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2010-03-21高宝柱

天津医药 2010年5期
关键词:梗阻性室间隔全麻

高宝柱 赵 军 孙 熠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不明原因的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达15 mm或以上,并导致左室流出道梗阻,心脏猝死是本病的主要并发症[1]。此类患者手术麻醉的关键是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我院近期对4例并存HOCM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治疗,麻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2009年2月我院对4例术前经超声心动图(UCG)确诊的HOCM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49~85岁,平均(66.5±18.5)岁。本组4例中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2例,梗阻性黄疸、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乳腺癌根治术1例。4例均并存高血压,病史3~20年,3例合并冠心病,1例合并糖尿病。本组患者UCG示室间隔厚度18~40 mm,平均27.5 mm,左室流出道最大压差 18~20 mm Hg(1 mm Hg = 0.133 kPa)。4例中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全麻)3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例。全麻患者静脉注射(静注)咪达唑仑2~5 mg,依托咪酯10~13 mg,维库溴铵6~8 mg,芬太尼200 μg行诱导插管,然后吸入0.5%~1.5%异氟烷及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和)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后进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经L2~3穿刺,置入导管,注0.5%罗哌卡因12 mL,麻醉平面达L5~T8。术中泵注氯胺酮25 mg/h、咪唑安定2.5 mg/h辅助,并泵注去氧肾上腺素维持循环稳定。

1.2 结果 在3例实施全麻的患者中,1例诱导后血压降至80/50 mm Hg,分次静注去氧肾上腺素100 μg后,血压升至180/100 mm Hg,经吸入异氟烷加深麻醉后血压维持稳定;2例诱导后及手术开始时心率减慢至40~49次/min,静注阿托品0.2~0.3 mg后心率增至60~70次/min;1例入室后频发室早,静注利多卡因50 mg后室早消失。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椎管内注入局麻药及静脉泵注氯胺酮和去氧肾上腺素后,循环呼吸稳定。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2 讨论

HOCM是由心肌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2]。典型的HOCM为室间隔非对称性增厚,厚度达15 mm或以上,室间隔肥厚与左室后壁不成比例,两者之比大于1.3∶1。肥厚的室间隔凸向左室流出道,加之二尖瓣前叶收缩时呈前向运动,使左室流出道变形、狭窄,导致左室腔内梗阻,继而发生代偿性左室肥厚及心腔内压力差加大[1,3]。本组4例室间隔肥厚程度、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均符合HOCM诊断标准。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HOCM的首选药。当梗阻加剧致心排出量下降时应选用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和)β受体阻滞剂,选用β受体激动剂如麻黄碱、多巴胺等治疗,可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本组例4因肺功能较差而选用硬膜外麻醉,为利于监测血压,麻醉前建立了有创动脉压监测,术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调控血压,并泵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取得良好麻醉效果。本组例1全麻诱导后血压一度下降至80/50 mm Hg,心率降至45次/min,即刻分次静注去氧肾上腺素100 μg、阿托品0.3 mg后心率达70次/min,血压升至180/100 mm Hg,吸入异氟烷加深麻醉后血压恢复正常,本例患者心率减慢为静注芬太尼所致,对此可用阿托品拮抗[4]。本组例2入室后出现频发室性早博,静注利多卡因50 mg后消失。Chang等[5]分析了69例HOCM患者中的死亡病例,其主要原因与心律失常及左室流出道狭窄迅速恶化有关;因此,对高危患者应安置自动除颤器,限制剧烈活动或建议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提高生存率;其认为对HOCM患者手术选用全麻较椎管内麻醉风险低,强调禁用硝酸酯类药物,麻醉时尽量避免因使前后负荷降低、心肌收缩力增强及心动过速等致心排出量降低和心肌负荷加重,需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以指导液体治疗,一旦发生高血压可增加吸入麻醉药浓度及适量应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和利尿剂也应避免使用,因其可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6]。

[1] 马文珠,张寄南主编.心肌疾病[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5-120.

[2] Hoblinger A,Tiemann K,Nickenig G,et al.Resolution of refractory ascites after transcoronary septal ablation for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in a cirrhotic patient[J].Z Gastroenterol,2008,46(10):1194-1197.

[3] 张秀华,洪溪,叶铁虎,等.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病人的麻醉探讨(附 5例报告)[J].中国麻醉与镇痛,2002,4(3):196.

[4] 卿恩明主编.心血管手术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7.

[5] Chang KH,Sano E,Saitoh Y,et al.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undergoing non-cardiac surgery[J].Masui,2004,53(8):934-942.

[6] 岳云,吴新民,罗爱伦主译.摩根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8-409.

猜你喜欢

梗阻性室间隔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成功救治1例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