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及其“主体性”新解
2010-03-22成丽萍
成丽萍
(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及其“主体性”新解
成丽萍
(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对现存世界的实践中。表现人的主体性的活动多种多样,然而就其基本形态来说,无非是实践和认识两大类,即做和想,它们都是人类的主体性的表现。由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所以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因而,如何理解实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实践与认识的异同关系,进而抽象提炼出人主体性的特征,明确实践主体性的体现和作用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更深层次、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及其主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主体;客体;主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含义
(一) 实践概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一切形式的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时,实际上给实践下了一个定义: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还把它解释为“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的活动。”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实践是人的一种活动;第二,实践这种人的活动是感性的,即现实的客观的。“人作为人,则成为感性直观之主体,他直观着现成的感性客体”[1]。
实践是人的一种活动。实践属于“活动”这个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要进行活动。人是唯一能够思想的、有理性的存在物。由于思想和理性,人的活动就被二重化了:一方面是主观的理性的活动,即思想活动;另一方面是客观的感性活动,即现实的活动。现实性是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2]。普遍性这个特点理论和实践都有。理论是从特殊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性,实践也具有一般性,具有共同的本质、共同的规律。
实践活动总是人们的物质的活动,而不是观念的活动,因而总是一种客观的活动,是一种发生在人脑外部的过程。实践活动总是指向外部的,是“对象性的活动”。所以,可以给实践下一个定义:“实践是人们的感性活动,它是人的一种活动类型,即由人直接与外部世界接触、直接发生物质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客观的活动”[3]。
(二)实践的构成要素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正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世界被二重化了,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4]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构成实践活动,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展开来看,实践活动是由实践活动本身、实践的主体、客体和工具及实践的结果构成,但是不应当把它们理解为僵死的机械的并列,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由此而形成一个活的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
实践本身是第一层的要素,它的性质决定了实践主体、客体的性质,决定了实践工具的运用和实践结果。实践的主、客体和工具是第二层的要素,其中主体又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实践的发动往往取决于主体的需要,而实践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实践主体本身的能力;实践的客体的性质和规律对整个实践活动的发生也起决定作用,对主体作用的发挥起限制和规定作用;实践工具是联系实践主、客体的桥梁,决定实践的效能。实践的结果作为第三层次的要素,是以上四种要素的综合,受其他要素的影响。
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一)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区别
列宁说:“认识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整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的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的构成、形成过程”。实践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也是认识的基础,并且进一步推着认识的发展,检验认识的正确性,当然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二者的区别是:
首先,实践和认识是人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活动,确切说,是两种性质正好相反的活动。实践活动是感性的,是看得见摸得着、可观察的;而认识活动主要是一个运用大脑去理解、去形成意见、看法的过程。
其次,实践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质世界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物质的活动,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直接同现实世界相联系、相接触;而认识则是思想的活动,是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反映、在思想上进行复制的活动,不具有这种直接现实性。
再次,实践活动是一个对象化、客观化的过程,发生在人脑外部,是客观的活动;而认识活动则是一个主体化、主观化的过程,是人脑的活动,是主观的活动。并且实践和认识的结果也不同。
所以可以看出,实践和认识的区别和对立,从根本上讲是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在活动领域的具体表现。对立是绝对的,但是在实际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相对意义。
(二)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联系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区别和对立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
首先,实践总是在一定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总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人的实践活动不是人们身体的纯粹的生理活动,也不是动物式的本能活动,它总是受一定的意识和目的的指导。
其次,认识又依赖于实践。认识从实践开始,认识所需的感性材料必须从实践中取得,离开实践,人的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又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
最后,实践和认识相互联系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实践转化为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产生认识。这从认识的规律中就可以把握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不断地循环发展,即解决了实践中的问题,也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总之,认识和实践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来说,都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进行,才能有更好的结果。所以,人在认识和实践中如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人的的主体性如何体现,有什么重要性,也就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探讨。
三、实践的主体性分析
关于实践的主体性的分析和理解,还得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基本含义中去理解,他说,“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对象都变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5]。
(一)实践主体与主体性
实践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主体性。实践作为人的感性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能动过程,而不是自然界物质运动那样的纯粹客观的过程。马克思关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把主体性和主体区别开来:“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进行的能动的、有意识的活动、选择和创造,本身并不是主体,它们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是人,主体性是人的规定、属性、谓语,它受主体的制约。没有了人,没有了实践主体,也就没有了实践活动及其主体性。主体性是实践发生的动力因素,值得我们研究。
(二)实践主体性的体现
实践主体性的表现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对于实践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地了解和确定实践主体性的内容和意义,正确界定其在实践中的价值,就要进一步去挖掘实践主体性的表现,以及如何科学定位实践主体性的存在与作用。实践主体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践的能动性。实践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能动性。所谓能动性,就是指活动性、积极性、主动性之意。实践既是人的一种活动,当然具有能动性。无论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还是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中;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还是在各种专业的实践中;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还是在精神生产实践、社会教育和管理实践中,人们都是在进行积极的活动,从而表现出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们的需要是实践发生的直接动力,是实践能动性的内在的根源。
2.实践的自觉性。实践活动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它的自觉性。所谓自觉性,就是主体有所认识而主动地去做,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过程总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实践活动的有意识性和目的性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能思想的存在物。凡是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能够知道、了解外界物的存在状况和活动,从而能使自己的活动受到意识的控制。
3.实践的选择性。选择有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自然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作为主体性表现的选择是人为的选择,有意识的选择,它是人作为主体根据客观的可能和主体的需要,通过比较、反复的认识过程而作出的选择。实践活动的选择还表现在对客体的选择上,取决于实践活动本身的性质和目的,取决于客体、对象本身的性质和主体能力。当然,这个选择性还体现在对具体实践主体、工具等的选择。
4.实践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实践的创造性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实践观念的创造,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在实践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其次是实践客体的创造,实践的本质就是要改变客观世界当下的存在状态,创造出适合主体需要的客体。再次是实践工具的创造,人类的实践所使用的工具,除了原始时代的现成生产工具,都是自己创造的。最后是实践结果的创造,实践结果是实践对象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造成的。
5.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中即包含有社会性,人之能作为人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就已经包含着他接受了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的个人”[5]。所谓实践的历史性,就是指它在时间中的变化性、发展性,任何实践形式的非永恒性。任何实践形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只具有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这也表现出马克思哲学其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也就是事物发展的永恒真理以及人的认识的规律的体现。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证明实践的主体性是存在的,并且也具体地体现在实践要素和实践的过程中,所以,在实践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呈现出主体性的特征也就成为实践结果得以实现的前提环节。谈实践的主体性也应该把握其物质前提,也就是理解实践本身的客观性,实践是在客观物质世界中进行的。这也是我们在以往实践和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的关于人类自身的主体性能力的界定和约束,所以说,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和谐的社会中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任何时期的实践得以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终归宿。
[1]吴晓明,王德峰.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1.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239.
[3]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0.
[4][5]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71.
[6]王南湜,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5.
B023.3
A
1009-6566(2010)06-0072-03
2010-10-12
成丽萍(1963—),女,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经管与社会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