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临床分析
2010-02-18张少辉连贵新
张少辉,连贵新
(1.河北省邯郸军分区第二干休所门诊部,河北邯郸 056001;2.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 056001)
小儿脂肪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但小儿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在小儿外科罕见。2008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小儿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年龄2岁8个月,因生后腹部胀大2年8个月入院。
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6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楚,精神好,反应灵敏。全身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及瘀斑。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畸形,口唇无苍白,咽部无充血,扁桃腺不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无异常的颈动脉搏动及颈静脉怒张,心肺正常。腹部隆起,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静脉无怒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约20 cm×20 cm×20 cm,质地软,边界不清,无触痛。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脊柱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正常。
1.2 辅助检查
腹部CT及B超检查:腹腔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①腹膜后畸胎瘤。②腹膜后巨大脂肪瘤。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 g/L,白细胞 10×109/L,中性粒细胞 0.68,淋巴细胞占 0.32。大便及尿常规正常。
1.3 手术方法及病理诊断
1.3.1 手术方法 患者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术前下胃管、尿管,禁食水。行剖腹探查术。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长约10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切腹膜。无渗液。探查见腹膜后有一巨大肿物约20 cm×20 cm×20 cm,占据整个腹腔。瘤体为脂肪组织,肿物与周围脏器无粘连。将瘤体完全切除。切除的瘤体重度2 500 g。手术顺利,出血不多,依次缝合腹壁各层组织。手术后给禁食、补液、支持营养、抗炎治疗,术后第8天拆线出院。
1.3.2 病理诊断 腹膜后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2 讨论
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约80%是恶性的。良性肿瘤中最多的为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畸胎瘤。恶性肿瘤以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多见。由于腹膜后潜在的间隙大,肿瘤往往长得很大,早期多数无症状,故容易造成漏诊。此患者因为无任何不适,家长认为患者生后腹部胀大,属于正常现象,故未引起重视,未到医院就诊,而延误治疗。后来来我院体检时,发现腹部肿物,行腹部CT及B超检查,才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小儿生后无明显的原因腹部肿大,与同龄儿童腹部不同时,并且无任何不适感,食欲尚可,进奶后无呕吐、精神可,应及时到医院予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免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影响儿童发育,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小儿腹膜后脂肪肉瘤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旦确诊,尽早手术。此病术后易复发,但复发后仍可手术,甚至可反复多次手术。
[1]王悦,张菊新,王朕华.腹膜后脂肪肉瘤[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834-835.
[2]李康,马千红,吕富荣.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4):107.
[3]沈阳,何小军,李勇,等.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516.
[4]胡海宏,杨东奎,孙跃龙.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