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大鼠蛋白质水平及其翻译后修饰的差异
2010-03-20刘金哲,杨卓
天津医药 2010年11期
虽然蛋白表达在脊髓损伤(SCI)中的变化至关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信息仍不多,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大鼠SCI早期阶段的蛋白质水平和翻译后修饰水平。用SD大鼠建立SCI模型,以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应用了基于凝胶蛋白质组学方法。先使用二维凝胶电泳、然后用专门的软件定量,再通过纳米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nano-ESI-LC-MS/ MS)鉴定蛋白质表达。脊髓损伤时有一些通路的蛋白失常,包括14-3-3 epsilon蛋白、肌动力蛋白轻链1和微管蛋白5链均有水平增高;而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1、嘧啶相关蛋白2、F肌动蛋白capping链β亚单位,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应激诱导的磷蛋白1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在损伤组织中的表现出较低的水平。翻译后修饰表示氧自由基在脊髓损伤后攻击蛋白质。应激所致的磷蛋白1的异常提示应激的发生,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1和14-3-3 epsilon蛋白变化是信号通路异常的反应。研究结果发现脊髓损伤时相应的蛋白级联反应,提出应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中的异常信号通路和氧化应激作用,这可能是对脊髓损伤的实验干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