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改善脑震荡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调查
2010-03-0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32)
作者对47例脑震荡后失眠患者进行了认知行为干预(CBT)治疗,并与同期住院未接受治疗的同病患者比较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脑震荡患者,纳入标准:①1周内有明确的脑外伤史;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总分≥8分;③神志清晰,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④头颅影像学检查(CT、核磁共振、经颅多普勒)无明显异常;⑤志愿接受各种量表和问卷调查。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缺乏良好的理解和沟通患者;②既往有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家族史;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脑震荡患者入选93例,男 58例,女 35例,年龄 21~59岁,平均(40.38±10.72)岁。
1.2 方法
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方法:入选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在脑外伤常规护理基础上,还同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方法和内容包括:①认知治疗:纠正患者对失眠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睡眠理念,重新树立睡眠信心;②睡眠卫生教育: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③睡眠限制:减少失眠患者在床上虚度的非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以增加睡眠时间;④环境刺激控制:建立快速入睡和卧室之间的固定联系,即通过减少影响睡眠的活动而达到增加睡眠的目的;⑤松弛治疗:失眠患者放松身心,降低警觉意识,减少躯体唤醒,诱导睡眠发生。上述各项治疗视患者个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和频度。
睡眠治疗调查表选择及内容:选择PSQI为评估质量表。该问卷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项目组成,并构成7项睡眠因子:①睡眠质量;②入睡时间;③睡眠时间;④睡眠效率;⑤睡眠障碍;⑥催眠药物;⑦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分计算,累计各成分评分为PSQ I总分,其范围在0~21分,PSQI总分≥8分,代表存在睡眠紊乱,得分愈高表示睡眠质量愈差。该量表测评时间在入院后1周内,问卷自评部分由受试对象填写,在答卷前应弄懂每个问题的准确涵义,再作出独立的自我评定,整个问卷完成时间需在5~21min内。测评时间选择在认知行为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1周内进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PSQI测试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用 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PSQ I问卷各睡眠因子评分比较见表1。
3 讨 论
睡眠障碍是脑震荡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以入睡困难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易醒、早醒和睡眠效率下降等表现,严重影响他们回归社会后的疗效、预后和生活质量[1]。一些作者认为,轻度颅脑损伤影像上无明显病灶,患者更易出现入睡困难、易醒、早睡和睡眠效率下降症状,这是由于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发病后更易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表现,而不是睡眠质量问题。国外调查颅脑外伤后患者发生睡眠障碍超过1/3,并可发生在病程中的任何阶段,长期存在[2]。本文选择47例脑震荡后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认知行为干预治疗也在病情平稳后进行,内容包括认知治疗、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环境刺激控制和松弛治疗,干预前后使用PSQI评估疗效。统计结果表明,2组对象干预治疗前PSQI各睡眠因子评分和总分分布接近,治疗结束后干预组的多数PSQI睡眠因子评分和PSQ I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这些发现与另一些同类研究[2-3]结论一致。脑震荡睡眠障碍属于外伤后继发性症状,人体睡眠过程受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因子调控,颅脑外伤后腺苷表达上调,褪黑素分泌障碍可能诱发颅脑外伤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睡眠障碍。许多作者试图通过特定的治疗方法去改变患者的不良睡眠状态,继而建立健康有效的睡眠观念和行为,已经取得较好疗效。Morgan[4]等证实对长期依靠药物治疗的脑外伤后失眠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显著地减少了使用药物剂量,改善了睡眠和生活质量。另一位作者[5]收集一些以入睡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年轻脑外伤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后证实前者疗效优于传统药物疗法,他们建议将认知行为干预治疗作为脑外伤后睡眠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案。
颅脑外伤后睡眠质量下降来源于外伤前患者的失眠易感性、外伤造成的神经生物学改变和外伤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睡眠障碍增加了颅脑外伤后其它精神神经症状出现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就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治疗上宜选用心理行为疗法和副作用较小的帮助睡眠药物。
表1 2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PSQI问卷各睡眠因子评分比较(±s)
表1 2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PSQI问卷各睡眠因子评分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a P<0.05,b P<0.01;与对照组比较:c P<0.05
干预组(n=47) 对照组(n=46)睡眠质量 治疗前 1.65±0.43 1.67±0.39治疗后 1.06±0.30bc 1.48±0.37a入睡时间 治疗前 1.42±0.40 1.39±0.35治疗后 0.85±0.26bc 1.31±0.34睡眠时间 治疗前 1.59±0.47 1.62±0.44治疗后 1.21±0.35bc 1.50±0.41睡眠效率 治疗前 1.17±0.35 1.15±0.36治疗后 0.98±0.29bc 1.22±0.40睡眠障碍 治疗前 1.15±0.32 1.18±0.37治疗后 0.92±0.33bc 1.17±0.29催眠药物 治疗前 1.02±0.34 1.05±0.29治疗后 0.79±0.25ac 1.01±0.30日间功能 治疗前 1.40±0.42 1.38±0.37治疗后 1.16±0.31a 1.14±0.27a PSQI总分 治疗前 10.56±1.87 10.63±1.64治疗后 7.53±1.24ac 9.78±1.52a
[1] Lundin A,de Boussard C,Edman G,et al.Symptoms and disability until3 monthsafter mild TBI[J].Brain Inj,2006,20(8):799.
[2] 祝笠,张建民.颅脑外伤后失眠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5,32(5):424.
[3] 饶岩,梁兴,刘东华,等.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精神症状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97.
[4] Morgan K,Dixon S,Mathers N,et al.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insomnia in the regulation of long-term hypnotic drug use[J].Health Technol Assess,2004,8(8):1.
[5] Jacbs GD,Pace-Schott EF,Stickgold R,et al.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and pharmacotherapy for insomn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nd direct comparison[J].A rch Intern Med,2004,164(17):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