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加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德育渗透

2010-02-18刘玉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医风道德素质医德

刘玉华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谈加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德育渗透

刘玉华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注重其医德医风教育,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准备。

高职医学专业;素质教育;德育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现就我院医学专业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谈以下几点体会:

1 高职教育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1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实行素质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但是由于许多主客观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要推行素质教育,即加强素质教育。而在高职教育具体工作中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德智体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

现在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强调素质教育不能把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隔离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而应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在学校里包括教学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始终,努力做到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1.2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赋予了更多的责任

教师不能满足于仅仅传授知识,更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讲授,而要把课上活,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认真地进行改革。同时,素质教育不能灌输,只能靠潜移默化来培养。光靠几堂课或几节报告就想提高素质,是不切实际的,要靠学校和社会的综合作用,在学校内部更要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而进取的氛围。

2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说:“对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内容要有明确的表述,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对于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来说,其中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也是思想道德素质。要想有良好的医德(医院职业道德)就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学习和自我修养,这一切应该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抓起。

3 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

3.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也是社会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实际上,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因为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常常形成一时的热点。由医德、医风恶劣造成的事故尽管不多,但是影响大,格外遭人痛恨和谴责。医德、医风要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工作作风。医德、医风的起码要求是职业道德,即尊重病人,对病人负责,医疗行为自始至终都认真、规范。高标准的医德、医风要求做到对病人极端地热忱,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医护人员的道德素质,把道德原则转化为医护人员的内在素质和自觉行为,帮助医护人员判断善恶、荣辱的界限,陶冶情操,明晓对病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形成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因此要靠道德的力量,强调责任感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医德教育,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3.2 要培养医药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渗透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为此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护理实践课上,真人实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病人的痛苦,从而加强他们的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决心;检验专业实践课上,让学生以自己的血液做样本进行化验,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到药房,与病人及家属亲密接触,亲身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之重,加强了他们从事医学事业的自豪感,从而热爱医学事业。通过以上的教育,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质。

3.3 德育为本,教师应以身作责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言”,而且还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胜过说教的作用。因此,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必须严格,他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一个上课马虎的教师要求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是不可能的。“言传身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太刻意,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为此我系教师做了大量的尝试,首先,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大院校、医院、药房、药厂等地进修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过硬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可敬的;其次,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关心学生们的生活情况,严中有爱,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和爱护,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可亲的;最后,教师能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聊天,谈理想谈生活,让学生认为教师是自己的师长和朋友,感到教师是可信赖的,能够与教师交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应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G641

C

1673-7210(2010)01(b)-110-02

2009-08-25)

猜你喜欢

医风道德素质医德
通过医德医风智慧考评体系建设正向激励医务人员行为导向
县级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浅谈促进现代藏医药发展的医德医风问题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