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2010-02-18凌毕益罗翠芳何春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7期
关键词:脑出血病情护理

凌毕益,罗翠芳,何春红

(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深圳 518105)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以脑部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其致残率亦很高。而早期的治疗和康复期的恢复都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1]。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较以前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高,而急救与各项护理措施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降低其死亡率,减少其致残率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经医护人员精心细致的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治愈7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 60~82岁;经我院CT检查诊断,均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脑出血67例,脑叶出血18例,脑室出血26例,脑干出血7例,小脑出血4例。

1.2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头昏、肢体乏力等先驱症状,也可在原有基础上突然加重。发作时可伴有意识丧失,颜面潮红、呼吸快、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幕上病变者对侧肢体软瘫,两眼向出血侧偏斜。破入脑室或脑干出血则出现深昏迷、高热、去脑强直、双瞳孔缩小或扩大等。

1.3 急性期护理

1.3.1 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床头抬高15°~30°卧位或复苏体位,开放静脉通道,适当控制输液速度,尽量避免使用葡萄糖液。

1.3.2 口腔与呼吸道护理 昏迷患者按常规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清醒患者可用吸管,吸生理盐水或口泰漱口,1天3次,防止呛咳。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出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必要时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吸氧。抽吸痰液,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可予高流量吸氧,以防缺氧,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脑出血昏迷患者因咳嗽反射消失,分泌物或呕吐物可积滞于呼吸道而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亦可因舌根后坠而阻塞呼吸道,故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做好口腔护理,翻身叩背,每2~3小时1次,每次 2~3 min。

1.3.3 控制血压 每小时监测血压1次,一般以血压控制在150~170/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宜。 静脉药降压时,血压波动需及时通知医生并调整降压药速度。

1.3.4 观察病情 应用20%甘露醇时应保持快速静脉滴入或推注,以保证体内高渗脱水作用,速尿一般在静推后2~10 min产生利尿作用,30 min到达高峰,维持2~4 h。随时观察血压和尿量变化,记录24 h出入液体量,定时测T、P、R、BP。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如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2]。

1.3.5 保持大小便通畅 老年患者常有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现象,应给予相应护理。大便不畅时,可给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行清洁灌肠。尿失禁时,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留置导尿,同时观察尿液色、量,防止导尿管脱落以免反复插管致尿路感染,并行膀胱冲洗。

1.3.6 饮食护理 术后24~28 h置胃管,禁食水,行胃肠减压,如病情稳定,无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可给予患者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以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每日摄入食盐以4~5 g为宜,摄入胆固醇少于300 g。患者多半有咀嚼或吞咽困难,进食、进水应缓慢,防止呛咳。少量多餐,每次不超过200 ml,间隔时间2 h,温度38℃左右。老年脑出血患者,消耗与修复的需要量增加,消化与吸收的能力减弱,据病情给予患者合理饮食,对意识不清或不能吞咽的患者,如3 d后仍不能进食,在无呕吐和胃出血的情况下,可以鼻饲流质饮食。饮食上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同时应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1.4 恢复期护理

1.4.1 功能锻炼 恢复期主要是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开始可作按摩及被动运动,每日3次,每次15 min,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主动活动时应将障碍物从活动区域移开,夜间加床栏,防止坠床。外出时要有人陪伴,病情允许可鼓励患者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当体育锻炼[3]。

1.4.2 心理护理 由于有些患者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甚至意识障碍,患者及家属很难接受现实,出现急躁、悲观、焦虑、恐惧心理。针对这些情况,在安慰患者和家属时,让其明白这种心态对疾病的影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临床过程、时间、预后。说明发病第一周是关键时期,多数典型病例在1~2 d内出现脑水肿,有好的发展,也有坏的转归,同时有出现脑梗死的可能,让家属及患者明白脑出血情况,取得配合,其次加强生活上的关心,体贴。不能言语者进行文字交流,对有意识障碍、偏瘫、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允许家属陪伴,感受亲情的温暖,消除恐惧、焦虑心理,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1.4.3 安全护理 防止坠床、跌倒,对躁动不安者采取防护措施,专人陪护,床旁设置护栏,双手脚约束,防止患者拔出各种管道,翻身下床有专人协助和扶持。

1.4.4 健康教育 脑出血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在对脑出血进行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对脑出血的健康教育亦很重要,力劝戒烟戒酒,合理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保证热量,摄取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食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4],适当进行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心态按时服药,坚持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1.4.5 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压疮 搞好科室卫生管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及压疮的发生[5]。老年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差,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对意识不清、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6]。对分泌物黏稠者,定时雾化吸入。还应向家属讲清翻身的必要性,帮助受压部位定时翻身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预防压疮发生。防止压疮,必要时使用气垫床。同时预防泌尿系感染。

2 结果

120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通过适当治疗及精心护理,治愈72例,好转30例,未愈12例,死亡6例。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工作,及时给予恰当的处理,以预防各种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护理现已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护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脑出血患者的生存及日后的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值得我们临床不断加强与改进。

[1]苗庆艳.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5):125.

[2]王艳霞,石英,谈丽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78-179.

[3]杨怡.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47.

[4]姜华颖,王风霞,王萍.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213.

[5]王锡云,李兆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2):109-110.

[6]李金枝,牛艳华,柳鲁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26.

猜你喜欢

脑出血病情护理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