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
2010-02-18李卫君
李卫君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濮阳 457000)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三基”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名临床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功[1]。其操作中的规范性,熟练性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康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患者需求的多元化,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医患纠纷的不断升级和扩大,医疗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规范临床护理技能刻不容缓[2]。2005年,河南省开展急救技术比武活动;2007年,卫生部发起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2009年,随着“质量万里行”七个专项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全国急救技术大比武的热潮。笔者作为基层管理者和指导老师全程培训带教随考,参加了省里的三次比赛,2005年、2007年、2009年我院代表市里参赛河南省急救技术大比武,护士技术比武,派参赛选手14名,共取得了18个单项一、二、三等奖和3个综合二等奖的好成绩。比赛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大练兵活动,训练更贴近实际,如:院前创伤急救技术,在验伤的过程中,加上了脊柱伤的检查,包扎前做了简单的处理,更全面,更实际;输液操作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使护士的操作更加温馨,提高了工作内涵,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近几年的操作培训中使笔者逐渐认识到必须把握好三个原则:无菌观念强、操作流程熟练、人文关怀到位。近几年护士编制不足,新进的年轻护士年资普遍低,为适应日新月异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是临床护理管理者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需求。通过集中培训和临床考核,发现技能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现总结如下。
1 技能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1.1 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与临床应用过程中表现脱节
临床工作中,工作繁重、工作量大,严格的规范操作很少,导致培训与临床实际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家卫生部的50项技能培训的电教片显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对患者先评估后操作。虽然在示教室实施情景化培训,尽量使护理理论和操作实践联系起来。实际工作中,各个班次为了完成治疗任务,仍出现“在示教室训练的技能和临床应用不一致,检查考核时的操作和工作中的不一致”的问题。
1.2 操作中仍有忽视与患者交流的环节,致使人文关怀欠缺
由于大批年轻护士,未经历高中教育,学历偏低,知识面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较差,人文基础和知识显得贫乏,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强调了评估、告知。操作前评估患者的情况,告知患者关于操作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操作的程序,了解患者的感觉,告知注意事项,这些都是与患者交流的环节,完全可以在操作中进行,但是个别护士死板、教条,工作起来做不到边操作、边沟通,就人为地减少了交流的环节,致使人文关怀欠缺。
1.3 缺乏应变能力
有些护士在场景培训中考核成绩优秀,但情况一变就手忙脚乱,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在年终的一次考核中,护理考核者特意把患者的年龄设置为68岁,医嘱把氯化钾注射液10 ml改为7.5 ml,病情为左心衰患者。结果出现称呼不当,药物应用错误,滴速过快。
2 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对策,使规范化培训为临床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各项核心制度落在实处。
2.1 不违背原则时,灵活应用
操作培训中的规范化语言、步骤,主导思想很好,作为基层管理者,笔者认为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细节一致,那样会僵化护士的思想,一切的模板都是相对的参照,只要原则问题不违反,其他细节和手法,可以各异。为了完成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就要求护士将规范运用熟练、连续,相互交融,既不违反规范,又节约时间。
2.2 提高护理技能,加强沟通技巧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3]。据统计,在我国的326所医院中,49.5%的医疗纠纷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有关[4]。交流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认识,有助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交流的特点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温柔,用词准确,赋予同情心。交流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切实为患者着想,并为患者解决急需问题,使患者对护士有信任感。
2.3 培训中提高应变能力,落实核心制度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增进患者的信任感,在实际工作中把14项核心制度落到实处,把培训考核由示教室搬到临床工作环境中去考核,无形中提高了被考核者的应变能力。面对患者,做到同情、体贴、关爱,走到病床前交班时,可以帮助盖盖被子,握手安抚患者,主动向患者问候,这些微小的细节动作,有助于患者对护士产生亲切感,促进彼此的有效沟通。
3 讨论
经过近几年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改进措施,使护理技能培训更能体现护理核心理念——人文关怀[5]。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笔者作为一名临床培训的指导老师,深深地体会到,护理技能培训要以满足临床护理人才需要为动力,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患者满意为源泉。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医院护理人员的培训,不仅限于基本技能的提高,还要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的宗旨、价值观和发展目标[6]。同时为患者提供满足身心两方面需要的服务。我院护理部强调了护理过程中的护患沟通,创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好评。
[1]刘珍莲,尹雅娟,银松梅,等.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运用标准化患者的讨论[J].护理研究,2008,22(5A):1201-1202.
[2]袁碧,何碧辉,张景.新疆地区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能培训的困惑与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9,8(9):59-60.
[3]李彦,王卫南,刘海红.护患关系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6,3(72):1514.
[4]齐海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102-103.
[5]赵璧,阎成美,潘多.住院患者感知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10(9):13-14.
[6]王巍,田梓蓉,赵美燕,等.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