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管理

2010-02-18王秋玲刘文权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化器性肺炎呼吸机

王秋玲,刘文权,焦 芳

(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和呼吸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方法,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由此导致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已十分常见,为探讨其临床护理特点,笔者对24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脑外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资料,共24例。其中,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2例,发生率50%;24例中行气管插管10例,气管切开1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35~72岁,≥60岁者15例。病因分别为:脑出血术后未清醒12例,脑出血合并矽肺病6例,脑出血术后血氧饱和度低于80%6例。

1.2 护理管理

1.2.1 气管插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的患者应头部稍后仰,并每1~2小时转动头部,以变换导管压迫点。气管插管应妥善固定[1],避免损伤气管黏膜,或在挪动患者与呼吸机时导管脱出或滑入一侧支气管。用牙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做好标记并记录气管插管的刻度。

1.2.2 气管切开的护理 为防止气管套管脱落,用纱带缚于患者耳部作固定,每天更换气管套管垫1~2次,以防切口感染[2]。气管套管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消毒方法。

1.2.3 人工气道管理

1.2.3.1 吸痰的护理 吸痰的护理应注意吸痰的时间和吸痰的方法,①吸痰时间: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吸痰间隔时间应视病情而定[3],如患者出现痰鸣音、气道压力报警、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或患者要求吸痰等情况时再行吸痰。采用非定时即时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4],减轻患者的痛苦。②吸痰方法:吸痰时动作要轻柔、迅速,边旋转边吸引[5-6],清醒患者鼓励咳嗽以吸出深部分泌物,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引负压以不超过5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宜。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浓度氧气或纯氧吸入1~5 min。雾化吸入后行吸痰效果较好。雾化用生理盐水加沐舒坦,或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3~4次/d,20~30 min/次。1.2.3.2人工气道湿化的管理 气道湿化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现代呼吸机多配有雾化器装置,可增加湿化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雾化液中加入不同药物,如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化痰剂,以防治肺部感染。呼吸机湿化器温度调控在32~35℃,使热湿化器将水加温后产生蒸汽,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1.2.4 严格无菌技术

呼吸机上的管道、接头应每隔48小时消毒1次,定期对湿化器、雾化器、吸痰管进行消毒。每天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减少探视,减少感染机会。

1.2.5 做好口腔护理

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每天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做口腔护理2~3次/d,防止微生物侵入下呼吸道,出现霉菌感染时,局部及时用制霉菌素及碱性溶液清洗。

2 结果

24例患者中,痊愈 14例(58.3%),好转 6例(24.1%),死亡4例 (16.3%);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2例中,痊愈6例(50.0%),好转 3例(25.0%),死亡 3例(25.0%)。

3 讨论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机体抵抗力差,加之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对外界开放,原病菌可直接侵入下呼吸道,因此,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是降低肺炎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机械通气患者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恐惧和不适[7-9],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掌握各项操作的护理技巧,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是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1]莫兰凤,刘春娥.机械通气的管理及护理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6):251-252.

[2]冯小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11):816-817.

[3]张兰芳,朱秀华,张玲.适时吸痰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11):12-13.

[4]王曰平,刘艳芬.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探讨[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78-79.

[5]张春燕.机械通气中气管插管吸痰方法的护理探讨[J].医学信息,2009,22(9):1818-1820.

[6]马敏,刘爱丽,冷亮.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12):73-74.

[7]刘化侠.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与痛苦[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52-53.

[8]赵丽娥,彭雪梅.重症肌无力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9):92-93.

[9]孔祥伟,黎子杰,熊志刚.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临床分析和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4):515-516.

猜你喜欢

化器性肺炎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广州市增城区清燕小学作品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BiPAP呼吸机加热湿化器与过水湿化器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