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脑梗死复发的影响
2010-03-15谭泽梁
谭泽梁 蓝 崧 杨 职
广东茂名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 茂名 525000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大部分为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一系列的血栓形成机制,其中也有炎症因子的参与。CARE研究、LIPID试验、ASCOT-LLA试验、CARDS试验等大样本前瞻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在脑卒中的一、二级预防中得到初步的成效。本文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及1年卒中复发率,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03~2009-10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5例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发病时间超过6 h,不在溶栓治疗范围内)。男38例,女27例,平均年龄(65.3±9.2)岁;病程48 h以内。高血压48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2例,吸烟22例(>10支/d,>10年),饮酒16例(>50 g/d,>10年),高血脂24例,有脑卒中家族史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抗凝、抗血小板、疏通血管、保护脑细胞、康复理疗等),阿托伐他汀钙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 mg,晚上顿服。分别记录治疗后14 d、30 d、60 d、180 d、360 d等时间段的血清CRP水平,统计1年内的脑梗死复发例数。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生活习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排除感染所致的动脉炎、药源性动脉炎、血液病、心源性栓塞等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
1.2.1 标本制备: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药物治疗后的各个时间段分别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000 r/m in离心10 m in,分装保存于-70℃冰箱备用。
1.2.2 CRP测定:采用德灵公司提供的特定蛋白仪、高敏C-反应蛋白试剂,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测定法测定血清CRP浓度。
2 结果
2.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急性脑梗死2组间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和随访各个时间段的血清CRP浓度比较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药物治疗后CRP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钙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并能将CRP维持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和各个时间段的CRP浓度比较 (±s,mg/L)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和各个时间段的CRP浓度比较 (±s,mg/L)
注:CRP参考值:0~8mg/L;同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14 d 治疗30 d 治疗180 d 治疗360 d对照组 32 80.12±9.05 12.62±10.26 14.23±6.52 15.62±6.82 14.46±8.54阿托伐他汀钙组 33 78.46±11.24 8.76±4.62 8.43±3.74 7.65±3.22 7.75±2.64
2.3 2组患者1年内脑梗死复发比较 通过2组病人随访 1年内因为脑梗死复发再住院的对比,且排除了病人在高血脂方面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获益,治疗组的病人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1年内的脑梗死复发例数的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破裂引起出血、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斑块的稳定性较斑块的大小在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中更为重要,而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能是导致粥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CRP是人血清中常见的非抗体性蛋白质,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是一种非常敏感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标记物,多种细胞因子可诱导其产生[1]。正常人体中CRP含量极微,其水平增高不仅见于链球菌肺炎患者,其他各种急性期感染、炎症性疾病、坏死、外伤和恶性肿瘤患者都有类似反应。前期研究表明CRP升高不仅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2],也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呈正相关,与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4]。本文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浓度异常升高,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炎症反应[5]。CRP影响脑梗死的可能机制参照CRP影响冠心病的可能机制[6]:(1)诱导补体系统,造成血管内膜损伤;(2)调整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表达与合成;(3)诱导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4)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的一级或二级预防,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和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外,尚有非降脂性抗炎作用。最近研究[7]认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受到损伤或脂多糖、促炎症因子刺激时,诱导产生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COX-2介导产生的前列腺素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巨噬细胞趋化和迁移。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COX-2途径,抑制粥样斑块内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从而降低ACI的炎症标志物CRP。本研究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且1年随访期内一直抑制在较低水平,ACI的复发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阿托伐他汀钙可明显抑制ACI患者的炎症反应,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ACI的复发率。
总而言之,ACI患者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钙除降脂功能外,尚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阿托伐他汀钙的抗炎作用可能就是改善ACI患者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1] Verma S,Li SH,Badiwala MV,et al.Endothelin an tagonism and interleukin-6 inhibition attenuate the proatherogenic effects of C-reactive protein[J].Circu lation,2002,105(16):1890-1896.
[2] Li JJ,Fang CH.C-reactive protein is not only an inflammatory marker bu t also a direct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Med Hy potheses,2004,62(4):499-506.
[3] Iyigun I,Bakirci Y.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C-reactive p rotein and fib rinogen in ischem ic stroke[J].Int M ed Res,2002, 30(6):591-596.
[4] 王爱民,周颖,肖波,等.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 153-154.
[5] 吕芳,仲铨维.C-反应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9):34-35.
[6] Ridker PM,Morrow D,MPH.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rationnale for screening and primary prim ary prevention[J].Am JCardiol,2003,92:17-22
[7] 王爱民,周颖,肖波,等.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 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