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白塞病六例临床观察

2010-03-20汪学群

天津医药 2010年11期
关键词:风湿病学白塞病沙利度胺

汪学群

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白塞病六例临床观察

汪学群

贝赫切特综合征 沙立度胺 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类 治疗

白塞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及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以口腔、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目前该病没有很好的标准治疗方案。笔者应用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白塞病6例,病情控制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9月—2009年1月我院风湿门诊确诊白塞病患者6例,均符合白塞病1989年国际诊断标准;均为女性,年龄30~45岁,均有低热,体温37.0℃~38.5℃;均有复发性口腔溃疡、双小腿结节性红斑,针刺反应阳性,4例有复发性外阴溃疡。1例患者曾出现左眼睑周围红斑。1例出现双侧股骨头坏死,曾在某医院治疗并自行停激素9个月后出现双侧股骨头坏死,考虑为白塞病血管炎所致。

1.2治疗方法 6例患者给予沙利度胺25 mg每日2次、泼尼松30 mg每日1次,每3周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4 g,同时辅以补钙药物以防止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复查血常规、血沉(ESR)、肝肾功能,每3周复查1次。ESR正常后泼尼松渐减量至10 mg每日1次维持,以后根据病情可4周甚至8周或12周应用1次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剂量可减至25 mg每日1次。定期门诊随访至少1年。

1.3结果 6例患者发热1~2 d消失,口腔溃疡4~6 d消失,结节性红斑3~7 d消失,外阴溃疡5~7 d消失,ESR 3~6周恢复正常,其中1例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双髋疼痛3个月后明显减轻,后续维持治疗中,病情一直控制良好,无复发。

2 讨论

白塞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办法,多种药物均有效,但停药后大多复发。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止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沙利度胺因严重不良反应(致海豹肢畸形儿)而被限制使用,后发现其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有较好的抗感染和抗风湿作用,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生成。Letsinger等[1]采用阶梯治疗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首先应用秋水仙碱,无效者加用氨苯砜,再无效则改用沙利度胺,1个月后溃疡消失。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发布的白塞病诊断治疗指南提出:在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或肺血管炎、眼炎时,才使用环磷酰胺,并与泼尼松联合使用,可口服或大剂量静脉冲击治疗,每次用量0.5~1.0 g/m2体表面积,每3~4周1次[2]。欧洲抗风湿联盟建议在白塞病大血管受累、脑实质受累时使用环磷酰胺[3]。但本组6例白塞病患者并无明显内脏受累,应用小剂量环磷酰胺后可很快撤减激素,也可减少沙利度胺的剂量,从而减少两药的不良反应,并在以后的维持治疗中,能很好的控制病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沙利度胺、泼尼松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可作为白塞病的治疗方案。但本研究观察的患者例数较少,有待扩大样本以证明此治疗方案的可靠性。

[1] Letsinger JA,Mccarty MA,Jorizzo JL.Complex aphthosis:a large case serieswith evaluation algorithm and therapeutic ladder from topicals to thalidomide[J].J Am Acad Dermatol,2005,52(3 Pt 1):500-508.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白塞病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2):762-764.

[3] Hatemi G,Silman A,Bang D,et al.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ehcet disease[J].Ann Rheum Dis,2008,67(12):1656-1662.

(2010-04-18收稿 2010-07-24修回)

(本文编辑 魏杰)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猜你喜欢

风湿病学白塞病沙利度胺
“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
风湿病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讨
病例教学法在风湿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白塞病肺损害的CT表现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中医辨证治疗白塞病举隅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
高冬来副主任中医师治疗白塞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