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特征及其训练学要求

2010-03-05田麦久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同步性竞技负荷

李 赞,田麦久

前言

从物种进化的快慢到万物的纷繁复杂,从有基因控制的细胞分裂的不同次序和速度到宇宙天体沿不同轨道的非匀速运转,毫无疑问可以推出: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事物发展的非同步性是普遍存在的。而当事物之间或事物的不同构成部分之间普遍的、稳定的表现出非同步性的发展现象时,本研究将这种现象或性质称之为“非同步性特征”。那么,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非同步性发展特征对运动训练又有怎样的启示呢?基于此,本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特征及其训练学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苏州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相关文献,以了解当前有关非同步性发展以及竞技训练方面的相关内容。

1.2.2 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一方面是访谈运动训练方面的专家和教练员,另一方面是问卷调查。一类是专家问卷,主要包括体育专业院校的专家教授、国家队或省队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部分教练员(91名);另一类是运动员(196名)问卷。教练员和运动员涉及田径、游泳、自行车、体操、举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摔跤、散打、跆拳道、击剑、拳击以及篮球等项目。

1.2.3 体育访谈节目分析整理

下载部分体育节目如“人在奥运年”、“我的奥林匹克”、“名将之约”等访谈视频,然后,将访谈情况整理成文字材料并进行理论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表1 运动后机体恢复的时间特征一览表[18]

运用运动训练学、逻辑学等理论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2 分析与讨论

2.1 “非同步性特征”在竞技训练领域的主要体现

查辞海[15](1999),同步是指两个或几个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相互间保持恒定角度(或距离)的关系。相反,如果变量之间“不保持恒定角度(或距离)的关系”就可以称之为“非同步”。从哲学意义上讲,非同步性更具普遍性和绝对性;而同步性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本研究提出的“非同步性特征”是对事物之间以及事物的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普遍性、稳定性的非同步性现象或性质的这种共性特征的表征,是相对于“同步性特征”而言的,而不是个性化的特征。既然,“非同步性特征”是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征,那么,在竞技训练领域这种“非同步性特征”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1.1 运动员生长发育中的“非同步性”

人体各系统发展的速度是非同步的(图1)。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5~6岁时发育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的发育在10岁左右达到高峰;生殖系统发育最晚,通常在人体发育进入第二突增期之后,才迅速地发展起来[9]。

图1 身体各系统发育情况曲线图(引自《运动生理学》,1984)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特点,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变化特点。有时增长很快,有时增长缓慢;既有阶段性的突增,又有较长时间连续的增长趋势[11]。在运动训练理论中,我们把某种素质发展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就需要在竞技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员不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的不同,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训练,从而促进运动员不同的身体组成部分和运动素质的非同步性发展。

2.1.2 训练适应的“非同步性”

训练适应,是指由于运动训练而产生的有机体与施加负荷的外环境不断取得平衡的过程[1]。对于竞技训练而言,适应主要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对训练负荷的代偿性适应。而这种代偿性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有机体不同的器官系统所产生的代偿性适应的时间也不相同,呈现出鲜明的非同步性特征。例如:机能上的适应性变化往往先于结构的适应性变化,神经系统和肌肉、腺体的理化状况最早发生变化,代谢活动发生机能和结构变化需时较长(以周计算),支撑韧带组织适应性变化最长(以月计算),中枢神经系统训练适应早于植物性神经系统,运动器官的训练适应早于内脏器官。能量代谢方面,能源物质适应性先增加,其次是酶活性,最后是代谢调节的适应性改善。

2.1.3 负荷后恢复的“非同步性”

恢复是指人体机能和能源物质由负荷后的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到并超过负荷前水平的过程[1]。研究表明,在一定负荷下,肌肉收缩时人体3个主要供能系统的参与并不是同步的;同时,与运动员3种功能系统相对应的3种运动能力,在负荷后恢复的过程也是非同步的[10]。Neumann(2001)对于运动后机体恢复的时间特征,曾做过比较详细的研究(表1)。

显然,由表1可以看出,各能源物质以及各组织器官恢复到正常水平状态的过程亦呈非同步性。由此可见,在训练中可以依据运动员身体各器官对运动训练适应的非同步性,以及负荷后各能源物质恢复的非同步性,来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选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训练和发展,同时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

2.1.4 训练负荷提高与运动成绩提高的“非同步性”

对运动员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来讲,只有在不至于导致过度训练的前提下,连续负荷的叠加效应才能转化为竞技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增长。马特维耶夫[5]认为,连续负荷的叠加要符合将长时期叠加训练负荷效应转变成运动成绩效应的规律性——延缓传导。运动成绩的增长速度迟于总负荷量的增长速度:成绩增长的加快并不是出现在训练负荷量达到很高值的时刻,而是在负荷量出现稳定或暂时下降之后的某个时间里(图2)。

图2 提高的训练负荷转为比赛结果的“延缓传导”现象曲线图

表2 外教对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评价一览表

由图2可知,这种提高的训练负荷转化为比赛结果的“延缓传导”现象,形象地说明了运动成绩提高与运动负荷提高的非同步性。这种非同步性的“延缓传导”,为运动员合理掌控赛前训练的内容、负荷和间歇时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利于指导运动员做好赛前准备和参加比赛。

2.1.5 不同竞技子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

本研究基于体能、技能、战能、心能和智能同竞技能力的隶属关系,而将构成竞技能力的这5个子能力统称为“竞技子能力”[3]。从理论上分析,内在属性的差别及构成因素的不同,决定了运动员在训练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各子能力的发展必将有所侧重,并随着训练矛盾的转移而变化。教练员训练理念的不同带来的训练重点的不同和训练安排的差异,运动员对各竞技子能力训练接受和适应程度的个性化特点,训练方法、手段的改进和训练仪器的革新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等等都决定了各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

从实践层面来分析,不同竞技子能力的发展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也呈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特征。表2是2005年亚洲耐克篮球训练营10名外教对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评价,可以看出,运动员技、战术较差,体能一般偏差,心能一般偏好,智能最好,表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发展特征。

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的非同步性发展状态,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运动训练的结果状态。那么,我们从这个结果的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来逆向审视运动训练安排和竞赛安排,将会有利于运动训练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从理论上不仅要关注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发展具有的非同步性的一面,同时更要关注各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顺应、干涉乃至控制这种非同步性,使其发展的形式呈现出训练意志和训练价值需要的非同步性特征。

2.2 “非同步性特征”的训练学要求

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发展特征源于运动训练本身,反过来又服务于指导运动训练的实践,其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对训练活动的训练学要求方面。

2.2.1 运动员选材中的“非同步性选择”

运动员选材,说明了少年儿童自然发育中的非同步性特征满足了不同专项的选材条件。因此,可以说运动训练就始于运动员非同步性发育的基础。

2.2.1.1 横向的不同项群选材中的“非同步性选择”

在不同的项群中,体、技、战、心、智各竞技子能力的重要性具有明显的差别(表3)。这就决定了在运动员选材时,要努力选出专项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发展突出的、潜力大的运动员。

正如表3所示,对于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条件、身体机能条件、运动素质条件以及三者发展的潜力,就成为该项群选材的首要考虑因素。而对于技能表现类项群,选材时要强调运动员的突出的协调能力、灵活性、感知觉灵敏度以及聪明、果敢等素质。

表3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决定作用的等级判别一览表

表4 各项群奥运选手选材后开始训练平均年龄一览表[9] (岁)

另外,基于不同项群专项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材,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基于不同项群的需要,非同步性的选择满足专项需要的特长素质或条件的运动员;二是,在选材年龄上的非同步性。由表4可以看出,表现难美性项群选材的平均年龄最小为7.9岁;而表现准确性项群选材的平均年龄最大为15.1岁,其他项群则分别为11~15岁,明显表现出不同项群选材年龄上的非同步性。

2.2.1.2 纵向的不同阶段选材中的“非同步性选择”

运动员的选材不是一次完成的。钟添发等[17](1994)研究认为,运动员选材工作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在基础训练阶段开始之前进行初选,在专项提高阶段开始之前进行中选(表5)。

表5 竞技能力各构成因素在赛艇、射击等项目初、中级选材指标体系中权重的变化一览表[17]

由表5可以看出,在赛艇、射击等运动员选材的不同阶段,对竞技能力各构成因素权重的要求或选择,表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在初选阶段侧重于运动员参加系统训练承受运动负荷的一般能力,侧重于运动员遗传度较高的素质指标;而在中选阶段则更多地将注意力转向运动员的技术、战术、专项素质、专项心理特征等方面,侧重于那些主要经由训练效应而得到发展的能力,更加关注运动员的可训练性与训练潜力的大小。

表6 专家、教练员对运动员自身诸多特质选材的非同步性选择的认同度统计一览表(n=91)

对于题项“无论从横向的不同专项的选材,还是从纵向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选材,都体现出对运动员自身诸多特质的非同步性选择”。本研究对91名专家、教练员问卷调查(表6)结果表明,28.6%的专家、教练员持非常赞成态度,60.4%持比较赞成态度,二者累积百分比达89%。表示一般态度的占8.8%,不太赞成态度的占2.2%。由此可见,总体上专家、教练员比较认同运动员选材中的“非同步性选择”的观点。

2.2.2 训练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

根据训练目标的清晰或准确程度,我们将训练目标分为明确化训练目标和模糊化训练目标。明确化目标是指对训练目标的各个层次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和期望,模糊化目标只是一个大致的区间,并没有非常具体明确的要求和期望。

2.2.2.1 明确化训练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

训练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系统,不应该仅仅限于期望获得的名次或是可以测量的某个比赛的量数,而应该描述出完整的目标状态。田麦久将训练目标分为:运动成绩指标 、竞技能力指标和训练负荷指标3个层次[10]。另外,从宏观上看,每一个运动员在不同的训练阶段都有不同的训练目标,而这类目标更多是针对不同的大赛的。

由于比赛性质的差异、比赛任务的不同、运动员当时的实际状态以及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兼顾,需要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指标进行非同步性设计(表7),显然,有时只要发挥出自己水平即可,不必顾及比赛名次;有时则主要考虑比赛名次,至于成绩优劣并不重要,例如,短跑预赛只要晋级即可,至于成绩就无所谓了;而有时则要既考虑比赛名次,又追求最佳成绩,例如,参加力争打破世界纪录的比赛。

表7 运动训练目标内容与非同步性设计理念一览表

由表7可知,在运动成绩指标中,竞技水平指标一般来讲有明确的标准,名次指标可以精确到前几名或者干脆就是第几名。竞技能力指标,可以参照单因素特征模型、多因素特征模型或者总体特征模型,来设计相对比较明确的目标;而负荷指标就更为细致明确,不仅从负荷量、负荷强度上可以明确要求,而且在负荷的节奏上也可以依据目标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基于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要求的不同,需要对不同的具体的目标或指标进行明确的非同步性设计。

同时,构成训练目标的3个指标之间相互联系,并随着训练进程的发展而对之进行非同步性设计。竞技能力指标的设计既受制于运动成绩指标的导向,更受制于负荷指标的达成效果;负荷指标的实现正是运动员实现竞技能力指标,进而实现运动成绩指标的基本保证;而训练负荷是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之中的,因此,对负荷指标的设计可以说是在训练过程中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而竞技能力指标一般是在训练过程中某几个阶段进行客观的设计,至于运动成绩指标则更多地是在某一阶段运动员状态诊断之后和某些测试、模拟比赛和正式比赛之前来予以制定。综上所述,对运动训练目标的3个层次:运动成绩指标 、竞技能力指标和训练负荷指标的设计,都常常是一种非同步性设计。

2.2.2.2 模糊化训练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

模糊化训练目标的设计主要是基于运动训练的不确定性,而对未来的训练的一种大致的期望。也正是这种训练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使训练目标的实际上在随着训练进程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不断地对训练目标进行非同步性设计。例如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刘霞(雅典奥运会-78 kg级亚军)备战第28届雅典奥运会前的4个阶段的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是在前一个目标的基本实现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设计更为具体的下一阶段的训练目标(图3)。

图3 女子柔道运动员刘霞备战雅典奥运会前的4个阶段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框图(张冬琴[16],2006)

由图3可知,刘霞备战雅典奥运会的总目标是力保1枚奖牌。由于她体重过大,降控体重的难以确定,决定了她训练目标的模糊化设计。随着距离奥运会的临近和自身状态的不断提高,目标相对来说设计的也比较明确,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因此,客观实际是目标设计的基础,具体条件的变化必然影响目标设计的变化。所以,无论是明确化的训练目标,还是模糊化的训练目标,基于客观实际的具体发展,需要对不同训练目标进行非同步性的设计。另外,对于运动训练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本研究对91名专家、教练员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表8):17.6%的专家、教练员持非常赞成态度,69.2%持比较赞成态度,二者累积百分比达86.8%,持一般态度的占8.8%,表示不太赞成和不赞成态度的各占2.2%。可见,总体上专家、教练员比较认同运动训练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的观点。

表8 专家、教练员对设计各指标时要体现出非同步性的认同度统计一览表(n=91)

2.2.3 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

不同的训练内容是针对不同的训练目标和任务而设定的。构成总目标和任务的各个不同的子目标和子任务,又需有不同阶段训练计划的不同安排来与之相对应,而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训练内容,体现出了训练内容安排的非同步性。

2.2.3.1 宏观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

宏观的训练内容安排,是指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中一般训练内容和专项训练内容的安排。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阶段的划分,对运动员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训练年限、训练的主要内容与顺序,以及负荷的特点都有详细的规定(表9),这就为运动员竞技能力各构成部分的发展速度、发展空间、发展程度、发展节奏的非同步发展从宏观上做了铺垫。

显然,训练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在特定的阶段应以发展某种能力为主,发展其他能力为辅。因之,不同运动训练内容的安排必然呈现非同步性的特征。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任瑞萍的多年训练不同阶段训练的内容的安排即是一例(表10)。

表9 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及内容安排一览表[11]

由表10可知,任瑞萍在多年训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无论是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还是专项技能训练,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都体现出了非同步性安排的特征。当然,这里面既有随着训练专项化程度的提高,训练目标和任务不断变化的原因,也有运动伤病的影响所导致的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

2.2.3.2 中观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

中观训练内容,是指从发展运动员不同的竞技子能力的角度所进行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运动智能等方面的内容。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是促成这种非同步性发展特征的重要原因,例如,我国优秀男子击剑运动员、奥运会亚军王海滨备战大赛训练的安排就较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点。

表10 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任瑞萍多年训练不同阶段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一览表

图4 男子花剑奥运会亚军王海滨各次备战比赛不同竞技子能力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圆屏图(王雁[13],2005)

由图4可知,从2002年到2004年上半年王海滨不同竞技子能力在备战不同阶段的比例变化呈现出,越接近比赛,技能训练的比例就越高的趋势。这既说明了训练的专项化程度与训练的整体性随着比赛的临近越来越高的一面,同时,又反映出基于技能训练是击剑训练重点,而非同步性安排各竞技子能力的训练内容。

另外,对于运动员对最近半年内各竞技子能力的训练安排,本研究对196名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表11),最近半年内,训练安排最多的内容,运动员认同度最高的是技能训练,有效百分比为43.9%,其次是体能训练,有效百分比为40.8%,二者累积百分比高达84.7%。运动员对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认同度较低,分别占11.7%、1.5%和2.0%。

而对于最近半年内,训练安排最少的内容,运动员认同度最高的是心理能力,有效百分比为39.3%,其次是战术能力,有效百分比为23.5%,再次是运动智能,有效百分比为21.4%,三者累积百分比高达84.2%。显然,从运动员对最近半年内各竞技子能力训练安排的认知状况可以推出:运动员竞技子能力的训练安排具有非同步性。

表11 运动员对最近半年内各竞技子能力训练安排的认同度统计一览表(n=196)

2.2.3.3 微观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

相对于宏观训练内容和中观训练内容,具体的训练手段或练习,我们称之为微观训练内容。微观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是中观训练内容和宏观训练非同步性安排的具体体现。不同的项目由于其专项竞技的要求不同,必然在训练内容的细节要求上,有所先后,有所侧重,从而体现出微观训练内容安排的非同步性。

例如中国田径队4名女子链球运动员2004年第1训练周期(2004.11.1—2004.12.11)掷不同重量球的练习既体现出了不同重量球练习的非同步性安排,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运动员之间,不同重量球练习的非同步性安排。

由表12可以看出,运动员A 3 kg掷球练习12次, 3.5 kg61次,4 kg猛增到250次,5 kg254次,6 kg124次,体现出了不同重量的练习次数的非同步性安排。

表12 中国女子链球队2004年第一周期不同重量链球掷球练习次数一览表

对于题项“基于抓主要矛盾的观点,在训练的特定阶段总是以发展某种能力为主,其他能力为辅,这就促成了运动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及恢复的非同步性安排”。本研究对91名专家、教练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表13):44%的专家、教练员持非常赞成态度,49.5%持比较赞成态度,二者累积百分比高达93.4%,持一般态度的占4.4%,表示不太赞成和不赞成态度的各占1.1%。由此可见,总体上,专家、教练员比较认同运动训练非同步性安排的观点。

表13 专家、教练员对运动训练非同步性安排的认同度统计一览表(n=91)

2.2.4 训练负荷的非同步性施加

训练负荷的施加,是指具体的训练内容最终必将通过相应训练负荷的形式施加到运动员身上,同时训练的适应规律要求不断地增加负荷,不断地突破运动员的负荷极限,并取得良好的训练适应,才能不断地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项、运动员、时期非同步性的安排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从而使总体上表现出大、中、小训练负荷,使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变化序列、训练与恢复的协同组合在动态平衡中进行。训练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非同步性施加,既是负荷属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又符合运动员机体的承受适应规律,同时也是训练全面发展、训练过程可持续进行的需要。从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包桂英(甘肃名将,10 000 m最好成绩,31:27:35)2005年6月27日到10月22日训练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组合变化就可以看出训练负荷施加的非同步性(图5和图6)。

图5 包桂英完成各类耐力训练量统计曲线图(王莉[14],2006)

从图5可以明显地看出,混氧耐力训练量稍大于无氧耐力训练量,而有氧耐力训练量要远远大于无氧和混氧的训练量,首先体现出不同耐力训练量的非同步性施加。从图6可以明显地看出,有氧耐力强度保持不变,而无氧耐力强度曲线波动性较大,而混氧耐力强度曲线波动性最大,表现出不同耐力负荷强度施加的非同步性。另外,我们从有氧耐力训练量的较大波动和训练强度的保持不变、无氧耐力和混氧耐力训练量的较小波动与训练强度的较大波动可以看出,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非同步性施加。

图6 包桂英完成各类耐力训练强度统计曲线图(王莉[14],2006)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专项特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不同运动负荷的分类,科学地设计、安排和施加运动负荷。对心理能力要求不高的闭合性竞技项目,可以采用开放型的心理负荷的比赛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能力,例如,竞速类的运动员可以参加同场对抗的项目比赛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另外,选择不同的比赛竞争对手,所产生的负荷效应差别较大。因此,如何选择,何时选择,选择对象是谁,都要结合运动员竞技子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特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拟或实战锻炼,要加强训练和比赛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2.5 训练恢复的非同步性落实

2.2.5.1 训练过程中恢复手段的非同步性落实

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也一直在进行着自我恢复。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一些恢复手段来促进运动员的机能恢复,延长训练的时间和促进机体的适应;同时,必要的、适时的、灵活的恢复措施是导致有关训练效应非同步性发展的原因之一;反过来,加强适时恢复措施是调整训练进度,符合或遵循非同步性发展特征的必要安排。

由表14可知,在一堂训练课中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时,要对相应的恢复手段进行非同步性落实,以便尽可能地促进运动员机体恢复的同时,又能完成训练任务。在运用重复训练法训练时,通常利用间歇时间采用如慢跑、走等积极性恢复手段来促进运动员机体机能的快速恢复;而在间歇训练的间歇时间内,不仅要求运动员要进行积极性的恢复,同时,还要在心理上要求主动地积极恢复并主动加深呼吸,加大通气量。采用变换训练法对间歇时间要求不太严格,可以积极性恢复也可以消极性恢复,主要是通过变换练习内容,来激起新的兴奋点而抑制先前神经联系的兴奋点,来促进机体恢复。而循环训练法没有间歇时间,只是通过新的练习刺激来抑制先前的练习,来促进机体恢复。在训练过程中,基于训练任务的需要和训练目标的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同时也要将不同的恢复手段予以非同步性落实来促进训练任务和目标的完成。

表14 训练课中不同恢复训练手段的落实一览表

2.2.5.2 训练结束后恢复手段的非同步性落实

不同性质的训练必须采用对应的恢复方法。不同训练内容、不同训练负荷对运动员有机体的不同部位所造成的疲劳影响的不同,决定了相应的恢复手段(如营养恢复手段、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以及睡眠等)的非同步性落实。不同的恢复手段需要基于不同的运动员,不同的专项需求,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顺序,有针对性地安排落实,才能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才能保证运动员机能良好的参加训练或比赛。

表15 女子柔道运动员刘霞备战雅典奥运会期间营养补充明细一览表[16]

另外,恢复手段的非同步性落实不仅体现在不同的恢复手段的具体落实方面,同时对于每个具体的恢复手段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要进行非同步性落实,才能取得良好的恢复效果。例如(表15),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刘霞在备战雅典奥运会前,科研人员针对刘霞既要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又要控降体重的特殊情况,合理地利用营养补剂。刘霞每天服用营养补剂的具体时间、种类、目的及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并结合机能测试,将不同的营养物质合理有序地非同步性落实到位,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

2.2.6 训练或比赛绩效的非同步性评价

对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状态的诊断与评价是对训练与参赛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运动员训练竞赛的不同阶段、不同时相,诊断与评价的内容、要求、标准都会有所不同,在多个方面展现着鲜明的非同步性特征。

2.2.6.1 目的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非同步性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参加某种测试或比赛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对运动员训练状态进行评价时,要首先关注或评价其练习或参赛的目的;其次是对其练习或比赛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最后才是对结果的评价。这种对运动员训练状态进行目的、过程及结果3个方面的非同步性评价,将会有助运动员更加明确参赛的目的,把握参赛过程的细节,反思比赛结果的得与失。

2.2.6.2 鼓励评价和批评评价的非同步性

运动员在训练竞赛中的表现,通常都会既有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一面。教练员应针对运动员的个性特点,进行非同步性评价。对于比较自信的运动员,要多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对于自信不足的运动员,则首先要鼓励运动员看到自己有利的一面,并对值得肯定的方面予以积极的评价,以激励运动员的自信心。当运动员走出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失意,情绪比较平静时,再指出运动员成绩中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批评性评价。

2.2.6.3 集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的非同步性

对于集体性项目,要特别注意集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的非同步性。因为集体项目成绩的优劣取决于本队运动员之间的协同配合以及对方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发挥,因此,要处理好运动员集体评价和个别运动员评价的关系。一般来讲,共性的问题,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表现方面,可以采取集体性评价;而对于个别运动员出现的问题,可以将其替换下场之后或者在比赛结束后的适当时间予以客观地评价。尤其是对重点运动员的个别评价和指导,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收到奇效。

2.2.6.4 真实评价和虚假评价的非同步性

无论对运动成绩的评价性质如何,其主旨是为了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大的提高。所以,有时候教练员为了鼓励运动员的士气和积极性,将原本不是太好的运动成绩,夸大客观原因,为运动员开脱责任,鼓励运动员保持士气和自信心。这实际上是一种虚假评价,然后等过一段时间,再将前面的虚假评价转化为真实评价;另外,对于自信心充足和好胜心超强的运动员,教练在训练时,也常会给运动员的表现一个虚假的评价,来激励或刺激运动员顽强拼搏,例如,孙海平教练在训练时常在笔记本上记录两种成绩,一个地方记的是刘翔的真实成绩,另一个地方记的是给刘翔看的成绩(虚假成绩)。例如,5月20号在外面跨栏,给刘翔看的成绩最好的是 14.08 s,而实际成绩是13.32 s。孙海平教练通过这种虚假评价来刺激刘翔,就是想让他更好地完成整个训练的这个强度[9]。

2.2.6.5 及时评价和滞后评价的非同步性

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以及获取某个训练成绩后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对运动员训练成绩的及时评价和滞后评价。当运动员能够保持理性的头脑,急需指导性的评价来规范和改善自身不足时,就需要教练给予及时地评价,来帮助运动员走出困境;但是,当运动员受制于当时的情绪,而对及时评价充耳不闻,甚至有些抵触情绪时,则对运动员的表现采取滞后评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例如,上海男子标枪运动员陈奇,在训练时犟脾气上来了就拼命发力掷枪,而无视钱国军教练的及时评价,结果成绩一直只有60多米。于是钱国军教练就不再评价,而是陪着陈奇一枪又一枪地掷,直到他最后筋疲力尽了,成绩还是没有超过68米。这时钱国军对陈奇说:“你现在也没劲了吧,放松一点掷吧”,结果一下子就掷了70多米[8]。事实的差距使陈奇冷静了下来,这时钱国军教练的滞后评价才真正地发挥了应有的效果。

表16 专家、教练员对训练绩效需要进行非同步性评价的认同度统计一览表(n=91)

对于题项“在评价运动员(队)的训练绩效时,考虑到评价目的、评价时机、评价方式、评价环境以及运动员的个性特点,需要对其训练绩效进行非同步性评价”,本研究对91名专家、教练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表16), 34.1%的专家、教练员持非常赞成态度,45.1%持比较赞成态度,二者累积百分比为 79.2%,持一般态度的占14.3%,表示不太赞成态度的占6.6%。由此可见,总体上,专家、教练员比较认同对训练绩效进行非同步性评价的观点。

2.2.7 通过“非同步性安排”追求“同步化效果”

“非同步性”现象是竞技训练中的客观存在,而不管这种客观存在是事物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人为的客观结局,即使是训练中刻意的同步性安排,也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非同步性发展的客观现象。

图7 比赛周超量恢复集合安排模式示意图(田麦久,1988)

但另一方面,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安排,又常常是在追求同步化的发展结果,例如,图7提出了一个比赛周超量恢复集合安排的一般模式[12]。根据不同的训练负荷后完全恢复所需时间的不同,应把力量和高强度的专项能力等训练安排在赛前3~5天,而把恢复性的有氧代谢训练和中低强度的一般性训练安排在赛前1~3天进行,使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的变化曲线的最高点交汇于比赛日,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使其通过艰苦训练所获得的竞技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表现。

3 结论

1.非同步性特征,是相对于“同步性特征”而言的,是对事物之间和事物的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普遍性、稳定性的非同步性现象或性质的表征。

2.竞技训练中的“非同步性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生长发育,训练适应、负荷后的恢复,负荷增加与成绩提高以及竞技子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等方面。

3.基于“非同步性发展特征”的训练学要求主要表现在:运动选材中的“非同步性选择”,训练目标的“非同步性设计”,训练内容的“非同步性安排”,训练绩效的“非同步性评价”以及通过“非同步性安排”追求“同步化效果”等方面。

[1]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8,36.

[2]韩永锋.对我国部分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训练情况的记录与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5:11.

[3]李赞.竞技状态的属性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3):73-76.

[4]李治.对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任瑞萍多年训练安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3:7.

[5]马特维也夫著,姚颂平译.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92-194.

[6]米靖.运动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A].杨桦.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8. [7]钱国军.依据访谈陈奇教练钱国军材料整理[Z].上海:莘庄训练基地,2008.

[8]孙海平.根据“人在奥运年——110米栏金牌教练:孙海平”视频访谈整理[Z].2008.

[9]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0]田麦久,徐刚,熊焰,等.运动员基础训练过程及训练计划的制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1]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28.

[1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7.

[13]王雁.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备战大赛训练安排研究——王海滨个案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5:21.

[14]王莉.对我国六名高水平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竞赛期专项训练负荷变化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1-42.

[15]夏征农主编《辞海》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53.

[16]张冬琴.中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刘霞备战第28届奥运会训练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6.

[17]钟添发,田麦久,王路德.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22.

[18]NEUMANN.Optimiertes ausdauer training[A].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特点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48.

注:文献[7]是依据笔者在2008年4月21日在上海莘庄训练基地访谈男子标枪运动员陈奇教练钱国军的访谈记录,选取主要观点进行引用;文献[8]是在下载视频“人在奥运年——110米栏金牌教练:孙海平”的基础上,将节目内容记录成文字,然后选取核心观点进行引用。

猜你喜欢

同步性竞技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时滞非线性复杂动态网络的牵引自适应控制同步性
爆炸网络输出同步性对水中兵器聚能战斗部毁伤威力的影响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花与竞技少女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