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处不是玩“过家家”
2010-02-21
赵 刚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推动了民族情绪持续高涨,从美欧搞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台军售、谷歌叫板中国政府,到奥巴马见达赖等等,网上的争论异常火爆,声讨之声比比皆是。但正反方鲜有真正的辩论,因为通常温和务实的态度会被扣上“卖国”或“汉奸”的帽子,遭到劈头盖脸的批判。
按说历经百年磨砺,现如今中国好歹也算挤进了强国行列,财大气“粗”点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中国硬国力的现代化好像并没有同步塑造出足够宽容的国民性格,很多老百姓不是更加从容自如,反倒是越发紧张敏感了。一些人一方面自我感觉良好,豪情万丈,气势磅礴;一方面却又喜奉承,恶抵牾,无法容忍“他者”对中国说三道四。
民族主义与生俱来地具有团体自恋倾向和对本民族的护短情绪,但这些特征好像在当下中国表现尤为明显,其典型症状就是既自负又自卑,既张扬又脆弱。一些人盲目自信,既无法客观面对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情况,也懒得做功课了解他国的政治文化和政策程序,他们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国际社会理应尊重日益强大的中国,赋予其作为大国应有的话语权,一旦面对不同意见,就表现出极难容忍的愤恨。
同时,在我们的主流解读中,美丑泾渭分明,对复杂事件简单化处理相当泛滥。一些重大事件在一些人认为是民族复兴的标志,但这些事件在西方却遭到某些人的抵制,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国内预期相差甚远。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既包括政治文化的差异,媒体的片面报道,也有缺乏沟通的问题,但不全面的信息传递却加剧了老百姓的挫折感,并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开启了中国近代屡遭列强蹂躏的历史悲情的心理闸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与西方世界的冲突具有必然性,全球化并不能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安全困境”,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涉及国际权力格局的重新划分,“围堵”与“反围堵”博弈在新老大国间反复进行不足为怪。相比较物质层面的冲突,让中国和西方彼此容纳并接受对方的价值观则更不容易。中西方的这种不确定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将成为常态,并可能进一步加剧。
但也应注意到,所有这些摩擦和冲突都是发生在经济高度互相依存的框架下,冷战对抗模式已无可能,双方都有通过各种机制来化解矛盾的主动意愿。就中国来讲,高效地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在西方的重重压力下构建理性的民族自尊心,培育健康宽容的国民心态,也是考核中国能否真正成为大国的硬性指标。
中国注定要以自己的方式实现复兴,在此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绝不能像小孩玩“过家家”,一闹矛盾就要打架, 这除了能让大洋彼岸鼓吹遏制中国的政客暗自窃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作者是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