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报刊评论文体的标记象似性特征
2010-03-21柴艳
柴 艳
(武汉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
1 标记象似性和文体特征的关系
1.1 象似性和文体特征
“象似性”研究起源于皮尔斯,他断言:“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1-3]。象似性是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4]。Halliday[5]将文体视为突出,布拉格学派的Spitzer将文体视为对常规的偏离,是作者为取得某一特殊效果而“选择”使用的特殊的语言形式。语言结构象似性原则的具体运用就可产生特定的文体效果。王守元[6]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象似性以批评家和语言学家都未能阐明的方式对表达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语言使用者会时常运用各种象似性原则来取得文体特征。蓝小燕[7]探讨了数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的频繁使用给政治演讲带来的正面文体效果。任大玲[8]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语篇象似性在取得文学作品文体特征方面的重要性。颜小娜等[9]进一步从象似性在语篇中的普遍存在形式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认知理据。聂新艳[10]从英汉语言出发,探讨了顺序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效果。数量象似性原则的遵循或违反可取得英语报刊文章的文体特征及效果[11]。
1.2 标记象似性和文体特征
人类认知的一般顺序是按照无标记到有标记的顺序进行的。我们在习得语言的时,往往都是先从无标记语言项开始,然后才是有标记项,如:从单数到复数,从基数词到序数词,从动词原形到过去式,从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到比较级和最高级,从陈述语气到虚拟语气,从简单句到复杂句,从陈述句到疑问句,从主动句到被动句等。这是因为无标记项比有标记项结构更加简单,更具有一般化的意义,使用频率更高,用于更广泛的语言环境中。Jakobson[12]有一句经常被引用的名言:“零缀不可能用来表示标记范畴,加缀也不可能表示无标记范畴。正如Greenburg所举例子:没有一个语言的复数形式不用一些非零缀语素变体,而单数总是由零缀表达的。”
标记象似性是指在语言符号形式和意义有理据的基础上,在形态和句法上有标记的范畴,必然在语义上也是有标记的,有标记象似于额外的意义,无标记象似于可预测的信息[13]。用有标记语言项代替无标记语言项可以获得“突出”或“偏离”的文体效果,使语句带上一定的文体色彩[14]。英语报刊文章中的新闻英语,是一种具有其自身语言特色的文体。由于偏离常规的标记性语言成分、形式或结构象似于额外意义或特殊意图,标记象似性对于新闻英语文体特征的取得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其中发挥巨大的文体效果[15-16]。曹海燕[17]总结并解释了标记象似性原则可取得英语新闻语篇的文体特征。
与以叙事为主、短小精悍的消息相比,英语报刊评论文章以阐明事理为目的且篇幅较长,更加需要与众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生动性和吸引力,抓住读者百忙中的一瞥。作者在写作中都努力使语言显示出超乎寻常的风格,以达到抓住读者,使受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新闻,包括其中的主观思想和倾向的目的。了解这些标记特征后面的额外意义是我们进行文体分析的重要途径。笔者试图用标记象似性来着重解读英语报刊评论文章的各种标记特征,探讨标记象似性原则在其中发挥的文体效果,从而从本质上把握英语报刊评论文章的文体特征,以帮助读者理解。
2 英语报刊评论文章中的标记象似性
以下特选取原版新闻英语的评论文章为研究材料,从几个层面对新闻英语评论文章中的标记特征进行分析:
2.1 语音层次的标记象似性
语音层次的标记特征主要表现在头韵和压韵的使用上。头韵是英语中常用修辞手法,具有节奏美和音韵美,有着良好的美学效应,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18]。
“Of course, New Orleans’ local and state of officials must do their part as well, and demonstrate the political and practical will to rebuild the city efficiently and responsibly.”—New York Times, Dec 11, 2005
在“political and practical will”词组中,作者偏离常规地同时使用头韵和压韵的语音标记,进一步突出了想要重建被飓风摧毁的新奥尔良市,政府不仅要有重建的政治打算,更要有实际、高效和负责的行动,两者缺一不可。
2.2 词汇层次的标记象似性
(1)形象词
偏离词汇使用的常规,精心选择内涵丰富且生动形象的词汇,不仅可以表达“发生了何事”,还能表达是“如何发生”的,引起读者的感官反应,为主题制造强劲的冲击力。
“It is beyond dispute that many hurricane victims face extraordinary hurdles in finding new jobs.”—New York Times, Feb 19, 2006
“hurdle”一词原意为体育或赛马用的栏架,引申为“难关、障碍”。“hurdles”的运用形象地表达了飓风受害者找新工作时,就像跨栏比赛中要跨过一个个栏架,克服重重困难,比“difficulty、hardness”等抽象词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2)新造词
新造词不是指作者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是由旧词衍生出新义或通过词类转换旧词新用。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is arguing that standardized tests would only dumb down an excellent education system.”—New York Times, Feb 26,2006
作者将本为形容词性的“dumb”当成动词使用,脱离该词的常规用法,突出强调了对“标准化测试”的强烈反对,认为其只会使现有的完美的教育体系哑然失色。
(3)跨语域词
跨语域用词就是偏离词语使用的常规语域,使词语的语体色彩或感情色彩暂时移位。
“This energy-guzzling congestion will only become worse as India continues producing fairly high-quality goods and services at lower prices”—New York Times, Feb 19, 2006
报刊评论文章中,尤其是就某一特别严肃和正式的话题讨论时,一般是使用书面语体的。以上讨论的是非常严肃的印度能源消耗问题,而“guzzling”一词却是用于非正式场合的口语词,意思为“毫无节制地狂吃滥饮”。这一语域标记词的使用形象地刻画出印度在能源消耗方面的无节制性,能使读者对印度能源消耗的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句法层次的标记象似性
(1)被动语态
从认知的顺序来说,被动态相对于主动态是一种有标记特征。被动语态强调的是事件本身或动作的接受者而非施事者,尤其是一场灾难、战争中的受害者;同时,也符合读者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在第一时间迅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相比之下,汉语新闻由于受到语言习惯的限制,很难在这方面具有类似的表达优势[19]。
“The tsunami was an extraordinary catastrophe.12 countries were stricken, two million people were displaced, entire towns ware annihilated.”—New York Times, Dec 28, 2005
以上句中,被动语态的连续使用不仅避免了多次重复事件的施事者“tsunami”,更突出强调了事件本身即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虚拟语气
在英语语法中,“could+do”,“would+do”都为正常搭配,为无标记用法。但形式“could+have done”,“would+have done”就是一种偏离常规的标记形式,象似于其所要表达的概念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But given the steadily mounting evidence of the present and potential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change,one would surely have expected America’s negotiators to arrive in Montreal willing to discuss alternatives.”—New York Times, Dec 13, 2005
以上句中虚拟语气标记形式的使用突出谴责了美国在全球气候变暖危及生存的严峻形式下,应该积极与会共商对策而事实上却没有的消极态度。
2.4 修辞手段的标记象似性
修辞是偏离了常规词序、句序或字面意思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标记形式必定含有强调、修饰的额外意义,能够取得特殊的文体效果。各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可增强评论文章的深刻性和生动性,避免了语言的生硬和枯燥。
(1)比喻
“At this moment the reconstruction is a rudderless ship. There is no effective leadership that we can identify.”—New York Times, Dec 11, 2005
以上句中,新奥尔良市的重建工作被暗喻为一艘“无人掌舵的船”,其缺乏有效领导的混乱局面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反语
直接肯定是无标记形式,而反语——否定反面的间接肯定就是有标记形式。
“The energy savings from updated standards would not be trivial at a time when prices for oil and natural gas have zoomed.”—New York Times, Oct 31, 2005
以上反语(“不是不重要”)的使用更加强调了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更具表现力。
(3)矛盾修饰法
矛盾修饰法是把两个语义截然相反的词语连用的特殊对比,如“living death”, “wisest fool”, “glorious defeat”。其特殊的词序必然能形成突出的文体特征。
“If the rest of the nation has decided it is too expensive to give the people of New Orleans a chance at renewal, … Our nation would then look like a feeble giant indeed.”—New York Times, Dec 11, 2005
上句中,作者偏离常规地用“feeble”(虚弱的)来修饰“giant”(巨人),这两个词语语义对比鲜明,强烈地讽刺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新奥尔良市重建方面的不力。
2.5 书写和编排形式的标记象似性
Johathan Bignell曾说,不光语言符号可传递信息,印刷和排版方式也可以。这类标记特征主要运用在新闻的眼睛——标题中,标题醒目了,整个文章都显得很突出。
“Congress, Can You Spare a Dime?”—New York Times, Feb 19, 2006
以上标题使用了粗体、大字号、首字母大写、问号等标记手段,显得非常突出。尤其是问号的使用,似乎是作者代表读者在质问国会,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
3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作者有意识地使用了语音、词汇、句法、修辞、书写等各个方面的标记特征,实现了英语报刊评论文章语言“突出”、“偏离”的文体特征,从而成功达到吸引读者,使受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新闻,包括其中的主观思想和倾向的目的。读者也可以从不同层面对英语报刊评论文章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参考文献:
[1]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
[2]Peirce C S.Collected paper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3]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丛禾.论语言中隐喻与象似性的认知关联[J].外语与翻译,2008(2):26-31.
[5]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1994.
[6]王守元, 张德禄.文体学辞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7]蓝小燕.从象似性看政治演讲的文体效果[J].山东外语教学,2008(3):35-40.
[8]任大玲.试论文学作品中的语篇象似性及其文体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107-111.
[9]颜小娜.语篇象似性及其认知理据初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63-65.
[10]聂新艳.认知语言学中的顺序象似原则及其文体效果[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4):31-36.
[11]曹海燕.英语报刊文章中的数量象似性原则[J].连云港师范学校学报,2005(1):74-78.
[12]Jakobson O. Implications of language universals for linguistics [M]//Joseph Greenberg. Universals of language .Cambridge: MIT Press, 1966.
[13]Haiman J.Iconicity in syntax[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5.
[14]Simone.Iconicity in language [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4:153.
[15]Haiman John. The iconicity of grammar: 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 [J]. Language, 1980(56): 515-540.
[16]王寅.象似性:取得文体特征的重要手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4):39-43.
[17]曹海燕.英语新闻语篇中的标记象似性原则[J].鄂州大学学报,2005(12):62-65.
[18]赵明.英语头韵的美学效应与翻译[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2):72-74.
[19]张健.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平析[M].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