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与创新: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的三维体系建设
2010-03-22王国敏
王国敏 罗 静
突破与创新: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的三维体系建设
王国敏 罗 静
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西部 “区域情”和农情,坚持三项原则,即“以工哺农”原则、“技术创新”原则、“劳动力资源资本化”原则;必须抓住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着实把握住三个中心,即努力发展壮大畜牧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最终要实现三大目标,即农业生态化与增效稳定化、农村文明化与发展科学化、农民现代化与增收持续化。
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
一、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科学理解
有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生产力的问题,即只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就能够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我们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日本和西欧三条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农业现代化内涵时发现: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物质装备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可以看出,前两者属于农业生产力的范畴,具有普适性;而后者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包括农业组织形式、经营形式及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本质属性,因而具有特殊性。概言之,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合,它既具有普适性,又具有特殊性。各国、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它经历了探索起步阶段——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 (1949年 -1956年),曲折缓慢发展阶段——人民公社时期 (1956年-1978年),重新步入正轨并健康快速发展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1992年)及未来发展之路——产业一体化 (1992年至今)四大阶段,但各阶段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有盛有衰,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不仅整体上具有特色,而且各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了相当的差异性。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破除约束瓶颈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层级分明的农业现代三维体系。
二、我国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约束“瓶颈”
在我国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深入、辩证的分析问题,切实把握“西部情”,以期在此基础上构建西部农业现代化的三维体系。
(一)我国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比较优势
建设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体系,必须深入分析并充分发挥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比较优势。
1.农业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农业自然资源是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我国西部地区是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是东中部地区无法比拟的。西部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人均优势度”及“总丰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前 12位,其中,“总丰度”高达东部的 4.17倍〔1〕。一是土地资源广阔。西部 12省(市、区)土地面积为 675.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0.36%;人均土地 6.85公顷,为全国人均土地的 2.4倍〔2〕。二是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分布集中,具备形成优势支柱产业的资源基础。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156种矿产中,西部有 138种;在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的煤炭、油气、钾盐、铬铁矿等资源在全国举足轻重。①西部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将进一步勘查.新华网,www.news.cn.2006,09,05.同时,西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52.17%,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国资源总量的 29.39%和83.42%。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7.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三是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特殊的地貌、气候条件使西部地区拥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从西南部亚热带雨林到西北部干旱荒漠,其物种类型分布齐全,区系结构复杂。此外,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和完整的生物体系也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为西部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农业生产环境比较优势。农业生产环境是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潜在实力。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均优于中东部地区。一是农业污染少。我国西部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加之高原、山区风蚀、水蚀在造成地表土壤和水资源流失的同时,也使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富集和存储;山坡地广种薄收,化肥、农药等现代化的无机能源投入较少;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光、热、土资源丰富,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有利于发展无公害、天然性、生态型绿色农产品。二是工业污染小。由于西部工业起步较晚,除了部分工业集中区和少数矿区因技术落后,污染较为严重外,大部分地区则因山高、路远、人烟稀少,环境污染很轻。这为西部地区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3.农业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农业劳动力是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农业劳动力区域成本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一地区由于拥有大量的未被充分利用的劳动力而具有的比其它地区成本低得多的初级劳动力供给,从而使农产品在区际市场上具有低价竞争优势。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农业产业化层次较低,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薄弱,农业结构相对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季节性剩余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 50%以上,其中,西北 6省区高达 83.7%〔3〕。但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劳均农业总产值较低,因而,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储运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应该辩证地看待农业劳动力成本低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初期,较低的农业劳动力成本因可以推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行业的发展而具有比较优势;而从经济发展长远看,较低的农业劳动力成本必然阻碍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行业整体价值的提升及劳动力收入的提高,从而转变为比较劣势。
4.农业空间地理比较优势。农业空间地理是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国西部地区拥有相对充足的光热资源、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资源。一是光热资源相对充足。我国西部地区年平均辐射量为 160~200千 J/ cm 2,居全国第一高辐射区域和第二高辐射区域,日照时数 2500~3000h。〔4〕西北地区全年日照时数多,气温日差变化较大,有利于植物光合产物的积累,适合发展大农业,特别是喜光作物生产;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大部分地区年活动积温在 4500℃以上,降水充沛,水热资源组合较佳,地形复杂,具有发展多熟种植和立体农业的潜力。二是地形复杂、气候资源多样。西部地区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发展高原农业、盆地农业、丘陵农业、沙漠绿洲农业和河套农业等特色农业。
5.农业沿边区位比较优势。农业沿边区位是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独特优势。这一独特优势体现在地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两个层面。一是地缘关系广阔。我国西部地区地处西北和西南边陲,与 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一万二千多千米,连接 15个贸易口岸,这是新一轮开放——“沿边开放”——的主体。沿边区位优势造就了广阔的地缘关系,无疑为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边境贸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二是亲缘关系紧密。西部地区聚居着 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族意识、消费习惯等方面均与周边邻国,甚至与中亚、西亚诸国有许多共同之处,其经济也具有互补性。这造就了紧密的亲缘关系,为我国“向西开放”,与西亚、中亚各国发展全方位的经贸关系提供了“亲情纽带”。
(二)我国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约束“瓶颈”
我国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存在诸多约束瓶颈,即存在众多“木桶短板”。因而,要增加 “木桶”盛“水量”,促进西部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就必须深入分析并竭力破除其约束瓶颈。
1.物质资源约束瓶颈。物质资源约束瓶颈是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拦路虎”。这主要表现为缺乏进行有效生产活动的客观条件和公共设施条件。一是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土地贫瘠,产出率低。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96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从 19.5亿亩减少到 18.26亿亩,平均每年减少 110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由 2003年的1.59亩骤降为 1.39亩,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 2.88亩相比,差距很大。虽然西部人均耕地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西部各省也存在差异。以四川省为例,2005年,据统计,总人口已达到 875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到 80%以上。而四川的耕地总面积只有 5856.6万亩,人均耕地仅 0.67亩,不仅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 0.8亩的警戒线,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 2.88亩的 23%。同时,西部地区耕地质量差距较大,较好的一、二等耕地所占比例较小,其中有 10省区 (市)低于全国水平,甘肃、青海、宁夏等省 (区)仅占 50%或 50%以下〔5〕。尤其是农村户均经营规模小,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目前,我国农户数量巨大,有 2.3亿户,平均每个农户占用耕地规模仅为 0.5公顷,相当于韩国和日本的 1/3,欧盟的 1/40,美国的 1/400〔6〕。西部地区的户均经营规模大致等于全国水平。此外,西部地区土地贫瘠,土地营养结构失衡和质量下降使得土地产出率低,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小。资料显示,2006年,东、中、西部地区每公顷谷物平均产量分别为 5698.92、5355.83和 4575.67公斤,西部地区与东部相差 1122.25公斤;西部与中部相比也低780.16公斤。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设施及水库总容量均不足,致使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承灾、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弱小。全国范围内,青海和西藏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居全国倒数第三、四位,西藏和青海的有效灌溉面积最小,宁夏和西藏的水库总容量最小。同时,西部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最大的是新疆和甘肃,与全国水平 59.9%差距较大,分别高出 18.9和14.7个百分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7.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
2.人力资本约束瓶颈。人力资本约束瓶颈是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智力缺陷”。这主要表现在西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地区差异大。从教育资金来源及东中西部获得教育资金的比重看,地区不平衡状态严重:东中西部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重分别 58.64%、18.51%、22.85%,西部与东部相比相差 35.79个百分点。尤其是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更不平衡,东中西部分别是 62.59%、22.80%、14.61%。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7.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西部与中部、东部的比例是 1∶1.56∶4.28。二是城乡教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技能培训不足。我国的教育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3~14年,而 4.9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 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 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到 5%,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 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 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 11.62%,大专以上只有 0.5%。西部地区情况更为严重,据统计,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的比例,全国平均为 9.108%,西部有 6个地区高于 15%,西藏最高位47.125%,青海为 25.144%,贵州为 19.185%,甘肃为15.172%,云南为 15.144%。〔7〕西部地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农业现代化建设主体严重缺失。
3.生态环境约束瓶颈。生态环境约束是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软肋”。这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恶劣及其带来的农产品安全性低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恶劣,缺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自然生态条件。2006年西部水、大气污染次数分别为 204次和 97次,占全国该类污染总次数的42.32%和 41.81%。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现象十分突出。在西部 11个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有宁夏、陕西,其水土流失率高达 69.94%和 66.87%。中国已有 1/4以上的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 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西部的 7省区,西北及内蒙古 6省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地区,荒漠化总面积达 18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 71.7%。西部地区荒漠化扩展速度由 20世纪 5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年增加到现在的 2460平方公里/年,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8〕水资源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平均每年缺水量 358亿 m3,其中农业缺水 300亿 m3,占总缺水量的 83.8%,旱灾面积达 4亿多亩,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对西部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还导致了自然资源的频繁发生,2007年西部地区受水旱灾的影响,受灾面积达到 1721.2万公顷,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平均达到 56.91%。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 2007.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二是农产品安全性不高,缺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品质条件。目前,西部地区农业大多处于“化学农业”阶段,有的地区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阶段。西部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安全性问题十分严重,这不仅包括农产品数量安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且增速与年份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R=0.97);化肥利用率低,化肥P、N比例比全国高三个百分点;农膜使用量高达 29万吨,占全国农膜使用总量的 42%〔9〕。
4.市场与服务约束瓶颈。市场与服务约束是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 “流通痼疾”。这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市场条件。西部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格局是:处于流通过程两端的产区初级集贸市场和零售市场比较活跃,但处于中间环节的多级批发市场,特别是跨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大型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尚未形成规模,期货市场也尚未崭露头角。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服务条件。基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尚未广泛建立,传统的基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功能又主要是农业产中服务,大部分产前和产后服务落后甚至缺失;同时,传统的服务体系不仅在多种经营组织培育、新技术推广、农民定期专项培训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而且在占其主要部分的农业产中服务方面也同样存在项目单一的问题;农业的经济、科技、市场信息不畅通,尚未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信息发布的网络系统,使得西部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
三、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维体系建设
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维体系,即坚持三项原则,把握三个中心,明确三大目标。
(一)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三项原则
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在立足西部 “区域情”和农情的基础上,坚持三项原则,即,“以工哺农”原则,“技术创新”原则,“劳动力资源资本化”原则。
1.“以工哺农”——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当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阶段以后,就应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这是一个普遍的趋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已具有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同时,我国西部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艰难时期,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比东中部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市场、资源、资本、环境等约束,且随着加入WTO,在近期内,西部农产品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呈不断下降态势。因此,要从整体上促进西部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 “以工哺农”原则,强化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
2.“技术创新”——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原则。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种差距从根本上讲是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差距。有学者采用超函数的方法研究了东西部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缺口比率,分别为 0.8169、0.6594和 0.5537、0.6860。〔10〕这说明,不论在农民接受技术的能力、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上,还是在农技人员的素质以及对农业技术的资金支持上,东部地区都明显要高于西部地区。这就加剧了落后的技术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先进型、精良型、适宜型、生态型技术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延迟了西部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阻碍了西部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坚持 “技术创新”原则,不断提高优质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和产品贡献率,引进技术设备,并进行适宜型的创新。
3.“人力资源资本化”——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原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却在不断上升,因此,在当今,经济现代化的社会报酬递增的源泉在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制度的创新。〔11〕我国西部存在严重的人力资源双重 “悖论”,一是低素质农村劳动力的过度富余与人力资本的严重短缺共存;二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急需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民与不能留住农业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共存。这一双重“悖论”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西部要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人力资源资本化”原则,实现农村人口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化程度。
(二)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把握三个中心
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着实把握住三个中心,即努力发展壮大畜牧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1.畜牧农业——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中心。我国西部草地资源丰富,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中国五大牧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五省区,均属西部。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大约 540万 kmx,草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土地类型,约有草地 243万kmx,占西部地区国土总面积的 45.5%,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 61%〔12〕,人均牧草地面积 11.3亩,全国平均 3.3亩,是全国平均数的 3.42倍。〔13〕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具有发展草牧业、生产、加工畜牧产品的现实能力,必须把发展畜牧农业提升到推进西部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加以重视。
2.绿色生态农业——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潜在中心。西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根本上是要从生态环境建设入手,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和恢复,绿色生态农业才能有效发展。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必须坚持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改变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的传统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的思想观念,从而逐步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绿色生态农业。
3.特色农业——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普适中心。特色农业是以特、优、名、精、新等为基本特点,具有生产地域性、产品优质性、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性的农业。我国西部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物种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生产环境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空间地理优势及沿边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西部地区具有普适性。但是,西部各地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又要结合自身经济、社会、自然、历史文化特色,生产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具体讲就是利用物种资源优势,发展珍、野、稀、名、特产品;利用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优势,发展土特产品;利用生产环境优势,发展绿色产品;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精细农产品;利用沿边区位优势,发展民族饮食产品等。
(三)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明确三大目标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坚持三项原则、把握三个中心的基础上,最终要实现三大目标,即农业生态化与增效稳定化、农村文明化与发展科学化、农民现代化与增收持续化。
1.农业生态化与增效稳定化——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农业生态化是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保证农业生态环境自身良性循环;增效稳定化是指西部在实现农业生态化的同时,必须稳定粮食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稳步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政治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过程。它们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农业生态化是增效稳定化的基础和条件,而增效稳定化是农业生态化的目标和价值体现。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互助共进,才能发挥西部农业的最大功效。同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农业生态化道路,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对于我国西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又是缓解西部资源约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效益的根本出路。
2.农村文明化与发展科学化——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农村文明化是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的过程;发展科学化是指农村的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中,在农村城镇化的大方向下,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基础上,使得新农村建设有序、稳步推进的过程。二者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农村文明化的是发展科学化的基础和精神动力;而发展科学化是农村文明化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互助共进,才能有效推进西部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进乡风文明,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序、稳步推进,对于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提升村民整体素质、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又是顺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3.农民现代化与增收持续化——西部地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农民现代化是指即根据科技水平、市场经济发展及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的过程。增收持续化是指在实现农业内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深、精加工等来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强农业的综合产生能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并通过有序、有目的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二者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农民现代化是增收持续化的基础和要求;而增收持续化是农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同时又进一步推进农民现代化的进程。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互助共进,西部农业现代化才能产生更大的效果。同时,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现代化,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又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
〔1〕张士功,等.发展西部特色农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快速转变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06).
〔2〕王成勇,李硕.中国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转化战略 〔J〕.甘肃理论学刊,2001,(11).
〔4〕高旺盛.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现代化途径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7).
〔5〕田雪原.开发西部务先弄清资本结构现状 〔N〕.中国民族报,2001-1-1.
〔6〕倪洪兴.强化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J〕.中国农村经济,2009,(01).
〔7〕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76页
〔8〕韦苇.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0.
〔9〕高怀友,等.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 〔J〕.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学报,2003,(03).
〔10〕杨国涛.我国地区间农业技术差距的一种超函数测算方法 〔J〕.安徽农业科学,2007,(22).
〔11〕[美 ]西奥多.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顾兴树等.西部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初探 〔J〕.特区经济,2006,(01).
〔13〕孔祥智,关付新.特色农业: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 〔J〕.农业技术经济,2003,(03).
(本文责任编辑 王云川)
F30;F061.5
A
1004—0633(2010)01—0072—0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批准号:07&ZD027)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批准号:08AJY003)的阶段性成果。
2009—06—29
王国敏,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罗静,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