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护理岗位需求理念进行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10-03-20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学课程体系岗位

王 勇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以护理岗位需求理念进行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王 勇

(大连铁路卫生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1)

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以护理岗位需求理念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涉外护理为突破点,才能做到及时调整课程安排,拓展课程体系内容,与国外护理教育接轨,满足护理岗位的需求。

护理岗位需求;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普高热”及高等护理专业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出现生源质量差、招生难、管理难、就业难的局面,师资流失严重。因为中职生入学分数偏低,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广大教师普遍反映学生难教,学生也反映护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难学,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结果是学生基础没有打牢,而实际工作的护理岗位职业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导致教育与岗位需求脱节。据调查,考入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分数低不能升入高中或高职。他们之所以选择护理专业,主要是为了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奠定基础。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核心。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现代护理学科在临床的发展与现代护理理念,应以目前各级医院护理岗位需求进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真正做到以“岗位需求→能力要求→素质结构→知识技能”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模式进行[1]。

1 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及时调整课程安排

目前各级医院对护理岗位有明确的要求。岗位的基本要求是:护士应具有一般病症的常规护理能力和专业护理能力;对急重病症的特殊护理能力,常见病症的预防、保健及康复指导能力,一定的护理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健康评估能力,进行健康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因此,应该以“三基三严”为重点,强化基础、提高技术、改善服务,全面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努力为病人提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的护理服务。

笔者通过对大连市10多所医院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关于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相关岗位能力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经统计分析得出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法制观念、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心理护理能力、健康指导与宣教能力、急救护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等方面较差。此外,将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同各医院护理部主任及科室护士长座谈后,分析得出,需要增加理论课学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基础、心理学(护理)、医学伦理学;需要减少学时或删除的课程依次为:物理、数学、政治、化学;需要增加实践课学时的课程依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心理学(护理)、外科护理学、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因为这些学科的临床应用性与针对性较强,越来越受到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重视。建议增加法律基础、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人际沟通、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学时,因为这些课程多是适应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能体现时代特征的课程。在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下,不应该过度强调普通文化课的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自卑心理,既不利于学生成长,也有悖于职业教育的原则。因此,笔者认为应适当删除或减少文化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课的学时数,增加人文类程与专业类课程的学时,如护理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法学基础、预防医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概论、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精神病护理学、创业与就业指导、康复护理学等,将预防、保健、康复等理念贯穿于护理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应聘请医院的优势教学资源参与护理教学,例如:聘请医院专科护士长和护理人员经常性指导教学。可以在师资、实验室、教学设备等方面实现与医学院联合教学,协调发展。通过了解护理职业岗位实际要求,从核心课程入手,尤其是基本护理技术、成人护理技术、儿童护理技术、母婴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技术、手术室护理技术增加实训学时,要制订详细的实训大纲、实训技能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始终把基础护理操作训练和专科护理基本技能训练作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加强护士行为规范、礼仪知识的训练,为培养护士特有人格提供理论支撑。可将课程分解,按照岗位需求,与专业课、文化课重新组合,使中职护理教育内容与岗位需求融合,为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增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课程设置要有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的安排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渐进展开,要重点强调课程之间严格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

2 以就业为导向,拓展课程体系内容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经过2年的在校学习和8个月的护理临床实习,对护理专业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和体会,并且非常关注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前途,因此笔者对我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能就业,同时在业余时间提高学历。在对课程设置的调查中,认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比例超过了认为护理专业理论教学需要加强的学生比例,学生普遍希望增加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护理文件书写能力的课程,尤其是希望增加社区见习的时间。

学生希望护理专业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医院护理工作实践,能够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学校应建立核心课程,确定各科目的最低学习标准和基础学习要求,进而建立相应的扩展性课程。除了必修课程外,学校应提供相关选修课程或方向课程让学生选修。在学生入学开始鼓励学生参与美容师、插花师、按摩师、公共营养师培训,使学生在完成护理专业学习的同时,获得其他相关资格证,为顺利就业开辟更多的渠道。

3 以涉外护理为突破点,与国外护理教育接轨

突出国际化的特色,意在让所有护理专业学生都能熟悉和掌握全球化背景下护理教育运作的模式[2],达到使学生走出国门,拓宽学生就业途径,提高学校知名度的目的。

(1)充分利用本校已有的教师资源和教学条件,以涉外护理为突破点,对一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外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外语。

(2)培养双语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我校通过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日本福祉大学等合作办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认知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2004,3:4~8

G630

A

1671-1246(2010)24-0070-02

猜你喜欢

护理学课程体系岗位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