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玉簪记》
2010-02-27
2010年6月6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献演了“全国昆曲优秀剧目展演周”中的第四台剧目《玉簪记》。
6月7日上午,主办单位召开了《玉簪记》评论会。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吕育忠和来自北京、上海以及江苏的戏曲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主持。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的部分主创人员到会听取了专家的点评。
专家分别从人物形象、表演风格、舞美设计等方面,对《玉簪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析。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蔡正仁称赞苏昆把握住了《玉簪记》的主要核心,演出很成功,在唱、念、表演上,两位主演俞玖林与沈丰英都有很大的进步。蔡正仁对俞玖林的嗓音与发声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与要求,对“琴挑”、“问病”等场次的表演细节提出了许多中肯、细腻的意见,并建议加强“催试”等场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在重点场次上加工努力,充分展示昆曲微妙的视觉魅力。
上海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认为,苏昆《玉簪记》在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协调得不错,明显表现出“青春”、“典雅”、“大气”等追求,舞台节奏紧凑,演员之心理节奏与导演的处理统一得很好,具有可看性。不足之处是,《玉》剧对陈妙常之独特性挖掘不够,部分章节有悖于原作的主题与内涵。在二度创作上,目前折子戏痕迹太重、贯穿链不甚精致,应加强全剧来龙去脉的梳理与情节合理性之铺陈。马博敏还希望两位主演在唱、念上多下功夫,更好地掌握表演分寸,充分理解人物内心,以发自内心的激情去演绎角色,使其舞台呈现更加饱满、热情。
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张静娴说,在传统的生旦戏中,《玉簪记》是唯一能与《牡丹亭》、《长生殿》相抗衡的作品,苏昆抓住这个题材,找准自身特色,坚持其创作风格与方向,演出效果不错,其文本、音乐、导演、舞美、服装,都体现出了苏昆新的理念与追求。两位主演起点很高,更应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亟待加强表演之准确性、细腻性、规范性和生动性,加强唱、念,从而加强剧“情”、剧“趣”。目前整台戏虽然流畅紧凑,然而在轻重缓急的节奏感上有所欠缺,无论是表演或是导演,都希望能重视整体布局,更清楚地交代情绪与动作的起承转合,使《玉》剧更有感染力。
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张洵澎认为两位主演都很有气质,但在处理具体场次上,细节性还有所缺乏。她以“琴挑”为例,结合现场表演、演示,详细分析了陈妙常懵懂思春之心与她面对翩翩少年潘必正时曲折、迂回的心理体验并如何将这种体验外化为独特、优美的舞台行为,并指出“问病”一折失之单调,应强化场上人物之造型感,在舞台调度上也需精益求精。浙江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汪世瑜说,从苏昆《玉簪记》演出时观众的欢迎程度与剧场效果便能看到昆曲的魅力所在,令人们对昆曲生旦戏充满信心。《玉》剧之所以能吸引观众,主要靠“琴挑”、“问病”、“偷诗”、“秋江”四出传统折子戏。就目前看来,该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譬如,“琴挑”层次感还宜加强,场次前后铺垫不足以至于妨碍了经典之传达,“秋江”中陈妙常不顾一切的情感冲动还未演绎得酣畅淋漓……汪世瑜认为,近年来苏昆创作上的进步有目共睹,演员也在日渐成熟,他期待苏昆抓住机遇、抓紧时机,一点一滴解决问题,将《玉》剧打造为真正的经典之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何玉人盛赞苏昆《玉簪记》体现了旖旎、清秀、典雅的南昆风致,苏昆在当今昆曲传承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给当代昆曲审美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她提出了有关“佛与道”之定位、呈现的疑问,作为一个发生在道观中的故事,舞台布景多为佛家元素,是否清晰合理。何玉人还比较了川剧“秋江”与昆剧“秋江”的特色,认为《玉》剧中“秋江”一折张力不够,缺乏必要铺垫,“琴挑”的过程也失之简单,希望能在这些方面再做推敲、斟酌。
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主任崔伟认为,《玉簪记》保持了苏昆特有的艺术风格,给典雅的昆曲舞台注入了新鲜的情感,体现了精致的时代感与古典的时尚感,充满了清纯性、时尚性、唯美性,使凝固与形式化了的昆曲更为鲜活、有血有肉,讴歌了人性之美,令现代观众能充分释放对无所羁绊的爱情的陶醉。他提出,在现代的欣赏环境中,《玉》剧具有精致的形式感,然而对人物命运、性格、情感的细致化处理尚嫌不足;它具有夸张化的情感表现,不过尚未将情节营造、人物个性提升到诗化的高度与境界;同时,在爱情观的处理上,还应更人性化,加强爱情产生的合理性,处理好热闹与精致的统一性,务以细腻的传神取胜。
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教授周育德说,苏昆《玉簪记》彰显了别致的爱情,充分体现了传统折子戏的魅力,但目前舞美还不能令人满意。他结合高濂原作,对《玉》剧中“投庵”与“众小尼思凡”的章节做了详细评述,认为目前的舞台呈现失之简单。“投庵”的份量有待加强,应充分渲染陈妙常的特殊性以及她的到来在道观这一潭静水里所激起的波澜,从而完整、完善这一人物形象并为随后爱情之发生、发展做好充足有力的铺垫。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指出,继青春版《牡丹亭》之后,《玉簪记》同样体现了苏昆探索的方向与理念。目前全剧六场戏中,“琴挑”、“问病”、“偷诗”、“秋江”四场折子戏痕迹较重,另外两场“投庵”与“催试”相对较弱,六场戏尚未完整融合。导演所关注的多为技术性、画面性的动作,还未能从形象塑造的角度进入文化层面,应加强对全剧抒情喜剧风格之追求的自觉性。舞美设计“淡而不雅”,缺少对比度,建议更着力于整体性的色彩处理,增添其色彩感与美感,将《玉》剧打造得更为精美、经典。
评论会后,专家们还就一些具体加工修改意见与剧院主创人员进行了交流、切磋,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