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现金流量计算方法比较
2010-03-03王莹瑞
王莹瑞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企业项目投资决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两本会计类权威的书籍,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后面简称CPA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和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教材(后面简称资格考试教材)《财务管理》,对此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有差异甚至是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例如彭海颖结合案例给出的结论是资格考试教材的做法更好并做了相关的分析,而卢洁琼同样用了一个案例来说明CPA教材的做法更胜一筹,只是没有分析此法优于彼法的原因。两本权威会计类考试教材,由于对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现金流量分析不同可能导致的决策结果大相径庭,这个争议给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带来了不少麻烦。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试给出个人的见解,兼与前辈商榷。
一、更新设备是否是一个的特定方案
资格考试教材把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看作是一个“售旧购新”的特定项目,而CPA教材里假设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买新设备是两个互斥的项目,而不是一个更换设备的特定方案。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CPA教材里的这个假设是在运用平均年成本法时列出的。那么为什么两本教材有看似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其实,在这一点上,两本教材的看法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再接着来看另外一些假设就不难理解了。
二、项目计算期是否必须相同
资格考试教材里假设更新改造后的项目计算期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项目计算期相同,不考虑更复杂的情况(比如项目计算期不同),而CPA教材里并没有如此特别的规定,而是分项目计算期不同以及项目计算期相同两种情况分别加以分析。
三、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资格考试教材对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只给出了一个方法:差额分析法,认为固定资产更新是一个“售旧购新”的过程,所以直接比较“售旧购新”增加的现金流出及增加的现金流入,求出差额的净现值或者差额的内涵报酬率即可。CPA教材对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在投资寿命期不等时采用平均年成本法,在投资寿命期相等时采用差额分析法。结合前面讨论的两点假设,在项目计算期相同时,CPA教材和资格考试教材的计算结果应该是相同的。而对于项目计算期不等时,资格考试教材直接是没有考虑此种情况,CPA教材给出了一种计算方法:平均年成本法。
四、变现损失减税(或变现收益增税)的影响时点的确认及旧设备折旧计税基础是否相同
从前面第三点的分析,我们知道当项目计算期相同时,不管是资格考试教材假设的“售旧购新”特定方案还是CPA认为的两者是互斥方案,资格考试教材和CPA教材都给出的是差额分析法,计算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可是根据彭海颖的分析(在这里,我们直接借用彭海颖老师对项目寿命期相同的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计算分析,不再另举例分析),按照两种教材给出的现金流量确认时点来分别计算,得出的结论虽然一致,都是要更新设备,但是计算的数据结果有不少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来自于两本教材在以下两个方面认识上的区别:
1.固定资产变现损失减税或变现收益增税的影响确认时点不同。资格考试教材在计算固定资产变现损失减税或变现收益增税时,认为纳税影响是在期末,应该调整期末的现金流量。如果有建设期,则在建设期第一年末,如果没有建设期,则在运营期的第一年末,即不管有无建设期,都应该是在第一年末确认固定资产变现损失减税额(即作为“售旧购新”第一年末的一项现金流入量)或者变现收益增税额(即作为“售旧购新”第一年末的一项现金流出量),即确认时点是第一年末。CPA教材在处理固定资产变现损失减税或变现收益增税时,是直接把这项现金流量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量或者是现金流入量,旧设备的变现价值认为是一种机会成本,两者合并作为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初始投资额,即确认时点是在项目起始点。对于这点差异,选择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是哪一个更好的反应了事实状况,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原则,我们就选择哪一个方法。
为了方便,我们假设固定资产更新发生在年初,即项目计算期的起始点在年初。对资格考试教材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设现金流入都是发生在期末或者是纳税都是在期末发生(这样假设完全符合财务管理的假设以及纳税规定),又因为这里的理财分期是“年”,自然“年末”就成了纳税影响的时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资格考试教材认为第一年的第12个月来计算纳税的影响比较合适。对于CPA教材的处理方法,直接将纳税影响在项目计算期起始点确认,我们同样可以理解为:CPA教材认为第一年的第1个月来计算纳税的影响比较合适。旧设备变现损失减税的影响是在第一年的第1个月较合适还是在第12个月更合适呢?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确认时点。根据税法规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CPA教材的处理原则更贴近事实状况,更符合实际。如果说决策时我们有必要遵循一些既定的规则的话,那么在遵循规则后做出的决策要更可靠才是更重要的。所以我认为,CPA教材的处理更好一些。
2.旧设备折旧纳税影响的计算基础不同。资格考试教材在计算旧设备折旧纳税影响时采用的计算基础是变现价值,而CPA教材所用的计算基础是账面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资格考试教材是在假设以变现价值重置旧设备的情况下计提折旧,所以折旧影响纳税的计算基础自然就是变现价值。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重置旧设备。CPA教材是把旧设备的变现价值作为一种丧失的机会成本来看的,所以CPA教材并没有认为旧设备要以变现价值重置,而只是一种失去的收益。CPA教材认为继续使用旧设备时折旧影响纳税的基础是账面价值,并不随变现价值而改变。根据税法规定,折旧的计税基础是固定资产的原价,不随固定资产减值而改变。所以,事实上,继续使用旧设备,税法规定的折旧仍然按照原来的账面价值计提,所以对纳税的影响也就应该用账面价值作为计算基础,而不是变现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即使资格考试教材在计算折旧影响纳税时更符合相关成本的规则,但是却脱离了事实。因此,我认为,在旧设备折旧纳税影响的计算基础方面,CPA教材的处理更胜一筹。
总结,在分析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现金流量时,我们不仅要遵循财务管理的假设原则,更重要的是决策要反映事实真相,否则即使完全满足财务管理的假设原则,却可能做出与事实相违背的结论。对比资格考试教材和CPA教材在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中现金流量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是CPA教材的处理方法更符合事实真相。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