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程中镶嵌式教学初探

2010-03-1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李家清查旺玉

地理教学 2010年19期
关键词:教科书教师教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 李家清 查旺玉

地理课程中镶嵌式教学初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 李家清 查旺玉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对知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现行的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它在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同时简化章节文字篇幅、减少教科书的页数、增多图幅数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要的解释和补充相关内容是学生学好地理科目的重要途径。“镶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镶嵌教科书以外的知识、活动内容,通过这些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镶嵌式教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如下:

一、精心预设教学,优选镶嵌教学内容

1. 优化整合教科书,寻找教学内容的空白

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从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我国较早探讨教科书使用原则的人是钟启泉教授,他提出教师着眼于教材的指导活动原则可考虑下列五项:结合生活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性针对教材本性处理教材;保障教材处理的系统性;从教学论角度选析教材;使学生能动地吃透教材。[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创造性的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补充,把教科书内容与三维目标的实现整合起来。由于教科书的内容简洁,文字叙述有限,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水平有限,教学只能优化教科书,创造性镶嵌知识上的“空白”材料来辅助教科书教学,以便克服教科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2. 发挥教师特色,凸显镶嵌材料的优势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用,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为教师所领会和掌握,才能被运用自如和充分地发挥作用。[2]教师不仅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课程实施过程中首要的条件性资源。由于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自身优势条件的差异性,致使教师在镶嵌材料的选择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有所不同。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可增加更多的语言性或文字性的镶嵌材料;组织能力占优势的教师更多的可以镶嵌学生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内容。

3. 联系学生实际,实现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知识水平对于地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初中的学生在学习思维上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高中低年级的同学在抽象思维上有一定的发展但还需要借助形象思维,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则以抽象思维为主。教师在展示镶嵌的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同一学习阶段的同学由于个体差异性,因此对学习材料的态度和借鉴吸收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二、以镶嵌为主线,优化地理教学途径

1. 镶嵌背景,构建学习环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第一印象是感性思维,但它对后续印象的摄入有着重要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注重“首因效应”,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著名教师金华认为教师在授课之初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之初镶嵌恰当的外围知识是布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重要开端。在新课的引入上设置“背景”,给学生一个启发思维的广阔空间,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他们的大脑由平静状态转为积极思考,从而在最佳状态中积极地自主学习。

如,在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时,教师镶嵌一段汶川地震时的录像视频导入,播放完之后,(PPT展示)在全国军民紧急抗震救灾之时,许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此次地震没有被准确预报?当今科技如此发达了,还做不到准确预报地震吗?(教师静静扫视片刻全体学生但不要求回答)。

通过创设情景,注重“首因效应”,以设疑“白”激发兴趣,顺理成章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

2. 抛砖引玉,搭建支架平台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思维活跃于疑路的交点。镶嵌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镶嵌的内容逐步构建到最近发展区的支架平台,分层递进设计教学情景 ,建立学生对地理过程和地理原理的认知平台,从而实现三维目标。以镶嵌案例为例,通过一个具体的事实举例或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行论证、说明或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学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时,镶嵌张正洪所作《沁园春》诗歌材料,搭建学生学习的支架平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进入主体的学习中。

3. 巧妙默契,活化教学氛围

一位哲人说过: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教师用其时而平缓如行云流水,时而急促如山雨欲来,时而激昂如万马奔腾,时而戛然而止的教学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实践证明,巧妙默契、活跃幽默的教学内容对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与国外的地理教科书相比而言,我国现行的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叙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构成,在追求严谨的同时缺乏生动灵活。李镇西先生一直强调教学是一种艺术,其重点不在于将全部的知识倾倒或强加给学生,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设置尽可能的生动、流畅、形式多样、巧妙有趣的“镶嵌”内容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如,讲“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时,教师说:“1.5亿千米的距离要是用光走的话,需8分钟,如乘火车需300年的时间才能到达,而如果帕瓦罗蒂在那个星球上唱一首歌,我们十四年后才能听到他的歌声。”

这段话运用比喻,将具体数字形象化,增强了讲课的趣味性。[3]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通过“镶嵌”的创设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的同时,但绝不能故弄玄虚,否则会冲淡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4. 求实创新,培养探究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课上的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当前地理教育界一致认为优秀的教师总是自己讲的较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亲自去尝试探索新知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体会科学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完成储备知识和提升能力。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引入探究学习的材料,变“讲堂”为“学堂”不失为一种叫好的教育方法。某著名中学的“尝试成功”理念则是较好的例证。“尝试成功”则是通过问题和情景设计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它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过程,二是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与新课改理念的对接。[4]

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即“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以咀嚼、回味、思考已讲内容的机会,完成新旧知识的连结和过渡,便于“教”和“学”的延伸。

5. 实战演练,巩固检验知识

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在优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中,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后,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思考的问题, 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作用,还能训练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教师镶嵌立意新颖、独到,难易适度,具有梯度,启迪思维,贴近生活实际的练习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热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还可以训练信息获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有位教师的“‘忽悠’地理之鬼子进村”为例:讲完山顶、山谷、山脊、鞍部、陡坡、缓坡之后设计“伏击鬼子”的游戏:“八路军得到情报,鬼子要进村扫荡,必经某条小路(图中粗线),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准备在小路附近伏击鬼子,请问我们埋伏在图中的A、B、C三点中的哪点进行伏击最好呢?”[5]

最终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让在学生心潮迭起的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享受教育。

三、镶嵌课后练习和探究性课题,余音绕梁、迁移应用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的自主学习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6]学生课后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后镶嵌相应的作业来实现的,它是巩固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相关思维,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的迁移重要途径;课后的作业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机会,给学生以展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过程与方法”中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索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教师在课后可按下列方式进行镶嵌练习:

(1)自由选择型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基础提供多样的类型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

如,“地球运动”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有关晨昏线、太阳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试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实践应用型作业,学生根据学校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卫星云图并预报天气。

(3)拓展开放型作业,选择社会热点或学生兴趣问题,训练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并对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应用。

如,“工业地域的形成”之后,某教师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收集有关武汉工业的发展区位条件的资料,分析武汉工业形成的区位优势与不足,并对武汉未来发展提出优化意见。

[1] 转引王世伟.论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原财:基于教学关系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2008.5

[2]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

[3] 孙红霞.谈幽默语言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4.4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编.新时期素质教育案例选编[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人教论坛 http://bbs.pep.com.cn/ thread-240246-1-2.html

[6] 赵竹林. 实施问题导学增强政治课教学实效[J].教学与管理 2010.6

猜你喜欢

教科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