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干出血的临床护理

2010-02-18袁玉英高天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9期
关键词:脑干气管护理

袁玉英,高天霞

(黑龙江省大庆市总院集团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大庆 163453)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其预后差,病死率高。我院近4年成功地救治了28例脑干出血病例。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脑干出血患者28例,男22例,女 6例,年龄 36~78岁,平均 53岁,出血量 1~15 ml,平均8 ml;桥脑出血22例,中脑出血5例,延髓出血1例,入院后按意识状态分级浅昏迷3例,中度昏迷18例,重度昏迷7例。常规使用冰帽,行气管切开术18例,曾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3例。

1.2 抢救及护理措施

1.2.1 急救方法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患者吸氧、吸痰;凡伴有鼾声大作呼吸不畅者,均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对于昏迷时间较长的患者及早行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改善低氧症状,预防脑组织损害。②床旁心电监护:脑干出血急性期病情复杂,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因此在抢救治疗中,首先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和尿量的变化,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有异常变化及时纠正。掌握其转化规律,准确及时做好记录。有高热者予物理降温,头部戴冰帽,保护脑细胞,降低脑组织耗氧量,有助于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增加脑组织低氧的耐受力。③静脉给药:快速输入20%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药物,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24 h内给予止血、抑酸药物对症治疗。④及早行脑脊液置换术,以防止早期就发生脑疝和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脑脊液循环通道的粘连梗阻等。

1.2.2 基础护理 ①重型脑干出血患者多有中枢性高热症状,出汗多,因此应勤擦洗、勤更换衣服和被褥,保持患者皮肤清洁;②卧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无皱折,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翻身时尽量保持头颈呈一直线位,动作轻柔,翻身后将肢体置于功能位;③予口泰漱口液或0.9%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和舒适,预防口腔感染;张口呼吸者可予湿纱布覆盖。④对留置尿管患者,每天予0.05%的稀碘伏做会阴护理2次,有感染者予生理盐水250 ml加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每日2次;保持引流管通畅,及时倾倒尿液,勿使尿液倒流。每天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尿管,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泌尿系感染。

1.2.3 气管切开的护理 首先湿化气道:生理盐水250 ml加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 U,每15~30分钟缓慢向气管内滴入2~3 ml,其次注意室温保持在21℃左右,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每日2次,妥善固定套管,保持切口干燥,每日更换切口纱布2次,污染时随时更换,每3天更换气管系带1次,注意系带的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宜。气囊每4~6小时放气1次。避免头颈部过度摆动。若血氧饱和度逐渐降至90%以下时可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实施相应护理。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指标,定期检查血气分析,使患者PaCO2控制在30~35 mm Hg,及时清除气管、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减少痰痂形成,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阻塞气管、细支气管而引起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气管切口周围皮肤情况,若出现渗血、渗液、皮下气肿等异常情况,通知医生积极处理。总体来说,气管切开的护理一定要把好三关,即湿化关、吸痰关、消毒关。

1.2.4 并发症护理 从胃管内抽吸出咖啡色胃内容物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对症处理。定时注入去甲肾上腺素盐水之前,应先注入清水冲洗胃管至无咖啡样液体抽出。合并肺部感染者应加强翻身叩背,每日两次雾化吸入,定时进行痰培养,补充足够液体。由于昏迷眼睑不能闭合者,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3~4次/d,并用无菌盐水纱布覆盖眼睛。指导家属配合进行肢体早期康复锻炼及按摩,以促进肢体康复,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1.2.5 饮食护理 所有患者入院第一日禁食,给予静脉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补液量2000~2500 ml。维持尿量在1000 ml以上。入院第2日应用胃肠外与胃肠内联合营养。胃肠内营养均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成人每日供应总热量8373.6 kJ左右,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200 ml,间隔2 h以上,缓慢注入,预防逆流。饮食温度在38~40℃。肠外营养为每日输入脂肪乳、氨基酸各500 ml,必要时输注白蛋白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1.2.6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每名患者的视觉、听觉、活动、理解及语言交流能力,把观察患者的表情作为分析其心理状态的主要途径,通过患者外露的表情动作、神态、语调等来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判断实施的心理护理是否有效。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而忽视了患者的存在,多花时间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并随时向患者传递疾病好转的信息。

2 结果

住院天数最长70 d,最短不足1 d,平均24 d,好转出院17例,因经济拮据不足一周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亡9例。

3 讨论

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其中重型者并不少见。由于病变累及脑干上行激活系统及下行交感纤维及呼吸、心血管中枢诸结构,其临床表现重,易出现昏迷、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脑疝、病程超过72 h,患者容易出现MDSF(包括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心肺功能不全等),出血超过5 ml而存活者较少见。而目前临床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多年来在治疗方法上没有大的进展,因此对护理工作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28例患者,通过以上的护理及治疗措施,50%的患者好转出院,仅9例合并肺炎,1例合并压疮(该例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拒绝护理及治疗而致压疮),无一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我们总结成功的护理经验如下:①踏实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切开后的护理工作,保证呼吸道通畅。③良好的护患沟通,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减少医疗纠纷。

[1]钟美娟,徐蕊,刘友兰,等.重型脑干出血侧脑室穿刺引流的抢救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12715-2716

[2]邢宏义,梅文武,魏桂荣,等.自发性脑干出血的预后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7(1):47-48.

[3]赖有莲,陈健,苏玉香,等.脑干出血综合救治护理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4):250-251.

[4]毕娜,宋利群,刘玉莹,等.脑干出血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3.

[5]张建宏,杨华脑干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45-146.

猜你喜欢

脑干气管护理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