6.72%[5]。在全国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1.13%,而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有6 76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18%[5]。在6-14岁的246万学龄残疾儿童中,有63.19%的残疾儿童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一比例大大低于全国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平(97%以上)[5]。

由于受自身生理条件、地域差异等多种原因的限制,导致广大残障人士无法通过网络计算机技术获得并使用生存必需的知识,进而被进一步边缘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国内图书馆界大规模地关注残疾人始于2000年,理论上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际图书馆界残疾人数字服务现状及对我国实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的理论思考。受相关理论研究的带动,各地涌现出一批由残疾人联合会或图书馆创建的残障人士数字图书馆。纵观已建成的残障人士数字图书馆,多为省市级别,因受地域和馆藏束缚,其大多偏重硬件设施的配套,停留在添置残障专用电脑及相关软件上,多忽视网站的建设,缺少成体系、成规模且为残障人士喜闻乐见的数字资源,不利于项目服务广域辐射力的形成。

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也意识到信息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保障、指导信息无障碍的建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如何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其平等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权益,使他们能够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成为党和政府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骨干力量——图书馆,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推进信息服务无障碍建设。

2008年10月,国家图书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盲文出版社3家单位筹办的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正式开通,是国内首个国家级别的专为视障群体服务的网络图书馆,也是国内率先依据无障碍化国际标准建成的非残障机构网站,在资源的选择、技术应用、合作模式等多方面开创了先河。网站建成以来,已有来自101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试用,总点击数达到19 529 709人次,访问人数达到425 609人[6]。该网站得到了国际残疾人权利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是中国政府履行《国际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具体体现。

2 建设设想

2.1 开展面向残障人士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指南和建设标准研究

笔者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跟踪国外相关项目的最新进展,会同国内信息无障碍领域的专家,尽快制订符合国际国内通用标准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技术指南;规范数字图书馆领域信息无障碍技术服务要求,制订在线音视频无障碍服务、公共目录检索辅助、数字电视接收标准规范等相关标准。

2.2 探索资源共享与收割新模式

笔者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从个性化定制、使用舒适度等角度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方式,开辟新型存取方式,开展无障碍技术培训;在已有网站上搭建远程教育端口,与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培训包括盲人音乐编辑、网页制作、中医、按摩等在内的多学科内容;实施网站服务落地化管理,将远程服务向现实延伸,采取聋人专场讲座、盲人听电影、为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或书面文字交流援助等形式,探索多样化公益文化行动,如针对存在认知障碍人群,配备智能沟通认知训练仪,运用触摸屏电脑软件整合多媒体素材库与真人语音,将沟通认知训练系统的概念充分应用在便携式平台上。

2.3 加强信息无障碍技术手段的开发与应用

笔者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革除不支持无障碍访问的资源组织形式和后台管理模式,加快辅助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注重跟踪国际最新的信息无障碍理念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就无障碍服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

3 建设方式

国内图书馆界面向残障人士的信息无障碍服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言,我们目前所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中,互联网的渗透率与普及率在慢慢拉近,而在我国这个距离却在逐步拉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诸如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这些已建成或在建项目的示范效应,积累经验,重视用户需求与反馈,不断调整服务模式并推出更多的创新服务,最终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的残疾人阅读服务体系,并从残障人士的需求出发,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研究成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加强资源建设,从而为残障人士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保证残障人士阅读与知识接受传播的可及性。

3.1 跨行业合作共建

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将是集合多家之长、互通有无、集思广益的创造性产物。它将依托国家图书馆浩瀚的资源,借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无障碍网站的建设经验,凭借中国盲文出版社的宣传推广,借助信息无障碍实现技术单位之力,探索一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行业交叉合作模式。这必将成功地积累有关资金流向、人员配置、责任划分等一系列细化合作共管的宝贵经验。其建设经验将为国家图书馆乃至整个文博系统突破本行业服务领域束缚,拓宽服务思路,实现服务的越界和延伸提供良好的范式。

3.2 开放式服务平台的开发

以到馆服务为核心的传统图书馆服务平台,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新的信息接收方式。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是数字化服务,其以网络为媒介的服务平台的建立,将极大地改善残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行动不便的窘境,惠及更大范围的读者,变有限的人—人对话为人—机对话,把储存在网络平台上的数字资源最大化地传输给坐在电脑旁的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最广大受众。

3.3 信息无障碍读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我们当前所身处的是一个新技术蓬勃发展、新应用层出不穷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当传统图书馆逐渐被数字图书馆所替代、当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被纳入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体系中,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应用来加强资源建设、创新服务手段,成为我们进行信息服务无障碍建设工作的一大重点。

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将分别从多媒体相关资讯的可及性、网页结构和表现的可及性、网页开发和输入输出装置相关技术处理的可及性、网站浏览机制的可及性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符合XHTML1.0技术规则的无障碍读取新技术,并针对残疾人使用习惯,进一步完善个性化定制服务、升级无障碍支持软件,从技术手段层面保障并加强信息读取无障碍。

3.4 内容建设

在栏目设置、资源形式和内容遴选上,笔者认为,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建设者应广泛听取残障人士的意愿,以他们的切实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设置电子图书、音乐、加配字幕的讲座、有声读物、残疾人在线教育课堂、自学考试测试、残疾人电影等栏目,并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不断扩容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网站各栏目的数字资源,以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残疾人的需求,同时在秉承这一原则基础上,积极拓展相关服务,不断充实资源建设,服务整个残障人群。

3.5 实现方式

笔者认为,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建设者应拓宽特殊人群接受均等文化服务的渠道。因无障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没有现章可循,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应紧贴无障碍理念,力图搭建面向特殊群体的元数据采集、组织、整合、收割和分发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摸索网站平台与现实平台的对接机制,以期建成后最大程度地方便残障读者享用公共文化盛宴,从而为残疾人士打开一扇学习知识、提升自我、改变命运的大门。

3.6 版权维护

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应探索运用多重保护手段维护数字资源的版权,即加强网站防下载功能,如在后台代码编写过程中进行防下载处理,重点研发改造残疾人身份认证系统,保护著者的权益,避免版权纠纷。这将扭转数字图书馆在版权保护方面的被动性,为残疾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文献数字化的版权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残疾读者到馆阅读的机会成本。

4 结 语

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对于和谐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我国图书馆界响应党中央关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号召而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标志着占我国人口6.34%的残障人士将被正式纳入到文化服务体系中来。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以服务残障人士、服务社会、服务政府决策为需求,在数字资源的权威性和广泛性、网站使用的舒适性等方面都将做出有益探索,即以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为依据,以信息无障碍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为准则,以共性关键技术为支撑,以核心服务平台为基础,提供完善的数据资源保障,建设完善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机制,开展资源定位研究,进行数字图书馆技术指南和建设标准研究,探索资源共享与收割新模式,进行信息无障碍技术手段的开发与应用,从而打造具备国际水准的国家级残疾人数字图书馆,以保障残疾人自由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权益,改善残疾人群体的生存境遇。此举必将推动信息无障碍在公共文化共享领域的实践步伐,促进残障人士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EB/OL].[2010-08-20].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fxpl/2010-08-12/content_697159.html.

[2]张 炜,李春明.积极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 人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介绍[J].图书馆建设,2009(9):65-67.

[3]关于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EB/OL].[2010-09-20]. http://www.studa.net/Library/100323/15030411.html.

[4]World’s First Internet Portal for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Brings Honors to Microsof t Canada and Bill Gates[EB/OL].[2010-08-20].http://www.microsoft.com/presspass/features/2002/aug02/08-20DigitalLibrary.mspx.

[5]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EB/OL].[2010-08-20].http://www.npc.gov.cn/npc/zt/2008-02/27/content_1400288.htm

[6]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流量分析决策系统报告[EB/OL].[2010-08-20].http://report.cdpf.org.cn/wwwcdlvi/login.action.

猜你喜欢

盲人人士残疾人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WHEELS IN MOTION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盲人节
我骄傲
盲人分衣服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