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防治肿瘤中的特色和优势*
2010-03-20郑文科商洪才
郑文科,商洪才
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3大类。但是上述疗法在治疗肿瘤时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不能确保控制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当今,临床疗效评价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疾病为核心”,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的治疗模式正向以“患者为核心”,谋求最好生活质量的人性化治疗模式转变,突出“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观念。这种理念恰恰符合中医治病的思想,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调和阴阳,充分调动患者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以达到最终治愈疾病的目的。
1 “治未病”与肿瘤预防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早在《内经》时代就已提出,并且一直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临床也十分重视对肿瘤的预防。在肿瘤的早期或亚临床期加以中医药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
林洪生[1]认为人到中老年以后,“虚弱风烛,百病易攻”,应当“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避免可能发生肿瘤的各种致病因素,同时合理使用健脾益肾药物,固护正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防止肿瘤的发生。此外,对于某些致癌因素引起的癌前病变,要及时进行干预,防止疾病发展。张建军等[2]应用自拟方益胃汤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结果显示,加服中药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组。
2 放疗后并发症的治疗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一种放射线作用于肿瘤细胞核内染色体DNA,直接、间接杀伤或诱发细胞凋亡致细胞死亡的方法。放疗过程中,由于不同肿瘤组织对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正常组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倘若损伤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则可危及患者生命或严重致残。另外,长期放疗,还会导致免疫功能抑制、致畸、致癌等危险。
中医认为,放疗在有效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及人体正气,出现一系列症状,中医辨证属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湿热内阻,治宜清热利湿;脾胃不和,治当健脾和胃。临床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辨证用药,采用滋肝补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法。
袁昌劲等[3]通过个体性的辨证论治,对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炎、咽喉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胃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脑脊髓炎,放射性皮炎等提出了不同治法。常忠莲[4]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经方黄土汤及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加减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应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芍药甘草汤治疗放射性膀胱炎,均取得了满意疗效。此外,还有大量关于中医药治疗放疗后并发症的报道。张代钊等[5]采用扶正解毒冲剂防治放疗不良反应,收到了明显效果。宋培荣[6]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对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的影响时发现,在不影响放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减轻鼻咽癌患者急性放疗反应,增加放疗敏感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 化疗后并发症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行之有效的抗肿瘤方法之一,尤其适于中晚期肿瘤患者。但是,由于大多数化学药物选择性差,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和脏腑的生理功能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对各系统产生的严重副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这些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免疫功能低下,肝肾功能损害,骨髓造血细胞抑制以及静脉炎等。
中医药治疗化疗后并发症有很大优势。刘宝琴[7]应用益气健脾和胃法治疗化疗引起的脾胃功能受损,疗效突出,并认为健脾药物人参、白术、茯苓、薏米对癌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
临床医生十分重视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中医药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有优势,扶正中药,尤其是补气助阳药,可激活机体免疫细胞活性,使之吞噬功能增强,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加强化疗效果。刘宝琴[7]应用滋补肝肾法也收到良好疗效。
针对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细胞抑制,中医药除增加红细胞数量外,对血小板也有一定提升作用,如应用中药羊蹄根、茜草、升麻、鹿角胶等常可见效,而目前西医尚缺乏特效手段。郁仁存教授认为,对红细胞下降的患者,宜选用党参、黄芪、当归、鹿角胶、龙眼肉、生地、熟地黄、紫河车、人参、枸杞子等;对白细胞减少者,以补气为主;针对血小板减少者,治宜益气养阴补血[8]。
4 辅助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案,然而,手术治疗肿瘤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围手术期的机体护理,手术后并发症等。
手术前后以中药扶正培本方药进行治疗,能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术后恢复,预防和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存期[9]。胡冬菊等[10]研究发现益气养精中药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Tan KY等[11]认为中医药配合手术治疗直肠结肠癌,能够减少术前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并减少直肠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陈立武等[12]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复方中药在肝癌Ⅲ期围手术期中应用能明显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及提高累计生存率。
5 防止转移和复发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在巩固期与康复期,病人经过临床治疗期,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已经不再适用,而中医药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消除体内致癌的内环境异常,诱导残存癌瘤细胞的分化与凋亡,全面改善机体各器官功能,有效防止复发与转移,巩固治疗期疗效,达到完全康复[13]。同时抓住肿瘤间歇期和缓解期的有利时机进行药物治疗或调整,扶正祛邪,防止再度发作。病后康复期通过综合手段,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等,慎防劳复。
《内经》将转移称为“传舍”,并认为“虚邪中人”,“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积”形成后,可以不断地发生传舍。中医防治肿瘤转移遵循《内经·至真要大论篇》中提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者益之”,“散者收之”。确立扶正培本,祛邪抗癌为治疗总则。陈军平[14]根据具体情况,细化成多种治法:属扶正培本的有益气养阴法,补气生血法,健脾和胃法,滋肾养肝法,温肾健脾法;属祛邪抗癌的为: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法,化痰祛湿法,理气解郁法,温通散寒法,并提出各种治法应互相渗透,灵活应用,才能做到“祛邪不伤正”,“扶正以达邪”,发挥全面抗肿瘤转移的作用。凌昌全[15]提出在防治肿瘤过程中,中医药可以全程介入,在肿瘤的不同时期起到不同的作用。
在中医药应用于大肠癌根治术后的巩固治疗研究中,梁碧颜[16]发现,治疗组(中医药联合放化疗)1、2、3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0、4.08%、20%,对照组(单纯放化疗)分别为5.13%、22.9%、36.1%,即治疗组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100%、95.92%、80%,对照组为94.87%、77.1%、65.9%,认为中医药联合放化疗对于预防大肠癌的复发转移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Hsu YL等[17]研究发现,黄连解毒汤能明显增强灭活磷酸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c2和cdc25c)的表达,并降低细胞周期A,细胞周期B1中cdc2和cdc25c的水平,从而阻滞细胞分化周期。增加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Bax和Bak)的表达,同时降低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和B细胞淋巴瘤-xl(bcl-xl)蛋白的水平,从而导致线粒体凋亡。此外,通过增强胞浆中重组人核转录因子(NF)-kB抑制物的数额,抑制细胞生存信号,并减少细胞核中NF-kB的数量和活性,同时减弱在人肝癌细胞(Hep G2和PLC/PRF/5)中Bcl-xl的表达。在裸鼠模型上,黄连解毒汤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根据实验结果,认为黄连解毒汤对人体肝癌细胞有潜在的抑制作用。
6 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成为评价肿瘤疗效的重要内容。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放化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疼痛,疲乏,睡眠,精神等多方面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提高生活质量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
贾英杰等[18]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发现,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等方面优于中药加化疗组,在抑制肿瘤病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并认为中药可以作为独立治疗方式应用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许树才[19]报道应用枳实消痞丸可以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付文胜[20]亦报道,四君子汤能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恶病质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缩短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可发生于任何肿瘤及肿瘤的任何时期,并且越到晚期恶病质的发生率越高。近年来,中医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恶病质采用中医药防治,并取得了满意疗效。其治疗疾病重点在于发扬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通过“扶正”达到“祛邪”的目的[21]。崔慧娟[22]等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具有改善癌症恶病质的作用,韩国栋[23]等临床应用中药薏苡仁提取物-康莱特治疗癌症时,发现其同时具有很好的治疗恶病质的作用。同时中药抑制肿瘤也具有多部位、多靶点的特点。还有人认为中草药类的天然生物细胞分化诱导剂与人体细胞的基因有亲和力,对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有全面提升效果,能为失序的生理机能找回新的平衡[24]。
7 结语
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肿瘤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是在西医防治肿瘤感到棘手的领域,比如在防治和减轻患者放化疗后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免疫力低下,肿瘤转移和复发以及多药耐药等方面,中医药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在配合手术治疗肿瘤方面,疗效突出。中医药在防治肿瘤过程中的特色与优势,就是针对肿瘤的特点,辨证论治,综合治疗,以扶正培元为主,辅以祛邪抗癌,把重点放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上。
同时,应正视中医药在防治肿瘤中的地位与作用,单纯的中医或西医都无法有效的防治肿瘤,中西医应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加有效地防治肿瘤,解除肿瘤患者的疾苦。
[1]张英,林洪生.“治未病”应贯穿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始终——林洪生学术经验系列[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728-729.
[2]张建军,张权.中医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J].当代中医,2010,27(10):55-55.
[3]袁昌劲,唐 求.中医药防治肿瘤放疗并发症[J].湖北中医杂志,2008,31(4):22-23.
[4]常忠莲.经方防治肿瘤放化疗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用药探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5,23(17):1366-1367.
[5]张代钊.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致骨髓抑制的研究[J].东方药膳,2009,17(1):34-35.
[6]宋培荣.中医药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5):452-455.
[7]刘宝琴.浅谈扶正祛邪防治肿瘤化、放疗副反应的体会[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24(1):64-65.
[8]郁仁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和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5):389-390.
[9]周宜强,王黎军.中医防治肿瘤的现状及肿瘤学科的发展思路[J].世界中医药,2007,12(5):259-263.
[10]胡冬菊,李媛媛,刘经选.益气养精中药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26(1):35-37.
[11]Tan KY,Liu CB,Chen AH,et al.Seow-Choen F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olorectal cancer treatment[J].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2008,12(1):1-6.
[12]陈立武,林 晶,陈 文,等.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Ⅲ期围手术期患者4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4(9):832-834.
[1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防治肿瘤四大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6-11-06(006).
[14]陈军平.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的思路与方法[J].陕西中医,2005,14(12):341-343.
[15]凌昌全.中医药在防治肿瘤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2007,26(5):390-391.
[16]梁碧颜.中医药防治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及大肠癌舌象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3-6.
[17]Hsu YL,Kuo PL,Tzeng TF,et al.Huang-lian-jie-du-tang,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induces cell-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uman liver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08,23(7):290-299.
[18]贾英杰,王 晶,张 莹.中药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6,23(4):279-281.
[19]许树才.枳实消痞丸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9,25(4):22-23.
[20]付文胜.四君子汤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14-15.
[21]张永军,马胜林,张爱琴.中医药防治肿瘤恶病质的作用[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8,28(4):373-375.
[22]崔慧娟,李 园,万冬桂,等.参附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12(5):478-480.
[23]韩国栋,李洪胜,王 建.康莱特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恶病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2006,18(3):20-21.
[24]钱伯文.中医药防治肿瘤从基因层面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2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