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赢得诺贝尔奖的若干步骤

2010-03-01杜赫堤

飞碟探索 2010年8期
关键词:诺贝尔奖科学家领域

■ [澳]杜赫堤

赢得诺贝尔奖的若干步骤

■ [澳]杜赫堤

你想赢得诺贝尔奖、想出名、想掌大权,甚至想发财?如果这正是你的野心,那我可没法帮你忙了。根本没有指导守则或是路径,能引导你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纯就几率而言,我们大部分人赢得奥运金牌的机会,还比赢得诺贝尔奖来得高呢。

反过来说,另一种不同的情况是:奥运得奖选手确实有可能赢得诺贝尔奖,但是你能想象爱因斯坦或罗素(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奥运十项全能项目拼战的场面吗?当我在圣犹大网球经典赛中颁奖给冠军张德培时,就不得不面对此一残酷的事实。就某个角度来看,虽然我和张德培都可以算是一位赢家,但是他往后有可能改行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或是作家,我却永远不可能在网球场上击败张德培或桑普拉斯,即使是让我和85岁高龄的他们对打。

既然我已经引起你的注意,但愿你能从中找出塑造伟大科学家的要素。那么,照着我以下的话去做,虽不能保证你有一趟斯德哥尔摩或奥斯陆之旅,但是加上一点儿运气,还是可能带给你相当丰富的收获。

解决大问题,做出真正的大发现

大家可能认为,受过良好教育、工作极为努力、天生能力高强而且智力出众的人,就有办法挑选出诺贝尔级的重大议题,然后一举将它破解。不过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人可说少之又少,如果真的有恐怕是外星人,或是人类演化到下一阶段的产品。

“发现”其实很困难。没有人能决定自己想做出“发现”,就可以做出“发现”,但是有一些方法确实可以让做出“发现”的可能性提高。专心制造新的信息与见解,然后寻求意外的结果与答案。不要接受表面的意义,养成习惯不要用因循的老方法来思考。要卖力工作,加上一点儿运气,然后就要看你是否有那种意外发现好东西的本领了。

要实际,善用你的长处

像我这样出身兽医背景的人和赌马的人一样清楚,不同的工作要用不同的马。能力只适合犁田的马,最好放弃去当球赛马或障碍赛马的念头。一名分子生物学家或许同时也可以是一位诗人,但是通常其中一个角色都会比另一个角色杰出得多。最好的科学属于喜爱发问、而且很高兴看见新发现能推翻固有想法与偏见的那些人。如果他们必须在权威与证据之间做一抉择,基础科学家总是会选择证据。例如,大部分科学家都是出了名的瞧不起威权政治。科学与政治之间的暧昧关系总是充满了潜在的冲突。不过,那些激烈事件所特有的激情与背叛,倒是常常能成为戏剧或报纸杂志的好题材。

培养基本技能,与适当的人共事

要养成一名杰出人道主义者或是作家,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可能因人而有极大差别——只除了最明显的几个要点,像是敏锐的头脑、强烈的责任感等。反观科学家的养成,全都需要接受大学以上的深入专业训练。

另外,如果你生在一个有知识而且肯支持你的家庭,在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成长,进好学校和一流大学,而且是某个大人物的门生,这些多多少少都有帮助,虽然不是必要条件。有些野心勃勃的人,甚至千方百计要和诺贝尔奖得主共事,因为诺贝尔奖得主有权提名诺贝尔奖候选人——而诺贝尔奖只颁给获得提名的人。资深科学家喜欢想象自己正在创造一个历久不衰的“学派”,所以这样的师承关系确实可能有帮助。

然而,这些因素全都不保证你能拿到诺贝尔奖。

锻炼清晰简洁的文笔

很多人精通科学,也擅长动手做实验,但是却不懂得写作。当然你不需要下笔有如莎士比亚或其他大文豪,但是任何想成为顶尖科学家的人,一定要具有清晰简洁的英文写作能力。英文是科学语言,而且很多国家在学校和大学里的科学课程都采用英语教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就是其中两个例子。毕竟,科学就是在讲述一则又一则有趣且难忘的好故事。

选对研究领域

诺贝尔奖要表彰的是我们视为人类高等文化活动中的部分项目,不是所有项目都包括在内。诺贝尔并没有设置视觉艺术奖、音乐奖或舞蹈奖,因此这些领域恐怕是你要避开的。就我所知,表演艺术只拿过两次诺贝尔奖:1997年的文学奖颁给意大利剧作家达里欧·傅;1953年的文学奖颁给英国领袖丘吉尔,这当然是因为丘吉尔既是著名的演说家,也是作家。虽说对许多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来说,为了要推广特定议题所进行的公开倡议活动,恐怕部分也可以归类于“表演艺术”。至于对科学家而言,面对专家以及一般群众讲述自己的研究,基本上也是获得荣誉与建立名声的重要因素。如果你成天窝在家里,没有人会知道你和你的研究。

此外,对于你踏入的科学领域也要慎选。虽然有些领域并没有列入诺贝尔奖的目标领域,但是它们却有可能符合其中的项目。好比说,纯数学可能被排除在诺贝尔奖外,但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理论,显然是物理学及经济学的中心。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纳什,1996年经济学奖颁发莫理斯,这些就是数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例子。又如地质学也不在给奖范围内,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地质学家,却有可能因为对物理学或化学的贡献而获奖。

发掘并培养你真正的热情

尽管我讲了这么多,人生最大乐事之一莫过于发现一系列真正能吸引你的问题。如果有人发觉自己热爱的项目不在诺贝尔给奖范围,或是任何“光荣大奖”的给奖范围,那么就应该把奖项抛到脑后,放胆追求能让自己满足和兴奋的事业,不论这项事业是哲学,还是制造冲浪板。因为那才是人生真正要紧的大奖。

避免担任显赫的管理职位

那些年纪轻轻便担任所长或院长职务的聪明人儿,可能就此断送了赢得大奖的机会。领导一所大型研究机构,当然是一件耗费心力的工作。主持大型研究计划也是一样。我个人认为,聪明的人会投身于他们最喜欢的事。某些诺贝尔奖项颁给了实验物理领域中绝顶聪明的顶尖领导人,但是这种情况鲜少发生在其他研究领域。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学术机构里的高阶领导人能赚取高薪,而且现在希望他们具备管理技巧的要求也愈来愈常见。

虽然某些担任这类职位的人会赢得诺贝尔奖,但其实是因为他早期的研究。另外一些年纪还没太老、就去过斯德哥尔摩领奖的人,通常会成为非常有效率的大学校长或著名研究机构的院长。

然而,通常的情况是这样的:拥有能在研究领域出人头地的创意与洞见的人,多半都缺乏成为杰出管理者所需要的技巧与决心。正如《哈姆雷特》里的人物波隆尼尔斯所说的:“首先,对自己要诚实。”

小心照顾自己,活久一点

就诺贝尔和平奖的特性来说,受奖者可能在伟大成就受认可后没多久,便受邀前往奥斯陆领奖,但是对于作家、科学家、经济学家来说,却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等待。有时候,从完成一项重大发现,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终于做出正确抉择(至少就你的角度来说),需要等50年。

所以从年轻就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饮食要有节制,要度假,不要抽烟或滥用药物(包括酒精),保持运动习惯,不要从事极限运动,若有自杀念头,一定要寻求专业协助。

科学家里包括各式各样的人,而我知道有许多才华出众又有效率的人,就是因为上面那些因素而出局的。对于生活方式通常更孤独、也更富创意的作家来说,对于这类危险因素更是难以抗拒。

(晓东摘自《诺贝尔奖中奖指南》,有删节)

(张小宁 插画)

猜你喜欢

诺贝尔奖科学家领域
诺贝尔奖知多少
假如我是科学家
领域·对峙
与科学家面对面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